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队员之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毛宁波 生活笔记

博文

【清明祭】那些为石油献身的人,在校大学生们应该记住!

已有 7337 次阅读 2015-4-5 09:36 |个人分类:中国能源|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石油报  编辑陈娜   2015年4月4日


清明,祭奠逝者、寄托哀思的时节。草吐绿,桃渐红,石油的热土也迎来春天。半个世纪来,为石油献身的那些人,你是否还记得有他的名和姓?他们为之奋斗的地方,如今是啥模样?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回望老一代石油人的铮铮印记,依然令人心灵震撼,敬意油然而生。当年朝气蓬勃的青年,如今已远去的背影,他们曾经战斗在石油战线上,用生命写就不朽的诗篇,他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从石油建设史册中找出十个为油献身的群体或个人,谨以此文向为石油工业献身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传承他们的精神,光大石油事业,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


1.“大漠女儿”杨拯陆

2. 长庆油田“英雄采油女工”罗玉娥

3. 两院院士侯祥麟

4. 苏丹遇害的五名石油员工

5. 塔里木地质队员戴健、李越人

6. 青海油田冷湖公墓的石油人

7. 果子沟隧道雪崩遇难的17位建设者

8. 第一批石油教育工作者代表曹本熹、杨秋水

9. 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杨继良

10. 藏北物探队长“吴二歪子”


1.“大漠女儿”杨拯陆


杨拯陆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的女儿。1955年,杨拯陆大学毕业,毅然选择到新疆搞地质勘探。1958年9月25日,杨拯陆到离队部15公里外的条湖作业点进行石油地质普查时,遭遇暴风雪强寒流袭击,不幸牺牲。那一年,她才22岁。1993年9月26 日,杨拯陆牺牲35年后,三塘湖盆地塘参1井喜喷工业油流,宣告了三塘湖油田的诞生。



上世纪50年代,石油勘探队员的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经常要面对死亡的威胁。杨拯陆毫不畏惧,工作中,她把最远的路留给自己走,把最高的山留给自己爬,把水留给同事喝,很快锻炼成为一名深受大家拥戴的地质队长。为纪念她,她生前曾勘探的地质构造被命名为“拯陆背斜”。她的感人事迹先后被拍成电影《召唤》和改编成舞剧《大漠的女儿》。



在烈士牺牲的地点,石油人为他们立碑纪念,每当经过此地,都会按照当地习俗祭奠。 余海 摄


抚今追昔,不忘英烈。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三塘湖采油厂联合站前树起杨拯陆烈士纪念雕塑,被中国石油集团命名为“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今天,在杨拯陆烈士献出青春和生命的新疆,石油人经过艰苦的拼搏,建成了克拉玛依、塔里木、吐哈等大油田,新疆已成为我们国家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在杨拯陆生前主要勘探的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石油人于2002年成功地建起了祖国西部第一个年产千万吨的油田。


2.“英雄女采油工”罗玉娥


罗玉娥,1970年出生于陕西泾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1年7月在长庆油田参加工作,成为一名采油女工。自90年代以来,由于油田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盗窃原油和石油物资之风十分猖獗。为了保护油田利益,在她工作的几年中,先后追回被偷盗的原油60余吨、各种物资200多件。1997年12月23日,罗玉娥在巡查井站的设备时,发现有盗贼偷油,她临危不惧,勇敢地与盗窃分子搏斗,不幸被歹徒杀害,年仅27岁。



1998年3月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罗玉娥“英雄女采油工”光荣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她“全国先进女职工”光荣称号。长庆石油勘探局采油二厂员工自发捐款,在罗玉娥牺牲的井场修建了罗玉娥纪念亭——流芳亭。


长庆油田6万多口油、气、水井,1000多个油气站点,数千公里油气管线,分布在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境内荒原大漠、深山沟壑之中。从艰苦创业的第一代石油人,到目前油田主力军“80后”“90后”,不变的是那身在高原大漠奉献石油的乐观情怀和责任担当。新时期,长庆油田用43年时间建成西部大庆,2013年实现年产油气当量5000万吨。并在2014年,进入5000万吨稳产第一年的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突破550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长庆油田作为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油田和国内最大的天然气主产区,担负着4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气任务。超过380亿立方米的年产气量,供应以首都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和陕甘宁蒙区域,对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保障民生意义重大。


