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电解水制氢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可持续的制氢方法。由于淡水资源的紧缺,利用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成为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由于海水成分复杂,相比淡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特别是由于海水中Cl−浓度较高,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会发生氯离子氧化反应(ClOR),其产生的次氯酸盐会严重抑制阳极的析氧反应(OER)并腐蚀电极,从而降低海水电解效率。由于OER涉及多电子转移过程,相较于析氢反应(HER)动力学反应较慢,是制约整个海水电解装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提高OER性能和抑制ClOR的方法。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Alexey Serov教授、Xiang Lyu博士团队总结、分析了提高海水电解OER活性和选择性的三种一般策略:(1)开发高效、耐用的OER催化剂;(2)在海水电解液中引入添加剂(如不含氯的碱或盐),以抑制ClOR,降低其对OER的影响,并与常规的高活性OER催化剂相结合;(3)将方法(1)和(2)相组合。最后,简要介绍了海水电解法制氢所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机遇。
图文摘要:海水电解中析氧反应效率提升策略
★ 总结、分析了提高海水电解制氢中OER活性和选择性的三种策略。
★ 对海水电解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 开发高OER活性和选择性的强效催化剂
研发具有高活性、选择性和耐用性的OER催化剂是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理想策略,但由于ClOR所产生的次氯酸盐的腐蚀,大多数催化剂难以在高电流密度和高电压下长期存在,因此文献中对这类催化剂的报道有限。这类催化剂的设计通常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开发具有低电势和高电流密度(例如,在500 mA cm−2时小于490 mV)的耐用型OER催化剂;(2)通过合理的催化剂设计来改变阳极表面附近的微环境,将电位平衡从ClOR转向OER。如图1所示,将铁磷双掺杂硒化镍纳米孔膜(Fe,P-NiSe2 NFs)用作海水直接电解中OER和HER的双功能催化剂,在500 mA cm−2下,过电位小于400 mV,在1.8 V的电压下达到了800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并具有较高的OER选择性(>90%)和稳定性(200h)。Fe离子的掺杂提高了OER的活性和选择性,而P离子的掺杂通过与O形成钝化层来提升导电性和耐蚀性。
图1. Fe,P-NiSe2 NF双功能催化剂在海水电解中的催化性能
此外,在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引入一层硬质路易斯酸层(如Cr2O3)可以控制其在海水直接电解中阳极表面的微环境。由于路易斯酸改性电极(Cr2O3–CoOx)表面的局部碱性环境,导致电极附近的氯离子浓度较低,ClOR被抑制,OER活性得到显著提升。此外,与CoOx催化剂相比,Cr2O3-CoOx催化剂在天然海水中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选择性(>90%)。
图2. 多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海水电解催化性能
2. 海水电解质中添加剂的引入
OER和ClOR的选择性取决于H+和Cl−浓度,碱性环境有利于抑制ClOR、提高OER效率。我们研究了316不锈钢(SS)网状电极和镍泡沫电极在碱性海水电解中的过电位,发现两种电极在10 mA cm−2处的过电位都随着碱浓度的增加而减小。316 SS电极在10 mA cm−2时获得了最低的过电位,比泡沫镍电极低150 mV,与商用RuO2和IrO2催化剂的过电位相当。316 SS电极在高碱度天然海水电解液中的性能与304 SS电极相当,而在纯天然和低碱度海水电解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和耐腐蚀性却大大优于304 SS电极,如图3所示。这表明316 SS和304 SS在材料组成(如Ni、Cr和Mo)上的微小差异可能造成其在性能上的较大差异。
图3. 304和316 SS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稳定性试验:(a)纯天然海水;(b)含0.1M氢氧化钠的天然海水;
(c)含1M氢氧化钠的天然海水
除了在海水电解液中添加碱外,还可以添加硫酸盐和磷酸盐等不含氯的盐来抑制ClOR,这是由于硫酸盐和磷酸盐阴离子的存在可以降低局部氯离子浓度。如图4所示,在添加硫酸盐后,用于碱性海水电解的镍泡沫阳极的运行寿命显著提高。研究表明,硫酸盐阴离子会优先吸附在阳极表面,形成负电层,同时静电排斥周围的氯离子。
图4. 添加Na2SO2对电极稳定性和耐用性的影响
3. 催化剂开发与电解液优化相结合
将上述两种方法相结合有望实现超高OER性能和最大限度减少电极腐蚀。图5展示了一种多层阳极,镍铁氢氧化物电催化层均匀涂覆在多孔镍泡沫电极(NiFe/NiSx-Ni)表面的硫化镍层上。该电极在碱性海水电解中观察到了优异的催化活性和耐腐蚀性,这是由于原位生成的碳酸盐和硫酸盐在阳极表面形成钝化层,从而隔绝Cl−对电极的影响。
图5. 304和316 SS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稳定性试验:(a)纯天然海水;(b)含0.1M氢氧化钠的天然海水;
(c)含1M氢氧化钠的天然海水
如图6所示,在泡沫镍表面一步合成的S掺杂Ni/Fe羟基/氢氧化物催化剂表现出高孔隙率和良好的亲水性,该电极在碱性海水电解中表现出优异的OER性能。掺杂S可以提高Ni/Fe羟基/氢氧化物催化剂的OER活性和稳定性,这可能是因为掺杂S改变了Ni/Fe的价态,从而优化了OER中间体的吸附能。
