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万卷简牍载文明,千年风华留汗青 ——记云游长沙简牍博物馆(2021.12.24廖婧琳)

已有 6451 次阅读 2021-12-30 11:16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时间:2021年12月24日

地点:阳光100国际新城

主持人:廖婧琳

摄影:秦煜萱、熊乐天

撰稿:廖婧琳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徐淼、袁琳、李泓达、张择宾、唐茜茜、易凡、赵晴晴、仇国伟、廖俊宏、周希越、熊乐天、秦煜萱、廖婧琳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往往以文化史开端,而文化史又依托于文字书写的发展流变得以延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之所以得以生生不息,昭耀后世,与不断发明与创造纪录这一伟大历史过程的文字载体有着密切联系。今天,传统文化交织向信息技术时代,当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溯流而上,甲骨、青铜、竹木、绢帛、纸张便是我们凭借的舟楫。它们记录了文字,承载着文明,引领我们探寻湮灭于时光尘埃中的史实真迹,无声地诉说着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灿灿功绩。

本期沙龙以“云游长沙简牍博物馆,品读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回溯至千年前的湖湘大地,一道翻阅厚重的简册,追寻文明的脚步,”读三国历史、“简”述传统文化、“简”看今朝。

WechatIMG9.jpeg

一、云游简牍

(一)“简”所从来

何为简牍?沙龙伊始,易凡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带领大家拾忆简牍——一般来说,以竹制的称为“简”,以木制的称为“牍”;或细条形的称简(简札),方形的称牍(方牍),人们因地制宜,南方地区盛产竹,故简牍多为竹质,西北地区因为竹稀少,人们就多以松、胡杨和红柳等制作简牍。简牍是纸张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先秦至魏晋,简牍作为主要文字载体,在内容上涵盖佃田租税、钱物调拨、人口民户、司法文书四部分,客观而真实地记录了先民社会的点点滴滴。简牍一般出土于长城烽隧遗址、墓葬和废弃水井。

长沙简牍博物馆为何而建?秦煜萱廖婧琳接过导游的旗帜为大家进行介绍——“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湖南堪称中国出土简牍第一大省,不仅出土简牍批次多、时代序列完整,数量更是占全国简牍出土总量的一半以上。得益于此的长沙简牍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是国内首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专题博物馆,主要藏品为1996年发现的走马楼三国孙吴纪年简牍、1997年长沙五一广场九如斋出土的东汉简牍、2003年长沙走马楼出土的西汉简牍以及1993年发掘的西汉长沙王后“渔阳”墓简牍、金玉器、木漆器等流散文物。历史上三国时代的文献史料传世极少,长沙走马楼出土的三国简牍同属于吴长沙郡府、临湘县及临湘侯国的行政文书,出土地点集中;内容涉及赋税、户籍、司法、钱粮出入、军民屯田、来往公文、书信,包括同一政区同一时间段内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多种性质,据此对其社会基本情况进行还原,对于了解公元三世纪的长沙郡、吴国的历史乃至我国古代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WechatIMG7.jpeg

(二)“简”览湖湘

随后,大家通过参观长沙简牍博物馆数字展馆“简”览湖湘文化。驻足一楼《文明之路——中国简牍文化展》,阅览三国吴简的形制、内容及其研究成果;借由《中国简牍》的图文介绍了解战国至魏晋时期各地区的简牍发展历程;从《世界文字载体》中充分认识作为文明基本要素的文字在世界各地的承载与传播;在《中国简牍书法》里见证我国简牍书法的演变、发展与成熟。流连二楼《湘水流过——湖南地区出土简牍展》,走过先秦至两晋的简里湖湘,于四水流域的人文历史中访古寻简,聆听潇湘弦歌。

、“简”读三国历史

(一)上令下从 身在亲近 ——围读《君教》简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君教之“君”即主官,“教”则指官府事务中的上施下效。仇国伟以“录事掾潘琬文书”木牍为例,讲述在1700年前的长沙,官吏如何通过上报文书对贪腐等犯罪行为进行核查,以此介绍君教简作为一种三国时期官文书简,所呈现出的官府公文格式和层层上报审核的行政处理过程,使大家更为真切地感受到古时一件小小的案件,办理起来须经过多么复杂繁琐的步骤。

