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学与材料IC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kong

博文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Kaido Tammeveski教授:双金属ZIF-8@CNT—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理想阴极材料

已有 1977 次阅读 2023-10-25 16:04 |个人分类:ICM文章|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Banner 动画.gif

1.png

  • 文章导读

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化学能量转换装置,它在阴极使用O2/空气作为氧化剂来产生电力和热量。然而,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缓慢和耐久性不足是AEMFC实际应用中的显著缺点。目前, 金属Pt催化剂代表了电催化ORR的顶峰;然而,Pt基催化剂因其资源稀缺、易受一氧化碳中毒等受到限制。因此,开发用于氧还原反应(ORR)的非贵金属基廉价且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对于燃料电池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近日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Kaido Tammeveski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过渡金属掺杂的沸石咪唑酸酯骨架-8(ZIF-8)和碳纳米管(CNT)复合催化剂(ZIF-8@CNT)的方法,并将其用作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的阴极材料。所制备的双金属掺杂的Fe1CO1-ZNT900和Fe1CO2-ZNT-900N催化剂碳骨架中除了存在FeCo组分,还具有一定的N掺杂量。与无金属掺杂和单金属掺杂的催化剂相比,双金属掺杂的催化剂显示出更多的ORR活性位点(吡啶-N、吡咯-N、石墨-N和M–Nx等)。研究结果表明, ZIF-8@CNT催化剂在0.1M KOH碱性溶液中表现出显著的电催化ORR活性,燃料电池性能与商业化Pt/C催化剂相当

2.png

图文摘要

  • 研究亮点

简单有效地合成了廉价且高性能的AEMFC的阴极材料(ZIF-8@CNT催化剂),催化性能可媲美商业化Pt/C催化剂。

制备的ZIF-8@CNT催化剂具有更多的ORR活性位点,有利于促进电子转移,加快ORR动力学。

  • 图文解读

1. ZIF-8@CNT催化剂的理化性质

 采用XRD、拉曼光谱、N2吸附-脱附、SEM–EDX、TEM和XPS等对所合成的一系列掺杂和不掺杂过渡金属ZIF-8@CNT-derived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如图1-4所示。SEM图(图2)显示过渡金属掺杂ZIF-8@CNT催化剂含有高密度晶体结构,这可能是由于存在微孔/中孔组合的多级孔结构;BF-STEM图(图3)表明ZIF 3D晶体结构被均匀地包裹在CNT中;XPS图(图4)显示双金属ZIF-8@CNT催化剂(Fe1Co1-ZNT-900和Fe1Co2-ZNT-900)中所有四种N组分含量最高,具有大量的M–Nx中心,这有利于促进电子转移,进而加快ORR动力学。

图 1.png

图1. 掺杂和不掺杂过渡金属ZIF-8@CNT催化剂的XRD图谱 (a),拉曼光谱图 (b), N2吸附-脱附等温线 (c) 和孔径分布图 (d)

图 2.png

图2. ZIF-8@CNT催化剂的SEM图像。(a, f) ZNT-900,(b, g) Fe-ZNT-900,(c, h) Co-ZNT-900,

(d, i) Fe1Co1-ZNT-900和 (e, j) Fe1Co2-ZNT-900

图 3.png

图3. Fe1Co1-ZNT-900 (a-c) 和 (d-f) Fe1Co2-ZNT-900催化剂的BF-STEM图像

图4.png

图4. ZNT-900 (a)、Fe-ZNT-900 (b)、Co-ZNT-900 (c)、Fe1Co1-ZNT-900 (d) 和Fe1Co-ZNT-900 (e) 催化剂的N 1s XPS图

和不同氮基团的N含量 (f)

2. ZIF-8@CNT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使用旋转圆盘电极(RDE)装置对合成的一系列ZIF-8@CNT催化剂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循环伏安法(CV)曲线如图5所示。图5a显示低负载量(0.1 mg cm−2)的系列ZIF-8@CNT催化剂在0.1 M KOH溶液中显示出优异的ORR性能, 双金属掺杂的Fe1Co1-ZNT-900和Fe1Co2-ZNT-900催化剂的半波电位(E1/2)分别为0.846 V和0.847 V,超过了商业化Pt/C催化剂(E1/2=0.834 V)。说明FeCo双金属的掺杂引入了高密度的活性中心,促进了电子转移