3.侯祥麟——科技界的榜样


侯祥麟院士于2008年12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他是我国著名的战略科学家、人民科学家,我国石油化工技术的开拓者、炼油技术的奠基人。一部新中国石油科技事业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以侯祥麟为杰出代表的一代科技工作者自强不息的奋争史。



全球第5大石油生产国,炼油加工能力世界第二,炼油工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串串炫目的数字后面,浸透了多少像侯祥麟这样的科学家的血和汗。2003年,他以91岁高龄主持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国家重大课题研究。他把自己的满腔忠诚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石油石化工业。


4.苏丹:5名石油人客死他乡


2008年10月18日,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苏丹项目所属的华北油田工程建设公司9名人员,在苏丹西南部1/2/4区油田现场执行施工任务时,遭遇不明身份武装分子绑架,最终5人遇害、4人获救。



2008年11月5日,5名中国石油员工骨灰和4名获救人员由专机接运回国。 余海 摄


“苏丹石油工业的发展,中国石油贡献最大。”“中国石油不但为我们带来了石油,也为我们带来了和平。”这是苏丹总统巴希尔的赞语。


“‘走出去’是时代赋予中国石油人的神圣使命,是中国石油履行‘三大责任’,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必然要求。为了中国石油事业发展,‘走出去’的战略绝不动摇!”——这是中国石油数万海外员工的共同心声,这是百万石油人响亮的宣言。



2000年11月14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郊外的戈壁上,用苏丹管道建设中剩余钢管作为材料的“苏丹管道建设纪念碑”落成。碑文记述了苏丹输油管道的建设情况,最后写道:“中国管道工人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代价,张立福、郑德宝、徐庆、吕焕仁、老士敏五位员工长眠于此。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林培军 提供


从1993年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迈出“走出去”第一步,历经20余年的艰辛开拓,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形成五大油气合作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三大油气运营中心的战略布局,在全球34个国家运营着89个项目。中石油2014海外油气作业当量连续两年超过1.2亿吨。


目前,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中方员工约5000人,其中有海外工作经验人员超过90%,拥有十年以上海外项目工作年限的员工比例为11.8%。走出国门,风险不可避免。2014年,中国石油海外安全管理和安保防恐业绩达到了近年来最好水平,海外安全管理、风险防控、依法合规管理等工作扎实有效,海外业务保驾护航能力持续增强。


5.地质队员戴健、李越人


1958年,新中国刚刚成立9年,缺油缺气,来自全国的很多年轻生命,用激情点燃天山。当年8月18日,时任塔里木地质勘探大队113地质队队长的戴健和队员李越人,在依奇克里克工区进行地质勘察时,遭遇山洪壮烈牺牲。牺牲时,戴健年仅23岁,李越人年仅19岁。他们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地质工作者。


石油人为纪念他们,在他们牺牲处立起一座石碑。从此,这条无名的山谷有了一个以他们命名的名字——健人沟。半个世纪后,有人在“健人沟”的山上用石头摆出“缅怀英灵,继承遗志”的巨型方字。去年年底,参加中国石油报“新丝路•能源之路万里行”的采访记者,还在此地祭奠了他们。



在戴健和李越人牺牲两个月后,1958年10月9日,依奇克里克1号井喷出了原油。这是塔里木石油勘探史上取得的第一次历史性突破,依奇克里克油田诞生了。这也是对逝者在天之灵的最好慰藉。然而,随着油井产油量逐年锐减和技术水平的限制,1988年塔里木石油人不得不从依奇克里克撤离。这里成了一个废弃的油田。这个曾有一万多人居住和生活的石油城,如今已没有了人烟,透过残垣断壁还能隐约辨认出当时的学校、大礼堂、炼油厂……留在这里的,还有那些长眠于此的石油人。 丁伟 摄



2011年6月17日,戴健的姐姐、78岁高龄的戴轮老人从湖南长沙风尘仆仆地赶到塔里木油田,代表全家来看望妹妹。 任国梁 摄


长年累月奋战在塔里木的一群群石油人,为在大漠里寻找石油,几代石油人付出了无数艰辛、无数努力,终于将塔里木油田建设成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区。


如今,绵延几千公里的“西气东输”长途管线,把塔里木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输向华东地区和华北地区15个省区市、120个大中型城市的3000余家大中型企业及4亿沿线居民家中。