WechatIMG17.png

秦煜萱注意到书于简首正中的“君教”二字,相比书写于下方的竖行小字更显古拙感。这是因为其形体扁平、横平竖直,有别于官方通行楷书文字的特点,而是依然秉承着明显的隶书意味,以示庄重的同时挑动着汉魏之人怀古之心。即便在三国文字书体的大变革时期,“君教”二字,也透露着威严,代表着不可违抗的、来自上级官府的权力,不可违抗的意志。这与如今“万变不离其宗”的公文写作遥相契合。

徐淼凭教育视角再读基层官吏笔下的简牍文书,指出从先秦至两汉,各个阶层的官吏日益扩充,他们分属各个职位且分布于全国各地,属吏与官员大范围的流动与大量的书写带动了整个教育系统的活跃,促进书写观念、技术和文化上的交流与传播,其地域分布和互通也促进了社会性行政、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从对君教简的解读中,即便时间流逝,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与文字文化依旧无声传播,“君教”二字之中透露的威严,折射的权力、亲疏演变,也不曾落幕。

(二)雪泥鸿爪 史韵尤新 ——漫谈孙吴私学简

1996年,在长沙市五一广场发现数万枚三国时期孙吴简牍,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一些身份性的名词在历史长河中好似涟漪荡开。漫天雪地中,孙吴私学简正如同鸿雁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韵致长远,日久弥新。

“私学”究竟谓何?秦煜萱立足于诸子百家争鸣的思想背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官学衰落、学术下移以及士阶层的出现,回顾了私学作为一种相对于官学而言的私人讲学形式的兴起。她提到私学兴起开辟了教育史上的新纪元,对打破“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的重要作用,因而认为吴简中的“私学”是儒者以私人身份招收的学生以及虽游学于学官但不属于正式员额的学生易凡则结合史料指出,不同于谙熟于心的教育名词,私学简中的“私学”非特指民间教育机构,更多时候意指“由逃亡户口产生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口”。同时说明在官学没落后,时任官府转而与私学建立政治联系,派遣衙役前往管理教育事务,这既体现其对民间教育的重视程度,或也是“私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歧义的原因之一。仇国伟提到在古代,“私学”由于词义上的演变存在不同的解释,相关文献及研究对此又缺少明确的概念界定。伴随着新史料的发现与后人的多面解读,对于“私学”理解将会不断扩充。长沙吴简所反映的三国孙吴时期复杂的社会面貌还有很多难以索解的部分,也正由于此,长沙吴简才有其历久弥新、引人入胜的魅力和价值。


WechatIMG21.png

通过对“私学简”不同面向的理解,教育与历史的内涵也栩栩如生。孙吴私学简在留下疑问的同时也带来启发:要相信历史的认识是不断发展更新、不断完善充实的过程。揭开层层岁月的珠帘,在厚重的文物面前,时间冲淡了我们,凝重了历史。那雪泥鸿爪的走马楼孙吴私学简,端走了我们来不及冲开的历史,好似黄土中留下的历史印迹,让我们寻一路万水千山、绕一段魂牵梦萦,一起感受那流淌于天地之间的华夏文明。

(三)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闲话吴简“东阁祭酒”

在长沙走马楼吴简中有一枚木简,内容为:“东阁祭酒刘武议”。其中东阁祭酒一词引发热烈讨论:“东阁祭酒”是何种官职?缘何称为“祭酒”?——祭酒的本义是以酒祭奠或祭祀。熊乐天提到我国古代尤其重视祭祀礼仪,故以“祭酒”作官职名,视其为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对后世影响最甚者当数国子监祭酒,作为当时最高教育机构的一学之长,其地位相当于如今的校长或教育部长,自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官位。人人希望能够通过读书做官实现阶层的跃迁,从中得以窥见“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在古代形成之早,辐射范围之广。

由相关文献达成共识:吴简中的东阁祭酒刘武极可能是长沙王府的一名官员,主管长沙郡的教育。那么“刘武议何?为何议?”针对余老师所提出的疑问,在场同学们结合史实纷纷展开猜测与讨论。易凡从君教简中基层官员对上级命令进行记录的公文规范,认为未标明“君教”二字的东阁祭酒简应是时任长沙郡教育长官的刘武对教育问题进行自上而下的指令传达。秦煜萱结合三国背景与齐国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突出其作为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的教育机构,同时兼有资政议政的政治功能,试图论证在夺权争霸的战乱时期,上层建筑高于一切、自由之风盛行,东阁祭酒同样具备参政议政的权利,从而将“议”解释为其通过上呈文书参与军事政治的过程。

