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与环境GEE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he114

博文

石河子大学于锋教授团队:室温下光辅助SCR催化去除NOx及光载流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已有 1462 次阅读 2022-3-16 10:1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GEE banner.jpg

文章信息.png

背景介绍

氮氧化物(NOx)是大气灰霾、光化学烟雾、酸性形成的关键前体污染物,继续重点控制。为消减NOx人为排放,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已被认为是最有效和最广泛应用的手段之一。

近年来,锰基SCR催化剂因其对低温还原NOx的高催化活性而受到关注。然而,这些催化剂在低温下的SCR活性仍不足以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先进的低温高效脱除NOx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研究了MnTiOx脱硝催化剂在室温下的NH3-SCR光催化活性,通过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和光载流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发现MnTiOx脱硝催化剂在光照下Ti 3d轨道中的电子更容易发生跃迁,具有优异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有利于NH3分子吸附并分解成为NH2-和H+,有效提升了NH3-SCR活性,为光辅助SCR脱硝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图文详解

XPS谱图(图1a至1d)表明MnTiOx的Mn4+/Mn比高于MnOx。大量的Mn4+促进了NH3的吸附,提升了SCR活性。MnTiOx含有大量的吸附氧,表面吸附氧能够将NO氧化成NO2,发生快SCR反应。H2-TPR和NH3-TPD表明(图1e和1f),在低温下MnTiOx具有大量容易被还原得物质和酸性位点。

Fig.1.jpg

图1. 脱硝催化剂(a-d)XPS谱图、(e)H2-TPR和(f)NH3-TPD曲线。


光电化学表征(图2)研究发现,MnTiOx催化剂的禁带宽度较TiO2明显降低,拓宽了对可见光吸收能力,且含有大量的氧空位。同时,Mn和Ti之间的杂化,有利于光生电子Ti到Mn快速转移和分离,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Fig.2.jpg

图2. 脱硝催化剂的(a)UV-vis吸收光谱、(b)带隙图、(c)XPS价带光谱、(d)EPR光谱、(e)EIS曲线和(f)瞬态光电流响应图。



从图3的原位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DRIFTS) 图可以看出,在加入光的情况下,Lewis酸性位点上吸附了大量的NH3。当加入NO+O2后,Lewis和Brønsted酸性位点上的NH3都参与了SCR反应,有利于提高MnTiOx的反应速率。

Fig.3.jpg

图3. (a、c)非光照和(b、d)光照条件下MnTiOx催化剂吸附NH3的原位DRIFTS谱图,以及吸附态态NH3与NO + O2反应的原位DRITFS谱图。


通过光载流子进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发现,当光载流子加入后,MnTiOx催化剂的Ti 3d轨道中的电子更容易发生跃迁(图4),价带向费米能级移动(从2.0 eV到1.0 eV), Mn和Ti三维轨道的杂化显著增强,更多的电子从Ti转移到Mn,有利于载流子从价带顶部向低导带过渡,致使电子空穴对复合的难度增加。此外,在光载流子的作用下,NH3分子更容易吸附并分解成NH2-和H+,促进NH3-SCR反应(图5)。

Fig.4.jpg

图4. (a、c)非光照和(b、d)光照条件下MnTiOx催化剂的态密度(DOS)和投影态密度 (PDOS)。态密度图:Ti 1s(黄色)、Ti 2p(蓝色)、Ti 3d(红色)、Ti 总量(黑色)。

Fig.5.jpg

图5. 非光照和光照条件下NH3吸附在MnTiOx催化剂上的能垒分布图(红- O、紫- Mn、灰-Ti、蓝- N、白- H)。


图6是在光照射下与非光照条件下不同催化剂的NO转化率、N2选择性、NO2浓度和N2O浓度。在室温光照条件下,MnTiOx催化剂的NO转化率可以达到100%,并且具有优异的N2选择性。此外,相比传统的NH3-SCR反应,光辅助NH3-SCR反应的副产物NO2和N2O的产量明显减少。

Fig.6.jpg

图6. 在光照射下与非光照条件下不同催化剂的(a、b)NO转化率、(c、d)N2选择性、(e、f)NO2浓度和(g、h)N2O浓度。反应条件:[NO] = [NH3] = 500 ppm,[O2] = 5%,N2平衡气,总流速:100 mL/min, GHSV:15,300 h−1,催化剂:0.5 g。


结论与展望

MnTiOx作为NH3-SCR光催化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原位DRIFTS谱图和DFT理论计算,发现光照条件下NH3在MnTiOx上的吸附明显增强,MnTiOx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电子空穴分离能力,有利于吸附解离NH3形成NH2-和H+。在室温光照条件下,MnTiOx催化剂的NO转化率可以达到100%,并且具有优异的N2选择性,为光辅助SCR脱硝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文章信息

相关工作以“Robust photo-assisted removal of NO at room temperature: Experimental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with optical carrier”为题发表在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期刊,共同第一作者为研究生李彦琴、田俊奇和刘志松,通讯作者为于锋教授、余运波研究员和代斌教授。

二维码.png

扫码获取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gee.2022.01.004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GEE编辑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673-1329636.html

上一篇:江苏大学朱文帅教授团队:构建削角八面体锰酸锂电极用于电池型电化学盐湖提锂
下一篇:南京大学吴有庭/胡兴邦教授团队:梯度质子转移酸性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十四酸异丙酯合成中的应用
收藏 IP: 218.247.1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4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