6.冷湖四号公墓:400多名石油人长眠于此



周海波 摄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在柴达木盆地这个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却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开发46.5亿吨当量的油气资源,从1954年起就踏进这个所谓的“聚宝盆”,完成了外国同行眼中无法完成的任务:架起磕头机、铺设输油管,建成了中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基地,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


一个名叫冷湖的地方,这里没有湖水,只有荒冷戈壁,是中国开发柴达木油气的事业起点。青海油田人于1958年发现了冷湖油田,建成了30万吨产能的产油基地,使青海油田一举跻身中国四大油田行列。


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油田冷湖四号公墓,铭刻着这段激情燃烧的石油岁月。400多名石油人长眠于此。他们,为青海油田建设的发展拼搏奉献,乃至献出生命;他们,葬于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前,墓碑朝着家乡的方向。长眠在这里的先烈们,用青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柴达木石油精神,成为青海石油人“爱国、创业、奉献”柴达木精神的真实写照。


柴达木石油精神激励着几代青海石油人,自1993年以来,青海油田在油气生产上,连续15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产幅度。2014年,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油气当量达到770万吨,创历史新高。在天然气开发上,青海油田涩北气田1995年开始产能建设,涩宁兰天然气管道1996年8月建成投产。天然气流通过涩宁兰等6条天然气长输管道通向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目前,这个气田已具备年105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


7.西二线果子沟隧道工地:两次雪崩致17人遇难



图为2008年6月18日拍摄的果子沟1号隧道工地全景。


2008年3月13日,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果子沟一号隧道工地遭遇大型雪崩,工程现场工作人员22人遇险,16人遇难。2009年3月9日,果子沟一号隧道出口再次发生雪崩,造成3人受伤、1人遇难。


西气东输二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也是新中国第一条和最大的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管道工程。把购自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输往经济繁荣却能源匮乏的中国东部地区,满足中国14个省份的能源渴求。在中国制造业规模日益庞大的背景下,这条管线被看作支撑中国未来的不可或缺的血脉。


果子沟隧道群中的一号隧道位于西北天山顶峰,全长3080米,出口海拔2480米,是西气东输二线西段的主要控制性工程,按照施工方案,管线要从这里打通天山,实现翻山越岭的目的,并连接上哈萨克斯坦国境内的供气管道。是我国首座高寒山区的油气越岭隧道和国内最长的油气管道专用隧道。在天山地区乃至中国油气管道建设史上均无先例。


这是一座几乎无法征服的雪山,即便是在夏季,雪线以上也是长年积雪,极端低温接近零下40摄氏度。哈萨克族的牧人大都不敢走进山内太深,想要翻山越岭只能是羚羊一类动物的一厢情愿。


自2007年9月14日开工建设以来,施工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在雪崩多发的海拔2500多米天山峰顶以日平均进尺7米的速度,贯通隧道。一号隧道是整个西线工程的控制性工程和标杆,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



为了保证西二线西段按时投产,中国石油人与隧道建设者一起度过了果子沟隧道群开工至贯通的510天。在这17个月里,有10个月是滴水成冰的冬季。就是在这样人类几乎不可能生存的恶劣环境下,中国隧道建设者在北天山之巅,度过了两个完整的冬季。


2009年2月27日,西气东输二线的果子沟一号隧道精准贯通,创造了中国工程和管道建设史上的奇迹。


8.第一批石油教育工作者代表——曹本熹、杨秋水


曹本熹院士1959年在北京石油学院。


曹本熹院士,生于1915年,1983年因病逝世,享年68岁。他是中国化学工程学家、核工业学家,是我国石化奠基人。作为我国化工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曹本熹因国家需要而投身于石油科技和石油教育。


1946年,曹本熹主持创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开展石油教育;1950年冬,筹建新中国的第一个石油工业研究机构——燃料研究室;1952年,推动组建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开创了新中国石油高等教育的先河。1953年,曹本熹筹建北京石油学院,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成立,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十多万名优秀人才,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被誉为“高层次石油科技人才的摇篮”。




