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树(2013.11.08)

已有 2092 次阅读 2018-9-28 18:36 |个人分类:湘水余波|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树

      印象中最早的大树,是在安乡一中读中学时,校园操场中间的俩棵大树,已经不记得是樟树还是柳树了。当时我们这些男孩子们在下课后,或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还常常爬上这俩棵树上嬉戏玩耍。若干年后的一次回家乡,我还特意到一中去,想再看看这俩棵树,顺便找找年少时的轻狂记忆,非常遗憾,操场还在,但那俩棵树已经没有了,站在树原来的所在地,自己很是惆怅失落了一阵子。

      再后来,是88年上厦门大学读研究生,途经福州时,听说福州第一大榕就在福州森林公园,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了,便特意去看了看。红榕树就位于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高20米,胸围近10米,树冠所覆盖的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蔚为壮观,当时看后,自己很是感叹了一番。

      今年5月上旬,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邀请,在德州奥斯汀大学参加了“研究型大学学生就读经历调查”学术研讨会。会议间隙,也顺道考察了美国的几所大学。所到之处,感触颇深,树当然算得上是感动之一。

      美国是一个多树的国家,这是来美之前已有耳闻的,特别是位于内华达红杉国家公园中的一棵叫着“谢尔曼将军”的巨杉,据说该树高80多米,基部直径10多米,树干围长30多米,估计树龄可能达到了4000年,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单一有机体,被称为“世界爷”。原本想这次赴美是要亲往一见的,但终未成行。不过,好象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在美期间,所到之处,我见到了太多恣意生长着的大树了,尤其是美国大学校园里的那些大树。

      在哈佛、耶鲁的校园里,到处都生长着百年以上的大树,树木的绿荫下是公共绿地和交叉的小径,林荫之间则是一栋栋古老的红砖建筑群,校园草地上四处游戏的松鼠,胖乎乎、毛茸茸,憨态可掬又十分机捷,于古朴、宁静中衬托出校园的生机和活力。在哈佛校园里,我还抓拍到一只调皮可爱的小松鼠。坐落在波士顿查尔斯河一侧、与哈佛大学比邻而居的麻省理工大学,尽管高大树木似乎不及哈佛,但由草地、矮水蜡树篱及橡树、针栎树等多树种共同组成的校园林木景观,让人流连忘返,与其建筑构思一样,处处彰显着作为理工大学规整中不失新异的特色。位于纽约市曼哈顿晨边高地的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不太大,但独立完整,这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里面是极其难得的。哥大的高大树木也不及它边上的著名中央公园,但其环境的优美却也毫不逊色。在斯坦福,校园内有一巨大的草坪,草坪边上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整齐的棕榈树,与黄砖红瓦、拱廊相接的十七世纪西班牙传道堂式建筑浑然一体。但与斯坦福相距不远的伯克利校园却很少见到棕榈树,而以高大的红杉树、松树、橡树等居多,虬枝粗干,遮天蔽日,或仰或卧,姿态万千,极尽自然随意之妙。即便是德州奥斯汀大学,也是随处可见成片的百年大树,倘若只有四、五十个学生来此集会,一棵树下就足可容纳了。

      美国大学的树多树大,得益于美国人溶入血脉的环保意识和对历史、对自然的尊重。美国人盖房子可以因树木而改址,修路可以为树木而绕道。伯克利在校园建设中曾决定要搬移一棵树,这种树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但搬树的信息一发布,就遭到了师生员工的强烈反对。甚至有学生干脆在树上搭了帐篷,安营扎寨,日夜与树相守,直至校方做出不再移树的决定才撤离。

      反观国内的大学,校园中似乎也有树有草,但能够让惊呼的、几人合围的大树并不多见,而能够成片成林的更是少有。现在的不少大学,都在拚命追求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校园面积的扩大,土地置换、异地迁建常成为其扩大的主要手段,长期积淀的校园文化也往往随着校园的搬迁而消失了。本人现工作的湖南大学,是“千年学府、百年名校”,因占有岳麓山独有的风水优势,加上历史悠久,校园里倒是还能够见得着不少高大林木,虽是国内大学中为数不多的案例,然也幸甚至哉!(余小波)

1894608068340071631.jpg

3911657751448407350.jpg

6597170921728472734.jpg

2754795597085104559.jpg

2754795597085104569.jpg

3892517453032030303.jpg

2851904464132685687.jpg

1293940467956905861.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7599.html

上一篇:中国梦与现代大学使命 (2013.07.08)
下一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余小波教授的专题采访(2013.12.04)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1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