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年12月10日
地点:阳光100国际新城204
主持人:熊乐天
摄影:秦煜萱、廖婧琳
参与者:余小波、刘潇华、张欢欢、张信、张择宾、李泓达、徐淼、袁琳、赵晴晴、陈怡然、王艺霖、张莉、廖俊宏、仇国伟、廖婧琳、秦煜萱、刘清清、熊乐天
202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1届大会期间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该报告一经面世,便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教育领域掀起讨论的热潮。报告认为,世界正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知识和学习是革新和转型的基础,但世界上广泛存在着不平等现象,我们当前也面临着重新构想“为何学、怎样学、学什么、哪儿学和何时学”的迫切需求。这些都表明,教育尚未满足人们建立一个和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需要。
本期沙龙以该报告为主题,对报告提出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围绕教育的支点作用、教育的公共目的等问题展开讨论和畅想,共同分析、思考、探究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社会契约。
一、致力发展,一脉相承
教育在历史上扮演着从服务人类基本生存、促进社会发展到回归人文主义、关注全人类发展的重要角色,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各国在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以此共筑和平。
(一)回头看:全人类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孜孜探索
长期以来,教育都被认为是促进社会与时代进步的不竭动力与重要力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曾发布三份关于教育的重要研究报告: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又称《富尔报告》)、1996年《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又称《德洛尔报告》)、2015年《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先后提出“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教育的‘四大支柱’——学着认知、学着做事、学着共同生活、学着生存”以及“人文主义教育观”等重要教育理念,在不同时代对全球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性作用。这些报告的出发点与侧重点是时代的侧写、历史的印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嬗变与人类文明发展内涵的变迁。面对未来发展的突出问题,教育被视作解决世界各种不平等、不协调现象的重要支点,负有神圣的使命,《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的发布,正是以此为背景,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
(二)向前进:推动共同持久、公正长远的全球教育发展
“教育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契约——一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报告将全人类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唯有通过所有人的共同投入与创造,才能实现教育转型,达到构建一个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目的。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全球已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对新社会契约的发展需要,第二部分强调从五个维度谈革新教育的思路,第三部分呼吁加强全球合作与团结互助来推进社会契约的构建。报告围绕未来建设亟须教育转型、革新教育的公共目的、明确两条基本原则、转换思考学习方式与继承传统、革新教学的主要内容展开,明确了要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力与强化公共行动和共同利益的基本原则,指出想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就必须教育转型,需要革新教育,重新思考教育的公共目的,直面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未来。
二、聚焦问题,发散思维
埃塞俄比亚首位女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认为,加剧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利用透支地球和技术颠覆性发展等,是我们当前所处历史阶段的显著标志,这个“我们”是包括了全世界一切儿童、青年和成年人,超越年龄、身份、职业、国别、性别、宗教、民族等等。至关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教育的未来建设。《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是直面今天的现实挑战和不确定的未来对全人类未来教育发展所作的前瞻性探索和思考。围绕这种探索和思考,本次沙龙在讨论环节提出三个基本问题:“教育如何在未来起到‘支点’作用”;“教育的公共目的是什么”,“未来的教育可能会是怎样?”
(一)切磋琢磨、博采众议:研讨教育“支点”作用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王艺霖从“一性质三功能”视角阐述了“支点”如何发挥“使力点”的作用,一方面,教育作为能够为每个个体传递声音、表达期许的公共事业,具备独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教育通过知识积累、经验传递,追求创新、应对挑战,打破固化、阶级跃迁的功能为个体与时代都提供了不竭动力。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任何创新尝试都在发挥着“支点”作用。徐淼结合西安市碑林区学校博物馆教育的案例,详细介绍了以校本课堂为支点发展第三课堂的探索路径,以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系列配套课程、丰富教育内容及内涵、结合地域优势打造特色研学教学模式来摸索全新教育模式,促进三维一体协同育人。想要“支点”作用恰到好处,需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陈怡然将共同构建未来教育契约同教育评价联系起来,认为教育的共性是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多重视角的聚焦,她通过个人、学校、国家、全球的视角分析支点发挥作用的必要性,指出教育对微观到宏观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支点作用。张欢欢通过梳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次报告的基本思想及内涵,结合教育的功能与性质,分析了人类在不同发展背景下对教育的诉求以及全人类大教育观的转变,并从“全人类”与“个人”两个维度提出要发挥教育支点作用,就需要具备宏观的全球意识与微观的责任意识,以教育为支点支撑全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既承载了人类对美好的期待,更是解决当下世界各类不协调、不平等问题的支点。张莉认为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都可集中体现在教育上,而教育又能辐射各领域的发展,教育是解决当下各国发展问题的关键。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赵晴晴认为教育要通过培养人这一根本途径来发挥支点作用,人才培养不仅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硬件”需要,更要注重个体“软件”的加持,需要引导孩子从小培养同理心,提升共情能力,站在他人视角换位思考来消除歧视与偏见、化解误解冲突,使社会与地球村更加和谐。仇国伟从文本出发,认为应对环境变化、技术加速、社会治理、就业保障等各类现存问题的根本是应对教育问题,教育作为支点将人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但实施过程需要广泛的公众对话与具体行动,达到共同目的,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和可持续的未来,这个过程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
