钱德拉出生在拉哈尔(Lahore,原为英属印度次大陆,现为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市,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是英属印度次大陆西北铁路的副稽查长,母亲曾把Henrik Ibsen的作品 A Doll‘s House 翻译为坦米尔语),家里在印度属于高种姓有名望的家族; 家里共有9个孩子(钱德拉排行第三)。他的叔叔是1930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拉曼(Chandrasehara Venkata Raman)。在1916年他们搬家到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市,1918年到印度东南部陈奈(Chennai)市。
钱德拉的启蒙教育是在家里,他父亲教他数学、物理,他母亲教他坦米尔语,1922-1925年在陈奈市一家高中读书,1925-1930在马德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Madras) 读大学,1929年在那里听了索末菲的讲座受到启发写了第一篇文章《康普顿散射与新的统计(Compton scattering and new statistics)》,不久顺利发表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125, 231 (1929)]。他在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同年7月他获得印度奖学金去英国剑桥大学读研究生,导师是福勒(Ralph Howard Fowler,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钱德拉因为1929年发表论文曾与他联系过;在钱德拉塞卡到剑桥的第二个学期,福勒学术休假,狄拉克(Paul Dirac)一度成为他的正式导师;博士论文答辩和口试时的导师依然为福勒)。
按照正常的节奏,这个阶段的钱德拉没有什么故事。然而钱德拉塞卡第一个学术高潮在这个年纪就不合时宜地、甚至有些过早地到来了。在他从印度到英国的旅途中,他把路上的时间求解白矮星内简并电子气体的统计性质,对于福勒(Ralph Howard Fowler) 的工作做了相对论修正。他本来期望求出福勒理论的一个简洁的、相对论性推广的结果,然而他得到了一个与预期非常不一样的结果:一颗恒星如果最后的命运是白矮星的话,他的质量有一个极限;如果恒星的质量超过这个极限,就不能变成白矮星;否则在福勒理论中就会出现一个物理上没有意义的负半径。这个质量极限是以物理学常数以及恒星物质平均分子量表示的,因此很容易计算出来[这个质量极限就是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那么质量大于这个极限的恒星命运是什么?当时他很兴奋,于是记下这些结果,并希望找机会和福勒讨论。
在第一个学期(11月中旬)钱德勒塞卡被引荐参加勒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不做报告],尽管他把自己的结果以及与其它教授们相关工作通过通讯讨论过,然而他的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反响。现在我们当然可以想象他彼时的惴惴不安和失望心理。他开始希望把成果刊登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后来因为福勒和米尔恩(Edward Arthur Milne) 的反对无法刊登,因此最后发表在美国的《天体物理学杂志》 74卷81页(1931年3月)。[注:1932年朗道在《苏联物理学杂志》第1卷 285页发表论文“论恒星的质量”,也给出同样的公式,不过他的解释和结论与钱德拉塞卡不同,他说“质量大于1.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存在量子力学定律遭到破坏的区域“,即认为这个结果太反常了,因此他情愿放弃这个结果。还有人提出 Edmund C. Stoner 也独立发现了这个极限,甚至更早一些。]
钱德拉说:“我并不认为爱丁顿针对我的激烈抨击时出自个人动机,这可以归结为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贵族气派的科学观。爱丁顿对于自己的见解如此自信,以至于就他个人来说,他便是小人国中的格利佛。”他认为爱丁顿或多或少有种族主义的倾向。不管怎样,这次长久的精神创伤对钱德拉的生活、对待科学的态度产生很大影响;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原因,在三一学院研究员聘期后半段开始考虑离开英国,并且在多个场合表示爱丁顿或多或少有种族主义的倾向[in part racially motivated]。
关于钱德拉论文的引用有一个有趣的事情。他在1941年前后写了一个备忘录给自己,并不打算发表。当他把它拿给冯-诺伊(John Von Neumann)曼看的时候,冯-诺伊曼坚持把它发表在《现代物理评论—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上,因为钱德拉很犹豫,冯-诺伊曼自作主张替他投寄了出去,结果变成一篇经典引文[Rev. Mod. Phys. 15, 1 (1943)]。根据目前APS 的引文库,现在引用数已经6600多次;是钱德拉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
1、《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作者 卡迈什瓦尔-C-瓦利 (Kameshwar C. Wali);何妙福、傅承启 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6).
2、”Chandrasekhar vs Eddington – unanticipated confrontation”, Kameshwar C. Wali, Physics Today 35, 33 (1982).
3、”Edmund C. Stoner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Maximum Mass of White Dwarfs”. Michael Nauenberg,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 Vol. 39, page 297-312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