图5.png

图5. ZIF-8@CNT电化学性能曲线。(a) ORR极化曲线;(b) K-L图电子转移数(n);(c) RRDE极化曲线;

(d) K-L图电子转移数(n)和HO2产率;(e) O2饱和下CV曲线;(f) Ar饱和下CV曲线

3. ZIF-8@CNT催化剂的AEMFCs性能

     在H2/OAEMFCs测试中,Fe1Co2-ZNT-900催化剂的最大功率密度(Pmax)为0.171 W cm−2,在0.5V(j0.5)下的电流密度为0.326 A cm−2,这与商业化Pt/C催化剂的功率密度非常接近(Pmax=0.215 W cm−2j0.5=0.359 A cm−2)。从RRDE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图5d),与Fe1Co1-ZNT-900催化剂相比,Fe1Co2-ZNT-900催化剂显示出约17.6%的更低的HO2产率,但是 Fe1Co2-ZNT-900催化剂具有更好的AEMFC性能。而且,在最符合实际的AEMFC使用电压范围内(在0.8和0.6V之间),Fe1Co2-ZNT-900催化剂的性能优于商业化Pt/C催化剂。这说明合成的ZIF-8@CNT催化剂材料中的分级多孔结构,使反应物在电极中的活性位点能够有效传输

图6.png

图6. 催化剂在H2/O2 AEMFCs中的极化曲线 (a) 和功率密度曲线 (b)。

阳极催化剂:PtRu/C, AEM: Aemion15 μm, T = 65℃

  • 总结与展望

  本文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合成方法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掺杂的ZIF-8@CNT催化剂,并将其用作AEMFC的阴极材料,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掺杂的ZIF-8@CNT催化剂(Fe1Co2-ZNT-900)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与商业化的Pt/C催化剂性能相当。说明双金属掺杂的ZIF-8@CNT催化剂是有望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廉价AEMFC的阴极材料

扫二维码|查看原文

二维码.png

本文来自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Kaido Tammeveski教授团队发表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的文章:Highly active ZIF-8@CNT composite catalysts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https://doi.org/10.1039/D3IM00081H 

引用信息: Ind. Chem. Mater., 2023, 1, 526-541

  • 作者简介

Kaido Tammeveski.png

通讯作者

Kaido Tammeveski,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教授,1998年在塔尔图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电化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入职塔尔图大学。2014年获得爱沙尼亚国家科学奖。主要从事氧还原电催化和燃料电池的研究。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引9600余次,h因子58,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编辑/排版:ICM编辑部

  • 期刊特色

    国际一流编委团队

    严格快速评审,支持透明评审

    接收即在线,并分配DOI号

   目前对作者读者双向免费

    国际传播平台,全球高显示度

    优秀审稿人与作者奖励

  • 期刊简介

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ICM) 目前已被DOAJ、Google Scholar检索,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全球出版发行的Open Access英文期刊,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担任主编。ICM 以化学、化工、材料为学科基础,以交叉为特色,以应用为导向,重点关注工业过程中化学问题、高端材料创制中过程科学的国际前沿和重大技术突破,目前对读者作者双向免费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积极投稿、阅读和分享!

期刊网站:https://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industrial-chemistry-materials

投稿网址:https://mc.manuscriptcentral.com/icmat

联系邮箱:icm@rsc.org; icm@ipe.ac.cn

联系电话:010-82612330

微信公众号:ICM工业化学与材料

Twitter & Facebook:@IndChemMater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industial-chemistry-materials/

Editor-in-Chief

Suojiang Zhang(张锁江)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河南大学

Associate Editors

Maohong Fan                                           Chao Lu(吕超)

University of Wyoming,US                         郑州大学

Anja V. Mudring                                       Rong Sun(孙蓉)

Aarhus University,DK                                 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 

Quanhong Yang(杨全红)                          Shouliang Yi

天津大学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US

Tierui Zhang(张铁锐)                                Xiangping Zhang(张香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CM 名片-1229-非微信平台可用.pn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8879-1407202.html

上一篇:加拿大渥太华大学Elena A. Baranova教授团队:原位偏振调制红外反射吸收光谱—氨电氧化机理研究好助手
下一篇:ICM论文 | 华南理工梁振兴教授团队:臭氧辅助的“自上而下”策略制备二维MOF单层材料
收藏 IP: 218.247.1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