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南西湖,北雄安”,新兴高校崛起之路(2018.05.11刘花香)

已有 2404 次阅读 2018-10-11 12:07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8年5月11日晚19:00

地点:阳光100国际新城3区17栋204

主持人:刘花香

摄影:张金峰

撰稿:刘花香


参与者:余小波、廖毅、陆启越、范玉鹏、刘潇华、王蕊、马秋阳、张然然、梅诗琪、张欢、苏娅、刘花香、张金峰、唐兴、肖惠卿


2018年4月1日,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的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标志着这所新兴高校进入了全面建设的阶段;近几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在高校建设方面,规划明确指出: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新区办学,以新机制、新模式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雄安大学。那么,西湖大学和雄安大学到底“新”在哪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本期沙龙即以此为题,主讲人刘花香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西湖大学和雄安大学的一些基本情况,随后她抛出四个问题供大家思考:你认为西湖大学(或雄安大学)发展前景如何?为何要建设西湖大学(或雄安大学)?它们与南方科技大学有何差异?对我国传统大学有何启示?

2228718865695398993.jpg

 一、话前景:抱以期待,也存质疑

 西湖大学是当前探索新型中国民办研究型高校的“试验田”,而雄安大学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试验田”,大家对“试验”的成功与否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在师资、办学条件、办学资金等方面都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成功势在必行;而有人则认为短期内实现与世界一流大学媲美的目标有困难。

 张金峰认为西湖大学(或雄安大学)发展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名流办学。西湖大学的创始团队和顾问委员会几乎囊括了老中两代科学中坚。第二,企业家捐赠。据中国科学报报道,西湖大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基金会捐赠和科研经费的支持。第三,政府支持。浙江省的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只有浙江大学一家独大,因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对西湖大学给予大力支持。第四,办学路径务实。先由浙江西湖教育基金会办学,先成立研究院,再成立大学;先办前沿理工科,后办其他学科。第五,先招博士生,后招本科生,从上往下。最后,她总结道,短期内建设一所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并不是不可能,国内香港科技大学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探索过程中,要解除当前公立高校对于国家经费的依赖,就需要有一种新的模式激发高校的活力,而西湖大学就做到了这一点。

2597451085106186181.jpg

 梅诗琪非常赞同金峰的观点,她认为西湖大学与改革开放时期建立的“经济特区”类似,由试点成功再到推广,都是一种积极的探索。西湖大学虽然是体制外的高校,但和其他高校相互联系并且形成了优势互补。正如它在公告里面宣传的,“积极倡导与体制内高校沟通联系,争取到更多体制内高校的支持。”而建设雄安大学的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结合雄安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平台。

张然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对西湖大学提出了几点质疑。第一,西湖大学与传统大学相比,资金投入不足——西湖大学预计在十年间总投资200亿元,而清华大学每年预算就达到了200亿。第二,西湖大学前期将重点放在“投入高,见效慢”的理工学科,如果这些学科短期内无法产生预期的社会价值,是否会影响捐赠者继续为其投资呢?第三,西湖大学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是兼职教授,这些学者承担着多个学校的科研、行政及教学任务,能否全身心为西湖大学培养人才呢?同时,然然也提出自己对雄安大学的几点担心。首先,雄安新区是由原保定市的三个县城合并而来,宛如一张白纸,所以其高等教育质量还取决于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虽然政府和各个大学都在极力支持雄安大学的建设,但只是在雄安建立培训基地或者以合作办学的形式建立联盟,各大学的核心还是不会输送到雄安,那么雄安大学的建设根本又在何处?

马秋阳对张然然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她对西湖大学也充满着疑惑。第一个引起她质疑的是西湖大学社会捐赠的性质。社会对西湖大学的捐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是营利?还是社会企业家公益捐助的情怀?抑或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其次,西湖大学特色何在?现在的高校谋求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借鉴国外怎么做,其他高校怎么做,而非立足学校本身的现状,反思自身怎么样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此外,西湖大学是先招博士,随后再面向本科招生,这是反其道而行之,与传统大学的招生是完全颠覆的,为何先招博士呢?是因为担心建校初期社会的认可度问题?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创新?还是急功近利的想要将科研成果转化而盈利呢?最后,西湖大学以研究型作为定位,特别重视科研,那么,举办大学到底是科研重要还是教学重要呢?