WechatIMG18.png

三、“简”述传统文化

(一)笔酣墨远,书韵依然 ——说“东汉太守”习字简

俗语说“字如其人”,在古代,欲做个好官,必须写得一笔好字。“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在如此严格要求下,吏员们必须反复练习自己的书写技能,不惜以体罚督促习字教学达到书写规范、正确、快速、美观,因而留下了众多的习字简。对此,徐淼借西晋对书俑的形象描述古时官员席地而跪,左手执简、右手执笔,悬臂作书的书写姿势,从而解释东汉太守书法起笔自然上翘的蚕头形,收笔波澜起伏的凤尾形等运笔风格;通过纸笔材料的特殊性说明木牍写成字本就难得,练就书法实为不易。同时从简牍的书写内容与形式,强调简牍书法作为一种超越艺术形式的存在:对操笔杆为业的士人吏卒而言,“能书会计”不仅是其文人风骨的能力体现,也是他们政绩考核的基本要素。

长沙太守的习字简是两汉文官吏治建设的生动史实印证,其反映了吏卒生存的基本场景:一方面要应对国家对其从政素质的基本考核;另一方面采取一种更为务实的态度,以便更准确、合格地完成自己誊抄公文的职责。习字简的存在折射出汉代基层的文化教育,对探究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WechatIMG19.png

(二)五色绚烂,率性成章 ——赏三国(吴)书法简

与经过官府钦定与官员反复琢磨后建立规范化的范本大不相同,三国吴简的书写者多为社会下层小吏及普通百姓,因而所写就的“书”便呈现出一种在艺术上称之为是“生”的自由美感状态,无拘无牵,绚丽多姿,点画之间或断或连,自由奔放,天然成趣,毫无造作之感,从而铸就了简书天真稚拙的艺术风格。

余老师不禁发问:简牍为何历经千年风沙洗礼字迹还能如此清晰,保存如此完整呢?——易凡提到除了墨汁本身的原因,还与当时简牍书写的化学环境、简牍埋藏的保护环境等都有很大关系,比如将简牍保存于密封的古井之中。仇国伟重点强调了在简牍选材、加工、杀青、上胶、编联的五步制作流程中,“杀青”这一工艺发挥的独特的去汁干燥的防腐作用。徐淼引用王羲之“入木三分”的典故,佐证简牍文字历经千年依旧“清晰可见”的精湛技艺,如同纸张时代的“力透纸背”一样,充分展现了各自时代书法艺术的高超,这也正是简牍文字书写的魅力所在。

四、“简”看今朝

(一)简牍文化再传播

“当我们对‘牍’的认识不再停留于语文课本中的‘无案牍之劳形’,它作为一种文化一脉相承下来的价值就有被看见。”张欢欢认为简牍的出土为我们现代的学术研究充实了更多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无论是断章残句还是完整册书,简牍所留下的都是中华民族在不屈不挠前进道路上的聪明才智、光辉思想和灿烂文明,我们也有机会从简牍折射出的一个个动人故事、真实事件中读出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家国情怀、忠孝礼义、以民为本、崇俭戒奢”等优秀的传统文化;新媒体时代,我们应该更加充分利用新技术挖掘简牍资源,为简牍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简”述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赵晴晴纵谈简牍文化传播的途径之多元,她从简牍博物馆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相结合、节日特色与展馆活动相结合、馆校共建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媒体宣传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四大特点,向大家介绍简牍博物馆为普及简牍知识所作的创新传承。廖婧琳感叹在如今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惠及人类回顾历史的便利,我们得以运用科技手段回顾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博物馆技术还原简牍的制作、演变、被发现与研究的完整过程。我们有能力依托融媒体去重现、展示与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有义务去发展、创新与传承好它。当今教育不仅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到简牍这种传统文化的存在,也亟需让他们真正地触碰到简牍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精神。

WechatIMG8.jpeg

(二)传统文化再传承

“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利用科学技术让下一代更多地接触到传统文化,而不是任由它们湮没于时代的潮流?”大家围绕张欢欢所提出的“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问,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与明天展开讨论。

“什么样的传统文化是值得传承的?——这是先于如何传承考虑的问题。”李泓达指出面对声势浩大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只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应优中选优,挑选具有传播与教育意义的文化内容,提供给孩子们可选择的兴趣课程,让他们耳濡目染地接受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文化熏陶。

“融媒体的优势在于凭借碎片化的信息输出,把文化从课堂课本推向互联网与自媒体平台,实现全面、全民、全球高效传播。”袁琳以中国诗词大会对“全民诗词”热的推动为例,提出文化媒介虽以非教育的形式存在,却能通过教化功能的发挥向全世界传播。她列举抖音、YouTube等国内外网络平台宣传传统古风与非遗文化的经典案例,认为大力运用人工智能、VR虚拟与新媒体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传承传统文化的融媒体平台,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品牌,有助于人民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三)传统文化教育在今天

