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s

博文

回答问题(4)——什么是空时格局,宇宙格局,物理学格局,量子引力格局?宇宙最大格局什么??

已有 387 次阅读 2024-5-29 22:2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问:什么是宇宙物理学的最大格局?它对空时微观离散量子化研究有何决定作用?答:简言之,宇宙最大的格局是——宇宙空时从离散到连续的划分和链接。即较plank尺度大几个数量级,是空时从离散转为连续的分界尺度,也是物理大转变尺度。它是空时和物理学的格局中的最重大者。更是圈量子引力LQG的最大格局和物理分水岑。人类所有的认知,都是在空时连续尺度之上建立的。如此一来,在该尺度之下的微观世界,将得到如下的根本规定性:a这一微观尺度,是LQG的空时量子化的表述,及生成的表述阶段,尚没有连续广延性和持续性形成,不可能有度量形成(不是R教授的度规为零,而是无法存在度规),和无形状可言,只存在组合关系,且根本不可直接观测。b该尺度内必尊守量子力学QM原则,体积和面积量子,就是算符对自旋结网圈态作用下的离散物理量。C伴随有引力圈线离散组合关系存在。d空时与引力所有自旋网,均是微分同胚等价类表迏的纯关系。只有腿中圈线数即色,和网结结构即结网算子,与背景无关,並起表述体面积作用。E,这一阶段自然介的主要任务是,给出空时量子化,及激发和跃迁生成描述。並给出由于质量参数(量)的激发,产生的引力圈线的延伸将达到这一尺度。引力圈线将占有并存在空时圈线之中,形成离散条件下的规范家族。见书5第12章,书7第7章。即这一尺度阶段可以表述空时量子化,使宇宙有空时存在。並有引力圈线伴随。但均为纯关系。不可也用不着观测。只要求有上升到空时连续的通道。那便是上帖中的,引力圈线与张量转承公式。

问:这一格局给连续空时及其中物理学带来何种物理规定性,给量子引力带来何重规定性,LQG是否做到了?答:空时要走向连续,必须引入我们的不动点,规定它们的节律。还必须把空时与引力分开。这都是必须的,但LQG都未做到,且把空时和引力混了,把不同宇宙阶段物理也混了。再做不下去了,故只能是个空时的量子化理论,且恰如其份!在这一格局下进入到空时连续状态后,我们研究知,可产生引力的量子化及标准模型的量子化。而这便根本上规定了引力的量子化,也必是量子场论QFT意义下的,使用费曼规则的量子化,和而后的重整化。这是种根本格局规定!这就排除了离散空时条件下的引力量子化。因为这在连续空时且只能在这一连续阶段完成,之后可以继续走上更大尺度。並排除了大量的LQG研究者,在离散条件下的大量盲目引力量子化的试探。因这一离散空时背景下不能进行引力量子化。物理不对。也已无必要。而这种量子化和重整化,我们早已完成,见书5,7,2。根本原因是,国际上的研究无有不动点主宰,空时与引力又不分,造成了引力圈线与张量转承公式,废罢,和多方面的根本上的混上加混,这导致研究远离了物理及结果。即未见过尝试引力量子化,更无谈重整。而研究表明,这只能靠前述不动点和源重分离。这里指出,我们也称引力圈线态,和量子化过程中的引力态。但在大格局划分下,二者不是同一所指。前者是量子力学的态。后者是量子场论中的引力子存在的态。即这一格局下,引力通向可观测的量子化和重整化,是在也只是在空时连续条件下完成,並把GR作为表观径典覆盖。在完成这一思路下,我们发现了新空时M^R,和揭示了宇宙不动点。即LQG自身,目前无法实现引力量子化和重整化。

问:引力从离散到连续,与空时是什么关系?答:一直是规范关系。空时是被规范的对象,引力是进行规范的规范场,而质量是产生规范作用的规范荷。连续和离散条件下均如此。在宏观连续格局下,引力扰动是质量荷产生的规范场,与反弹在不动点下,实现引力重整。引力是规范场。在微观离散尺度,引力是由圈线表征(不是场,不需场论意义下的量子化!),並与空时网圈线也形成家族。这一家族也是规范家族。规范作用是由圈线的一方占有和另一方的等量容纳表征。从而与宏观场论下的反弹,是一以贯之的,一致的,相互支持的。都是规范家族的关系。

点研院/大研院,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625-1436143.html

上一篇:回答问题(3)—卡丘流形中为何必存满爱方的引力场?圈量子引力与黎几,自旋网与张量分析,圈线与张量一它们能打通关...
下一篇:回答问题(5)—宇宙三大格局深宏无比——允许非引力叶是其二——空时维度允许存在另外世界——人类认知会.受格...
收藏 IP: 117.154.9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0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