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nghao

博文

第一篇博文,总得来点干货?关于小麦赤霉病的一个问题与想法。

已有 3528 次阅读 2018-7-18 23:21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学习已经一年了,自从接触到科学网后,已经成为我鼓励自己、打发时间的好去处,看着看着总也忍不住想要写点什么,某年某月某日的一个夏天终于写下了我第一篇博文,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适用于以后所有的博文,谢谢!

一年前刚接触小麦赤霉病的时候,我导师就说不存在抗侵染这一类型的抗性,但所看文献却把这一抗性放在了谈及赤霉病抗性的首位,然后一个疑问:为什么不存在抗侵染这一抗性伴随了我一年,今天才得到解决。(实验室虽然以赤霉病作为主要研究课题,但我做的不是这一方向。)

所看关于赤霉病研究进展比较推荐刘易科, 佟汉文, 朱展望, 陈泠, 邹娟, 张宇庆, 高春保. 小麦赤霉病抗性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8): 1476-1488 这篇文章,文章中详细介绍了关于抗侵染和抗扩展这两类抗性的实验、鉴定方法:第一类抗性反映小麦抵御病原菌初侵染的能力, 可以用自然发病或人工喷雾接种条件下病穗率(percentage of infected spikes, PIS)的高低表示; 第二类抗性反映小麦抵御病原菌菌丝沿着穗轴延伸的能力, 可以用人工单花滴注接种的情况下小穗发病率(percentage of scabbed spikelets, PSS)的高低表示。我起初表示赞同,既然要研究抗侵染这一命题,应该采用喷雾的形式,而不是实验室现采用的单花滴注的形式,采用后者将整个小麦颖壳内都充满了菌液,怎么可能不侵染呢?这不就把颖壳的抗侵染能力给抹杀了吗?

今天老师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解决了我的疑问:当我们把水洒向小鸟的时候,羽毛是干的,并没有被打湿,但是当我们掀起鸟毛,再洒水的时候,发现很容易将羽毛打湿,为什么呢?是因为鸟的羽毛外面有一层油脂,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这个道理运用在上面问题时,就解决了我的疑问,我们并没有将菌液打到植物体内,颖壳内在生物体系里还是属于外部,就好似人的胃,将菌液处理在颖壳外部还是内部侵染都是可以的,只要不将菌液打到植物体内,但是如果采用在颖壳外部侵染,则需要耗费大量的菌液,培养菌液将增加实验压力(赤霉病适宜的接种时间短),因为量少了,菌液根本没有接种成功,类似羽毛,颖壳将菌液全部挡在外面并且菌液没有附着其上,而是掉落在地里了,绝大部分接种失败。相信讲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为什么我导师会否定抗侵染这一命题了,因为采用单花滴注的方法,基本都会被侵染,只是由于植株的抗性,病情会有不一,因此寻找抗扩展这一防治赤霉病命题才是可靠的命题。

其实采用喷雾的方法保证接种成功也是可行的,但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将菌液浓度提高到10的11次方左右每毫升,因为正常菌液符合微生物生长曲线浓度只能达到10的8次方左右每毫升,而单花滴注一次需要用到20微升,换算采用喷雾保证每个小穗上接触到0.1-0.2微升菌液就需要很高的浓度;二是要提高菌液的附着能力,在保证浓度的同时需要使其附着在颖壳表面,而不会滴落。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话就可以尝试采用喷雾的形式接种赤霉病了。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9863-1124770.html


下一篇:今年田里小麦收获季节雨水非常丰富,导致穗发芽情况严重
收藏 IP: 58.223.192.*| 热度|

1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