 肖惠卿对马秋阳的观点表示赞同,她认为西湖大学打算仿照国外私立大学建校模式,短期内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如何保持不断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优秀的人才队伍。

 张欢分析了西湖大学和雄安大学的发展前景,2011年世界银行发布的《通向学术卓越之路,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报告指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是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这一点在近几年新起的高校中都表现很明显,不管是西湖大学还是雄安大学,或是2014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都在集强有力的师资和优质生源往小而精、研究型、高起点的方向发展;第二个条件是资金的支持。即在资金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足够有效的支持力度,短期来看这些大学也基本满足第二个条件。第三个条件是自由、自主和领导力。这是目前西湖大学或雄安大学建设发展过程中最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雄安大学目前还只是处于批复阶段,未来的路还很长;对西湖大学而言,如何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立既能体现党委政治核心地位、又能发挥民办高校自主办学的优势,是一个新的课题。

6632652161956389121.jpg

 听完张欢的分析,梅诗琪也谈了自己对于建设西湖大学的疑惑。第一,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到底是以什么样的角色来面对西湖大学?究竟是干预还是不干预?在保证高等教育资源公平的前提下,政府该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又如何保证西湖大学既特别又不搞特殊化呢?第二,学校的招生标准以及招生方法。西湖大学是民办高校,学费可能不便宜,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西湖大学,究竟怎样招生?西湖大学在招生标准和方法上并没有具体的文件或措施。第三,西湖大学借鉴美国大学的发展模式,但将美国的模式直接借鉴过来能不能符合中国的国情?这可能还需要在创办很多年之后,才能办出中国特色。

 刘潇华认为,西湖大学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目标。首先,国外顶尖名校如哈佛大学在每个时期对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都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而从西湖大学目前的情况看,口号喊得比较响,名头比较多,却缺乏一个比较清晰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其次,国外很多一流的大学都是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才有了自己独特的理念,使其大学精神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而精神和理念不是用钱就可以给砸出来的。最后,西湖大学并没有明确自身的产出到底是什么?是要培养顶尖的人才,还是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他强调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不在于创建的新型高校的创新点有多厉害,不在于将学校性质由公立变为私立,而在于学校对自身的定位是否足够清晰。

1273392794659267701.jpg

 陆启越则对西湖大学的办学目标、管理体制以及办学经费三个方面表示担忧。其一,西湖大学过于功利的目标,如2019年年底师资力量媲美洛克菲勒、5年后综合实力比肩北大清华、15年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一流大学。一所好的大学仅仅聚集几位著名的专家学者是远远不够的,而更应该注重大学精神的坚守和大学文化的建设;其二,西湖大学松散的管理体制,它以课题组的形式开展科研活动,而这些课题组的负责人都是各领域身居要职的著名学者,他们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西湖大学的发展建设中难以保证;其三,西湖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在我国捐赠文化尚未成型的背景下,西湖大学能否持续获得社会捐赠也是个未知数。与此同时,启越也谈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西湖大学都是值得期待的。一是西湖大学的办学定位,它遵循“小而精”的办学思路,聚焦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坚持发展有限特色学科,而不是一味追求“大而全”传统办学模式;二是西湖大学的社会影响,作为由社会力量举办的第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创办有利于打破我国公立高等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真正引入市场机制,激发高等教育活力。

 廖毅从双一流高校不断发展的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两所大学的看法。他认为不管是西湖大学还是雄安大学的创办,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预示着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完善。但西湖大学是否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却是个未知数,因为每个高校都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而西湖大学作为一个新兴崛起的大学,又如何能在短期内追赶一直在不断发展完善的一流大学呢?西湖大学毕竟只是一块“试验田”,国外的私立大学能够发展得好是因为私立性质的大学与国家的体制并不矛盾,那么西湖大学能不能协调好与中国体制的关系呢?

 总而言之,中国新兴崛起的高校都在致力于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回答着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时代考题;同时也想集合众多一流学者,打造集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于一身的高等学府,回应着“双一流”建设的教育课题。惟愿中国新型的高校乘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东风,获得国家重点支持,探索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二、谈原因:个人抱负与社会背景的碰撞

 西湖大学和雄安大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是“试验田”。国家对这两所大学高度重视,社会也对其抱以很大的期望,那么为何要集中建设这两所新型高校呢?

 唐兴从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三个问题分析了其原因。第一,从1998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日趋庞大,如何利用好中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的规模红利,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进行新一轮改革。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在进入“深水区”和“无人区”,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应该如何发展。因为我国以前的教育是仿照外国已成体系的模式,而国外的高等教育发展,与我国的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国情基础等均不同,所以没有现行的改革方式可以参照。第三,我国高等教育整体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开始与国际高等教育同频共振,甚至在众多领域处于领跑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自主探索创新之路。新兴高校的出现和崛起正好能够给我们带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最后,她特别强调: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单靠清华北大,单靠西湖大学、雄安大学,都是不够的,我们更应期待看到其他学校创新改革新局面的出现。

