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helia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pheliaHan

博文

[转载]香港科技大学周迎教授团队: 人工无膜细胞器的“极简主义”设计

已有 4145 次阅读 2022-5-18 09:1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细胞的“智慧”可以体现在细胞器上。它们好比细胞的“器官”,位置和功能各不相同,各司其职,协同作用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经典观点认为,细胞器由细胞膜,即磷脂双分子层包裹,以实现界限分明的细胞区室的划分。然而,近十余年的研究表明,无膜细胞器(MLO)也大量存在,在细胞新陈代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形成,具有液态性、动态性和环境响应性等诸多特性。无膜细胞器大多富含固有无序蛋白质(IDP),以作为骨架结构分子。近年来,由于液-液相分离在细胞生理和疾病中的紧密联系,基于固有无序蛋白质的研究成为了热门课题。


人工液-液相分离系统最近被广泛报道,其中广泛采用的是天然蛋白质或者较大的蛋白质区域(通常在100个氨基酸以上),这为深入及精确了解天然系统和设计人工系统带来挑战。固有无序蛋白质可以用简化的“粘合子(sticker)-间隔子(spacer)”高分子模型来描述。“粘合子”提供分子吸引作用力,并且由不提供分子作用力的灵活的“间隔子”连接。一些蛋白质里的某些极短(少于10个氨基酸)的多肽序列可以提供类似“粘合子”的分子吸引作用力,这可以为分子设计提供灵感。


香港科技大学周迎教授团队用大分子-多肽杂化物作为骨架分子以模拟固有无序蛋白质,合成一种“极简主义”的人工无膜细胞器(AMLO),同时实现结构模拟和功能实现。


英文原题:Minimalist design of an 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protein-mimickingscaffold for an artificial membraneless organelle

通讯作者:Ying Chau (周迎)

作者:Jianhui Liu (刘建辉), Fariza Zhorabek, Xin Dai (戴鑫), Jinqing Huang (黄晋卿) and Ying Chau (周迎)

下载地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1c01021




通过一种简单易行的“点击化学”的路径,合成葡聚糖-多肽杂化物作为骨架分子,从分子量和氨基酸的组成上模拟固有无序蛋白质,合成一种“极简主义”的人工无膜细胞器(AMLO)。它呈现液态,在尺寸和物理性质上与天然的无膜细胞器类似。

Image

图1.骨架分子(葡聚糖-多肽杂化物)的结构


此外,实现了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和RNA的可逆召集和释放。

Image

图2.生物大分子的可逆召集和释放


同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人工无膜细胞器内可以实现200倍以上的浓度富集,其催化的过氧化氢分解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提高15倍以上,因此实现了“人工生物化学反应器”的功能。

WeChat Image_20220518090848.jpg

图3. 人工生物化学反应器



综上所述,本文报道了一种极简主义的设计,从结构和功能上模拟天然的无膜细胞器。相信此工作将在药物传输,原位生物反应催化和环境污染物去除等方面带来灵感和创造诸多可能性。



Image

周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教授

研究领域:生物材料,药物传输和纳米医学

课题组主页:http://biomaterials.ust.hk/


Image

刘建辉,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工程系工学学士,之后入选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HKPFS),于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取得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领域:材料化学与仿生材料。


相关论文发表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香港科技大学刘建辉博士为第一作者,周迎教授为通讯作者。




ACS Cent. Sci. 2022, 8, 4, 493–500

Publication Date: April 1, 202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entsci.1c01021

Copyright © 2022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0943-1339078.html

上一篇:[转载]基于高功率流动光反应器实现快速和可放大的光催化C(sp3)-H键胺化
下一篇:[转载]华南理工大学沈葵课题组MOFs单晶的空间限域合成、纳米结构调控和生长模式控制 | ACS Cent Sci
收藏 IP: 111.201.232.*| 热度|

0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