现代学者型书法家马一浮在《对浙江大学毕业诸生的讲演词》中这样说:“国家生命所系,实系于文化。而文化根本则在思想。从闻见得来的是知识,由自己体究,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成立一个体系,名为思想。”这启示着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教化培养有思想道德、有情志陶冶、且能将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融会贯通后塑造自我体系的未来栋梁。

“非遗文化进校园的系列创建活动对基础教育起到美育示范作用。”袁琳注意到在教育部于今年11月公布的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名单中,长沙市入选九所中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内容在舞龙、剪叠纸、书法的基础上,涵盖湖南特色花鼓戏、皮影戏、锣鼓、草木染等十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加之双减的政策加持,更有助于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建立文化自信,体现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良好导向作用。

“博物馆与书院是一种文化资源,浓缩了一座城市甚至整片省域文明之精髓,也将博物馆教育宝贵的艺术文化财富蕴藏其中。”秦煜萱从自身经历谈到了解一座城市须由其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始,从简牍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博物馆中有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往往承载着不同历史内涵,而这正能体现湖湘大地上的文脉赓续之绵长,文化传承之深厚。由此,她呼吁博物馆教育由基础教育阶段不断向高等教育延伸,通过走过历史见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将彰显文化自信的艺术教育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理想信念、融入未来发展。

“博物馆教育要通过校本研发从展馆走进校园,通过资源开发从一次性的‘走马观花’走向长效性的文化课程。”面对博物馆教育在基础教育试点中初现的“水土不服”问题,仇国伟结合教育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应建立结构化与完整性课程,如在课后服务中引入博物馆专业师资,带动教师培训的‘传帮带’;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博物馆学习效果,由博物获得“博悟”。

“现在的文明终将成为未来的过去,今天的传统文化尚需同未来相结合。”刘潇华指出博物馆不单单是承载文物的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色与文化名片,他认为应该结合城市特色,从外形设计与内在风格上赋予博物馆更加多元的功能与精神品质。


五、“简”言未来

沙龙最后,余老师抓住“横纵比较”两条线,立足“古今中外”四个点,对本次沙龙讨论进行了总结。“古”有简牍穿越千余年历史向世人彰显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亦有封建统治者对“天朝上国”的“唯我独尊”揭示传统文化的两面性;“今”有中国乒乓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却难掩“比到最后只剩中国人的决赛”的怅然;“中”有洋务运动时期,湘系经世派郭嵩焘怀“睁眼看世界”之广博胸怀却囿于报国无门;“外”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教育报告重新定义人类与世界文明之关系,突出渺小人类之于地球乃至宇宙的公共责任。鉴古知今,取中通外,余老师将纵向视角聚焦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的价值,我们到底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什么?我们到底要从历史中学习什么?余老师强调,传统的东西是两面的,我们的眼光更多要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我们理当树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我们五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长河中取其精华、传承弘扬,同时也要以世界的眼光、开放的胸怀、平等的心态博采众长,并尊重全人类的文明。

WechatIMG36.jpeg


历史悠悠,文脉绵长,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4世纪,简牍带给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旅行,吉光片羽中记录着泱泱中华文明对世界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蕴含、保留、叙述着辉煌中华两千多年前在丝绸之路上的动人故事、真实事件与智慧光芒。湘水流过,从简牍中钩沉湖湘地区不为正史载记的曾经与往事。“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将对它们的解读和认识转化为新的历史知识。”挖掘简牍资源,探究书写于简牍之上的文化密码,这是我们与简牍的故事,也是我们与历史、与文化的对话。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是一代湖湘人的自傲与谦逊,更是人类之于文化,之于文明的炯炯凝视。我们不知道三湘大地还有多少深埋地下的简牍,也不知道深刻隽永的传统文化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璀璨等待我们去探索。但在厚重的文物面前,我们知道:勇立新时代,华夏五千年的文脉不曾断流,以中国文化阐释中国精神,以文化实力奠定文化自信,这便是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价值。鉴古知今,只有了解过去,方能直面未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318795.html

上一篇:构建全人类共同的教育事业(2021.12.10熊乐天)
下一篇:用心回望,以新前行——湘水余波2021年终总结(2022.01.07秦煜萱)
收藏 IP: 58.20.30.*| 热度|

2 王安良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