2015年4月2日纪念曹本熹院士诞辰100周年图文展在中国石油大学举办。学校老领导、老教师及师生们认真参观图片展。



杨秋水、梁文杰夫妇,都是第一批石油教育工作者。


杨秋水教授,1928年生。1951年上海交大毕业后选拔为在职研究生,1954年调入北京石油学院工作。曾致力于石油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编多部教科书的翻译。多项成果获得省级科技成果奖。培养了许多优秀研究生,多次讲授《燃料化学》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杨秋水在2013年临终前还交纳10000元特殊党费。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雨,十万栋梁。”教师,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石油,新中国艰苦创业的热土。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教育工作者,石油热土播种知识的园丁,堪称新中国石油教育与科技的圆心。


他们在石油事业的漫漫征程中,培育石油英才,攻克科技难关,用知识之光,照亮艰辛的石油创业时代。第一批石油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命运随石油而改变,也改变了石油的命运。正是一个个石油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辛劳,汇成一个时代的光影。如今,他们的学生活跃在石油战线上,为中国石油工业继续奉献能量。


9.杨继良——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



杨继良当年在户外观察探井岩心。


杨继良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58年4月参加大庆石油会战。他长期从事石油勘探的生产组织和科学研究工作,参加了大庆油田发现井——松基三井的井位拟定工作,与李四光等人一起发现了大庆油田。他生前任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2009年因病逝世,享年78岁。杨继良是在大庆这片土地上追寻石油梦想的第一代寻梦人。


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原油,其中饱含着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为了石油,他们一次次呕心沥血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其中,以张文昭、杨继良、钟其权为代表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科技工作者,面对荒漠的松辽大地,沸腾着一腔腔热血,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攻打“陆相贫油”的主战场。他们在茫茫的荒原上,在肆虐的风雪中,苦苦地为新中国寻找石油……他们甚至睡在寒风袭人的牛棚里,相互紧拥,以彼此的体温取暖。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令新中国惊喜、让世界震惊。更是中国石油勘探科技工作者坚信“陆相生油”的胜利时刻。从此,大庆油田被发现,改写了“中国贫油”的论断。


当年铁人王进喜誓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今天,在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里,也有一批英年早逝的科技工作者,同样是在“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伟大事业中,不惜牺牲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是:


杨振宇,三采技术专家,病逝时年仅44岁;许永峰,深层天然气勘探专家,病逝时年仅47岁;魏国章,测井技术专家,病逝时年仅45岁;叶永军,勘探信息化专家,病逝时年仅40岁;车学林,数值模拟技术专家,病逝时年仅40岁;唐振海,勘探地质专家,病逝时年仅48岁。


10.藏北找油人——二歪子


“虽然藏北离你我相当遥远,但它离我们的灵魂很近。”在藏北传说中的无人区,仍有绽放的生命。在中国石油报摄影记者余海的镜头里,记录了20年前,在青藏高原藏北羌塘盆地,一群餐风饮雪的石油物探人,他们的血肉之躯在藏北雪原上历经磨难,抱团取暖,苦中作乐。他们风雪无阻,他们病痛遇险,他们熟读家信……二歪子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二歪子的大名叫吴邯放,是重力队的小队长。之所以叫他二歪子,是因为吴邯放干活太玩命,在中石油物探局五处是出了名的。老吴连续3年上藏北。1997年,二歪子死于脑出血,与连续上羌塘有关,那年他34岁,丢下一个9岁有心脏病的女儿和老婆。



累得动不了的二歪子。 余海 摄


面积16万平方公里的西藏高原羌塘盆地属于特提斯海相盆地,位于世界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被国际地学界称为“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区,不仅是重大基础地质理论诞生之地,也发现了中东油田、里海油田等世界性大油气田,是世界上探明储量和开采储量最大的含油气地带。


近几十年来,中国地质工作者对西藏羌塘盆地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前期勘查、评价和研究工作,深化了对盆地构造演化、地层层序、油气成藏条件的认识,评价了盆地油气资源潜力。


为石油献身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有的默默无闻、有的功绩显赫。但不管是哪一位,都是我们心中最崇敬最可爱的人。


责任编辑:林伦

张旭、王巧然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26-879950.html

上一篇:毛宁波推荐:在手机上恶补“地震信号处理”课程(IFPEN)
下一篇:长江大学毛宁波教授与我院师生畅谈地震勘探技术
收藏 IP: 117.151.174.*| 热度|

1 黄鸿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