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十六年来的研究生复试分数下滑趋势
任选一个学科门类,把2000年至2015年十六年间的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画到一个坐标系里,可以得到一个走势图。选理工科,得图两幅。
二,十六年前已经有老师预见到这种滑坡并“吐血”
关于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想、言论或做法,有四位北大老师值得推荐。
第一是俞允强教授的一份公开信,写的大概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后来以题目《北大物理系俞允强教授的公开信》广为流传。
第二是钱理群教授命名中国大学中存在一个危险的群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三是教学专家卢晓东教授。记得他,源自2014年5月29日卢教授在《科学时报》上的《现代教育体系下能否“因材施教”》。结论如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每一名教师因材施教实际既无可能也是必定无效的。”这和2011年6月16日一篇博客《放眼“因材施教”之外》主旨相符,也是认为现在大学“因材施教”是一个重症肌无力的概念。
第四是赵凯华教授。细节不表。
本博文的题目中“老师吐血”就来自俞允强教授的那封公开信。
第一次读到俞允强教授公开信,因为其中一句话“这局面实在足以让老师吐血”,笑出灿烂来了。原文是:“学完电动力学后,对于线性介质中的Maxwell方程对磁铁不适用这样的常识竟有近一半人不知道。这局面实在足以让老师吐血!”
今天再读,笑不出来了。今天的情况,比当时更为不堪。每当学生要考试时,痛苦时分就到了。学生求情,老师朋友熟人等招呼不断,领导也命令“考简单一点!”而结局还是不理想!上学期,29位同学修《热力学与统计物理》,7人不及格(含两位重修生)。
对老师来说,25%左右的不及格率是一个心理难关。接近甚至超过这个数,会使老师怀疑自己甚至学校存在的价值。俞教授的公开信,就是在那个心理折磨下的产物。
三,北大四位老师的观察都准确无误,但是思想有立足点的不同
给一个示意图
个人比较接近卢晓东!
四,一个基于学生个性化成长理念的可操作措施
第一,大学之大,首先就是让学生有选择课程的自由。学生从某个专业毕业,不一定要修完现有专业的所有课程。既然教育部认为一门课36分就可以及格,还是经过大强度复习过的课程,为什么一定要修完这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才能授予这个专业的学位? 欧洲云游时,碰到一位香港企业家王先生。多伦多大学物理学学士,而且很为自己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的训练而自豪。在多大,他选了很多数学系的课程,也修了普通物理和除量子力学的其它理论物理课程。四年结束时,已经没有时间学量子力学,也没有时间做学士论文了。但是,学校认为他达到了学校对一位物理学学士的基本要求,授予了他物理学学士。毕业后,他自己学了一些量子力学。现在是家族企业的老板和三个孩子的父亲。一路的闲聊,能感受到多大物理学给他的精神财富:自信,严谨和开拓意识。
第二,一旦学生选择了某课程,老师必须严格。那位王先生说,多大的课程考试很难,学习极为紧张。无论西洋还是东洋,大学课程学习都是如此。接下来就是,肯定有不适合大学学习的学生,对于这种学生,学校应该“痛下杀手”:请出校门。我们大学的淘汰率太低了!
大学,再也不能培养36分就合格的学生了!
大学,再也不能让老师吐血了。
----
土著也是爱花党。欧洲的木兰花树是高大的乔木,现在正是木兰花盛开的季节。附网络图片一张。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