(二)集思广益、钩玄提要:探究教育的公共目的
“当在自然状态下,生存障碍超过个人所能承受的地步,人类被迫改变生活方式”。廖婧琳结合卢梭《社会契约论》,认为人类虽不能产生新的力量,但能够综合全体的力量发挥超出个体力量总和的目的,这种对人人参与的强调,体现了从共同利益出发、共同力量结合、共同目标追求到共同福祉惠及,能促使教育达到关怀的目的,让更多人不再仅仅关注个人成功,而是关注可持续未来,树立公民美德、滋养共同的善。教育是我们组织知识传播和共同创造的代际循环,将我们与世界连接起来面对更多可能性。张欢欢从契约精神的概念出发,认为契约精神不是单方面强加或胁迫的霸王条款,而是各方在自由平等基础上的守信精神。在发展面前,我们存在人种、国别、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多种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使人们谋求发展的途径或方式可能急切、可能短视、可能以牺牲其他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但在全人类面向同一个未来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依据某种介质来约束任何急切、短视或过分强调个人利益的行为,“契约”就是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串联起来的介质,因为契约精神的建立,大家确立同样的目标,共同追求可持续的发展。秦煜萱理解的教育的公共目的包括关注弱势、促进公平,她指出教育的公共目的可以是纪录片《读书的力量》中没有门槛面向全社会各阶层人群的公共图书馆,隐去不同个体参差的受教育背景,调和目前学校教育的弊端,以无差别的姿态拥抱每一个愿意感受知识的人,并提供终身教育的机会;还可以是美国STEM教育发展思路。她指出目前美国已将STEM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大力培养具备竞争力人才的同时,更强调了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力促社会的全纳教育发展,以带给人与社会更多美好的寄托。李泓达指出社会教育契约与我国历史上“大同社会”的期许如出一辙,是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殷切期盼,但需要辩证看待,契约的实行更需要基于实际、联系当下,公共目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交代、具体细化,让这份世界教育蓝图更加具体可感。他指出,我们在时学时新的过程更要重温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弘扬中华民族美好精神,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育是一项需要共同治理的社会事业,需要在各个阶段聆听来自不同阶层的声音。张择宾认为,面向全人类建立社会契约的教育公共目的,意味着相关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需要考虑到更广泛群体的诉求,要秉承为人类谋福祉的初心,推进教育的发展。刘清清认为,教育的公共目的是让更多人意识到教育是一个面向全体的事业,她结合所读《读书的料》,分析当下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强调农家子弟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需要和教育公平地提供给每个个体实现阶层跃迁的机会,使底层缺乏文化资本的局面可以被打破。廖俊宏认为,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需要做到“三确保”:一是确保教育贯穿人的发展,尤其要关注与保障儿童、青年的义务教育与国民的综合素质培养;二是确保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这要求社会不断整合教育资源,打造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三是确保人人参与、共同建构,教育需要家长、孩子、学校与教师等共同投入和参与。在公共教育目的的实现问题上,刘潇华指出教科文组织出台的四份报告都体现了时代背景驱动,教育契约的逻辑出发点一定是解决当前存在的全球最紧迫、最急切待解决的教育问题,而当前最集中的体现是新冠疫情、意识对抗等,社会契约体现了社会意识,洛克、卢梭都曾对社会契约提出过不同的解读,将教育放在社会契约视角下,体现出教育也是一种经济发展的产物。但他认为由于存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政治环境等差异,契约能否推动下去还存在许多现实困难,该契约弱化了不同国家、不同条件背景的考量,模糊了发展差异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契约也提供了一个缓冲不同国家文化发展差异的契机,可在全世界共同推动的过程中,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客观差距。
(三)面向未来、描绘蓝图:畅想2050年教育图景
展望2050年,教育的未来是多样的。在确定公正、公平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宏大目标的前提下,为了构建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未来教育的革新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要素上,这个过程需要漫长的沉淀与扎实的积累,更需要不断的试错与持之以恒的探索。报告重点关注了教学、课程、教师、学校和跨时空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变革,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性原则。同学们也在此框架下表达了个人对未来教育的畅想。