图6. S掺杂Ni/Fe羟基/氢氧化物催化剂在不同电解液条件下的海水电解性能评价
海水电解是生产绿氢的一种清洁、可持续的方法。海水中存在的大量杂质,特别是高浓度的氯离子,使得海水的电催化比淡水或碱性水电催化更具挑战性。开发有效策略来提高OER的选择性和活性,并抑制与ClOR相关的电化学反应是提高海水电解效率的关键。
在本文中,我们总结了提高海水电解中OER效率的三种策略。开发高效、耐用型OER催化剂是提高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效率的理想方法,但这种催化剂在纯海水中生存要求是超临界的,特别是在高电流密度和高电压下。在海水电解液中添加不含氯的碱或盐,并辅以常用的高活性OER催化剂,是实现工业级绿氢生产的潜在途径,尽管由ClOR产生的腐蚀问题仍待解决。将前两种方法相结合是大规模生产绿氢最可行的方法,但也面临着成本高昂的问题。
除了在海水电解中对OER的选择性和活性外,OER催化剂的长期耐用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在模拟海水条件下相比,OER催化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天然海水电解液中面临更大的挑战,特别是生物和微量金属沉积会影响电极的长期运行性能,需要定期对反应装置进行清洗。因此,在开发OER海水电解催化剂时,应考虑天然海水电解质对催化剂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相信随着催化剂设计、电解液选择和电解槽优化的发展,利用海水电解生产绿氢将加速世界能源格局的转变,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本文来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Alexey Serov教授、Xiang Lyu博士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Cutting-edge methods for amplifying the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during seawater electrolysis: A brief synopsis,https://doi.org/10.1039/D3IM00071K
引用信息: Ind. Chem. Mater., 2023, 1, 475-485
Alexey Serov,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于2010年加入新墨西哥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随后于2013年晋升为助理教授,并于2015年晋升为副教授。他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技术中新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如燃料电池、电解槽和“电燃料”的合成等。目前已发表了170余篇文章,h指数为67,总被引13500余次,具有已授权专利74项。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Xiang Lyu博士于2021年加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目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酸性/碱性/海水电解以及二氧化碳还原。2020年获得俄亥俄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水电解、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与合成等方面的研究。
编辑/排版:ICM编辑部
1. 氢能与燃料电池专刊
Special Issue: Frontiers of Hydrogen Energy and Fuel Cells,https://pubs.rsc.org/en/journals/articlecollectionlanding?sercode=im&themeid=afc501b4-645c-4e1b-bec9-d8a6ea51b256
Ammonia as a carbon-free hydrogen carrier for fuel cells: a perspective,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36B
Core–shell nanostructured magnesium-based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 a critical revie,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61C
Designing active and stable Ir-based catalysts for the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70B
Unveiling the particle size effect and surface reactivity of Pt/C nanoparticles for ammonia electrooxidation using in situ infrared spectroscopy,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63J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目前已被DOAJ、Google Scholar检索,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微信公众号:ICM工业化学与材料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dustial-chemistry-materials/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