6597743767286633234.jpg

 陆启越对“深水区”和“无人区”做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操作性强的、容易改的都已经改过了,而诸如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内部治理改革等疑难杂症,由于依托于旧有体制,要进行彻底的改革难度很大。西湖大学创办的积极意义在于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并结合我的国情,为深水区的高等教育做出一次探索,为破解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张然然认为创建西湖大学和雄安大学的背景是不一样的。西湖大学是在我国公立高校占主要优势的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家和学者为了弥补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存在的不足自发创办的;而雄安大学是依托雄安新区建设的大战略,为了给雄安新区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支持而创办的。

 刘潇华从西湖大学的发起人施一公入手,讲述西湖大学创办的初衷是一批具有先进理念、敢于打破枷锁的海归学者,为改变中国学术圈的怪象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尝试。

 廖毅根据南方科技大学的办学历程,总结出南科大的失败教训,而西湖大学是在南方科技大学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做出的进一步的“试验”。对于雄安大学的创建,他指出长三角和珠三角优势教育资源的不均是造成两地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因素。而雄安大学的创建正是吸取这一宝贵经验,为雄安经济建设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的有力举措。

6608205620424872489.jpg

 三、明启示:在差异中进步,在借鉴中成长

 范玉鹏着重分析了西湖大学与南方科大的差异。就办学性质来看,西湖大学是民办私立大学,而南方科大是国家公办大学,公办大学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民办大学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办学经费来看,西湖大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浙江高等教育基金会和企业家捐资,总体来看是自筹经费,自负盈亏。而南方科大的经费主要源自三大块,国家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和教育事业收入,其中国家财政拨款比例最大。就办学自主权来看,西湖大学办学自主权相对灵活自由,以博士起步,采用同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的方式开展博士人才培养。而南方科大的办学自主权在于招生模式,即按照“6+3+1”方案招生,此模式相比国内高校在办学自主权上有进一步发展,但相比于西湖大学仍有诸多限制。就办学理念来看,西湖大学的办学理念是“新民办、国际化、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有望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小型综合大学。而南方科大的办学理念是通识教育为主,以学分制、导师制、书院制为基础,以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为特色。

 张然然将西湖大学与传统民办高校办学目的进行了比较分析。她认为民办学校一直以来整体实力比较弱,质量不高、公众满意度和认可度也不高。主要问题是由于其自负亏盈,盈利目的性较强,受限于资金实力,很难关注长远的发展。而西湖大学是一所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目的在于为企业培养所需的人才,由企业直接投资,在师资力量、办学资金和教学等方面的投入等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张欢认为,高校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保有切实的愿景,高教评估指标中也都会把愿景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重要的考量标准,但实际上很多高校并没有切实地去考虑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热衷于实现各种各样的指标、目标,但因为没有一个愿景作为核心,因而这些目标和目标之间是缺乏联结的。

1381760660773006246.jpg

 肖惠卿指出当前我国的学历体制存在较大问题,学校、学生以及社会过度重视学历而忽视人才本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学历而学,学习风气并不浓厚。大学教育普遍过于学术化,忽视实用性,导致毕业生投入职场后,很难将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她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公立高校与社会结合并不紧密,甚至完全脱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除公立高校对国家经费的依赖,将高校投入市场竞争中来,真正为需求培养人才。

 余老师谈到,不久前正式成立的西湖大学,其前身是西湖高等研究院,是一所专门研究机构,成立西湖大学后,前五年只招博士,未来再招本科,和一般大学是反过来的。也就是说,目前它还主要只是一所研究机构,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本科为主体的大学;雄安大学呢?目前它还只是一个愿景和设想。根据《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是要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校、分院、研究生院等,统筹科研平台和设施、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中心资源,构建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聚集高地,打造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的大学园区。不管是才刚刚成立的西湖大学,还是未来的雄安大学,都也与传统大学有很大差异。也许正是因为不同和差异,所以,余老师对它们充满了期待。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公办高校的活力不够。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在改革,但相对而言,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步伐并不大,仍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道堡垒。通过新鲜血液的注入和新模式的探索,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波澜。有人说,受现有体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我国高校的改革很难有实质性的突破,例如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刚开始创办时可谓雄心壮志,高举去行政化的旗帜,但时隔十几年后,南方科技大学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弱了。南方科技大学的改革为什么没有能够取得社会期待的成功呢?余老师认为不是因为缺钱,也不是缺人,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南方科技大学是一所公办大学,它会受公办体制的影响,会有许多束缚,但西湖大学是一所民办的大学,在民办机制条件下,或许可以探索出一条新出路,这是值得期待的。又有人说,只有历史悠久的大学才可能办成一流,这也未必,香港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正式成立是1991年的事情,但它用不到30年的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这打破了顶尖大学一定是历史悠久大学的传统观念,充分说明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可以办出世界一流大学的。因此,不管是西湖大学还是谋划中的雄安大学,只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特别是在体制机制上实行突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6599318267937024149.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40232.html

上一篇:漫谈研途路(2018.01.19郑如莹)
下一篇:反思超常教育(2018.05.25肖惠卿)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