袁琳从教育手段、目标、主体、新契约四个角度畅想未来教育发展,她认为在未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智慧课堂的主要手段,AI人工智能、新媒体、翻转课堂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甚至会有人工智能代替教师走上讲台,完成学业讲授、作业批改。在教学目标上,未来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与全方位素质的提升,未来将有许多工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人类要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就需要提升人文素养;未来教育活动将更加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混合式学习打破传统“一言堂”教育模式,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能力素养普遍提高,跨学科、跨地域的授课与课后辅导专门化现象也将更加明显。对于信息化在教育中的运用,廖婧琳同学表达了她的态度,她认为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客观上有助于提高教学课堂效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但过于注重技术会异化教育的培养,应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在课堂中无可取代的作用与地位,尤其在德育、美育等软实力培养上的育人作用。由信息技术提升2.0计划可知,新时代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更要学会技术如何更好融入课堂。张择宾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持消极观点,他认为随着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未来教育的科技发展很容易达到饱和,教育将会出现回归传统的浪潮,人们更加注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人会重视传统教育。张信认为,不应否认信息化给教育提供的技术支撑,未来教育应在信息化与传统文化间寻找平衡。她提出未来课堂要深深扎根于传统文化,摒弃浮躁的心,让学生有收获、让教师有成长、让课堂有内涵,人们要有接受新事物的信心,要借助科技新力量帮助建设更美好的课堂环境。刘清清对此持同样看法,她结合“在学校不能讲方言”的自身经历,提出对传统文化范畴界定与传承方式的困惑,并对未来的教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强化青年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充满期待,她认为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只停留在影视作品与传说里,而应该它们走出来、活过来、用起来,这也是教育的一大重要目标。廖俊宏提出当下更需要积极探索智能化与传统化并行的道路,未来的教育事业会面向越来越广阔的受教育群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获得感也将得到稳步提升。
熊乐天对以上同学的观点进行总结,认为未来的教育也许是“立足传统、谋求创新、探求发展”的发展模式,相信未来的教育工作者能结合最先进的科技投入信息化教育发展中,并努力探索发展的平衡点,让信息化更好服务于教育,也让教育更好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教育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钟摆调整、整体上升的趋势,人们应当秉持包容与期待的心态来看待事物的多面性。秦煜萱认为,应当更加关注信息化发展下人类与教育如何生存,以及在信息量大、数据爆炸的情形下,如何生存并适应发展需要。知识爆炸时代我们应当培养通识人才还是专门人才,或者是创新型人才,这值得我们深思。教育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体现教育发展的视角也是多元的,徐淼结合当前“破五唯”的热点话题,畅想未来教育会更加肯定与鼓励培养优良品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等。
三、翘首跂踵,久久为功
《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提出是基于现实的呼唤,要求我们厘清事实、洞见症结。人类对个体发展的无助感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迫使我们反思知识与学习要怎样在日趋复杂、逐渐模糊的世界中摸索人类的未来,教育被赋予应对时代挑战与化解世界不平等困境的关键角色。
余老师认为,《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的提出,代表着一种全球教育期许、引领和召唤,更是一种意志的体现。面向未来的教育观点的提出、社会契约的建立是大势所趋,既反映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未来人类发展共同诉求的集中体现,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看到报告发布的愿景、倡导、呼吁和引领,看到报告背后人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内在期盼,看到报告当中教育领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意志。余老师强调,对报告的解读要建立在认真阅读原文、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并结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三次发布的相关报告,从整体上把握要义。从对象上来看,从关注生存到重视发展,从重视人道、人性、人本身到重视人与社会、与自然、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这份报告是在更高层面上探讨教育的问题,提醒我们应该与世界、与自然和谐相处,融入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从空间上来看,这份报告探索的是教育如何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应对未来的种种考验,这种探索超越了以往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强调,呼吁人类要提高视野、放眼宇宙,建立一种基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某种关联和联系。从时间上来看,这份报告是从教育视角对未来的展望,教育作为一项指引性的事业,需要这样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引领全人类去追求,给予人以希望、寄托和憧憬。
我们都不知道在什么程度上真正掌控着自己的命运。有时,历史似乎遵循的是一个任何人都无力改变的特定轨迹,只需要满足某些特定条件,事情就会朝着特定的方向发展。如果这种历史决定论是正确的,那么除了坦然接受历史的发展,我们几乎无能为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正视人类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之所以确认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是因为我们还能同时改变、改造和改进很多东西。我们能做的最佳办法,是找出那些所有目标都共同达到相对更优的所有可能。
关于“应该继续做什么、应该抛弃什么、需要创新什么”,报告试图给出答案,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教育的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将我们与世界其他人紧密联系起来,使我们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阻力,提供我们应对共同挑战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与创新,提供给人类更多可能。在面对全球发展大考的背景下,“如果有什么东西将我们聚集起来的话,那就是我们当下的脆弱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国际间若能在全球发展的大局观念上保持一致、在同舟共济的实践观念上维持契合,以构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来为意志,“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报告的展望或将从理想的“乌托邦”照进现实。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