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通过光催化技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氢气以实现“水中取火”是全世界科学家永恒追求的目标。然而,光生电荷的快速复合严重制约了光解水制氢的发展,如何促进光生电荷的有效分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相比于异质结光催化体系,同质结的光催化体系中同种材料的不同能级促使了界面处的电阻降低,增强了电荷传输和分离速率,但是,电荷转移的效果仍受限于不同能级结构的同种材料分布情况。在电荷转移和复合的竞争过程中,界面附近的光生电荷可以在复合前跨过界面处实现快速分离,而远离界面处的电荷由于传输距离较长而无法得到有效分离。因此,探索均匀分散的同质结光催化体系对实现太阳能高效光分解水制氢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解读
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团队提出了以硼酸为硼源,磷酸二氢钠为磷源,通过预掺杂和两步煅烧相结合方式,制备了均相B-CN/P-CN S型同质结催化体系(图1)。
图1. B-CN/P-CN的制备示意图。
SEM表征表明了B-CN和P-CN以均匀分散的同质结形式存在(图2a)。XPS光谱(图2b-d)证明了掺杂的B和P原子取代氮化碳的七嗪环C-N=C结构中的N原子,且B和P原子掺杂形式单一,且B-CN/P-CN(0.5:0.5)中B和P原子的掺杂量分别为0.22 wt%和0.33 wt%。
图2. (a) B-CN/P-CN(0.5:0.5)的SEM和EDX能谱元素分布图;CN,B-CN,P-CN和B-CN/P-CN(0.5:0.5)的XPS能谱:(b) N 1s谱;(c) B 1s谱;(d) P 1s谱。
B-CN/P-CN(0.5:0.5)产氢速率达到655 μmol•g-1•h-1,明显高于B-CN(450 μmol•g-1) 和P-CN(1500 μmol•g-1),表明了构建的B-CN/P-CN同质结有利于质子还原反应进行(图3a)。当B-CN与P-CN复合质量比为0.5:0.5时,B-CN/P-CN(0.5:0.5)的产氢性能最佳(图3b),这是由于B-CN和P-CN的均匀分布所致。同时,B-CN/P-CN(0.5:0.5)催化剂在光解水制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图3c)。
图3. (a) CN,B-CN,P-CN和B-CN/P-CN(0.5:0.5)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图;(b)不同比例的B-CN/P-CN的光催化产氢活性图; (c) B-CN/P-CN(0.5:0.5)的稳定性图。
光电化学表征研究发现(图4),B和P的掺杂,向氮化碳的七嗪环结构中引入中间能隙态,导致B-CN和P-CN的禁带宽度降低,拓宽对可见光吸收能力。均相B-CN/P-CN S型同质结形成所构建的内建电场,有利于光生电子从B-CN到P-CN的快速转移和分离,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
图4. CN,B-CN和P-CN (a) UV-vis吸收光谱; (b) CN,B-CN,P-CN和B-CN/P-CN(0.5:0.5)的PL光谱;(c) CN,B-CN,P-CN和B-CN/P-CN(0.5:0.5)的EIS曲线;(d) CN和B-CN/P-CN(0.5:0.5)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根据界面能带弯曲理论,B-CN/P-CN的能带排列示意图如图5a所示。当B-CN和P-CN紧密接触时,在费米能级电位差的推动下,电子自发地从P-CN扩散到B-CN,直到费米能级在界面处达到平衡,从而分别在P-CN和B-CN的界面附近形成电子耗尽层和电子积累层。结果导致在界面附近,P-CN的一侧带正电荷,而B-CN的一侧带负电荷。同时,在界面处形成了从P-CN到B-CN方向的内建电场。内建电场的存在使B-CN/P-CN自发地将光电子从B-CN的导带向P-CN的价带传输,从而实现光生电荷的分离,有效抑制了光生电荷的复合。B-CN和P-CN均匀的混合状态在微观结构上形成了大量的同质结,从而提供了丰富的界面来有效分离光生电荷。随后,光生电子被助催化剂Pt捕获与质子反应生成氢气(图5b)。
图5. (a) CN,B-CN和P-CN的能带结构;(b) B-CN/P-CN的光解水反应机理示意图。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硼酸为硼源,磷酸二氢钠为磷源,通过预掺杂和两步焙烧相结合方法,制备了均相B-CN/P-CN S型同质结催化体系。B、P原子掺杂引入了额外中间能隙态,拓宽了对可见光的响应窗口,形成的均相S型同质结有利于加快光生电荷的快速转移和分离,B-CN/P-CN(0.5:0.5) 产氢速率达到655 μmol•g-1•h-1。本文的创新发现为设计与制备具有优异电荷转移性能的均相S型同质结光催化体系的开发提供了新路径。
文章信息
本文以“Homodispersed B-CN/P-CN S-scheme homojunction for enhanced visible-light-driven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袁大水,通讯作者为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和丁靖副教授。
https://doi.org/10.1016/j.gee.2021.01.012
通讯作者简介
管国锋
管国锋,南京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于离子液体的CO2绿色催化和分离(CO2吸附分离用功能离子液体设计与制备、碱性离子液体催化CO2转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能源与环境催化过程(合成气/CO2加氢制液体燃料和高附加值化学品、稀土基非贵金属VOCs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与企业项目50余项,在Appl. Catal. B-Environ.、Chem. Eng. J、 Green Chem.、J. Hazard. Mater.、Ind. Eng. Chem. Re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专利奖优秀奖等;指导研究生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丁靖
丁靖,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C1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工艺开发研究工作,主要包括CO2吸附分离/催化转化新材料(离子液体、碳材料、碱性金属氧化物等)设计与制备、光解水产氢和产氧研究、 基于双氧水和氧气等绿色氧化过程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 Commun.、Appl. Catal. B-Environ.、Green Chem.、J. Mater. Chem. 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项目等10余项。获得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
撰稿:原文作者
编辑:GEE编辑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5 15: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