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诗性和物理学
物理学研究,常常是一种具有诗意的智力活动。
物理概念如何产生? 在爱因斯坦看来,无非一些物理学家缘物起意,乘物以游心的结果。在物理的天空下,诗意的翱翔是物理学家必备的本领。于是,物理学理论常常就具有了诗性。
不能把建立在有限系统上的一些经验知识,推广到无限广阔的诗性蓝天去。那是一个自由的天空,那是研究和学习物理乐趣的一个重要来源。
二.诗性和理想气体
本学期讲授《热力学统计物理》,讲授《热力学》部分时时,碰到一个新命题。这个命题是:
“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我觉得这个表述,如果除掉“理想”两个字,大抵正确! 加上有这两个字,完全可能背离理想气体甚至整个物理学的本质。正是这“理想”二字,赋予了物理学最基本的“诗性”:它既不受无关实验结果的约束、也不受其他理论的桎梏。
(原图取自:http://www.animatedscience.co.uk/ks5_physics/general/Heat/Ideal%20Gases.htm)
为什么不能说“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至少有三方面的理由。
第一,热力学的理想气体是一种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假设的气体。可能除了一些孤立点外,它在所有温度和压强下都成立。这里是有一个原理(Boyle定律)说:任何足够稀薄的气体,如果不能用理想气体来近似,一定是不够稀薄、或者实验错了! 理想气体是 “物理标准局”给出的一个标准。
第二,已知的实际气体温标,由于低温出现液化等原因,的确不能应用到温度太低的区间。但是,这不能归纳到理想气体中。否则,何“理想”之有? 何况,存在永久气体并不违背热力学的任何基本原理。
第三,统计物理认为:物质从低温到高温的历程中,往往会经历凝聚相--量子气相—经典气相的变化。由于只有满足波尔兹曼统计的经典气相会符合理想气体方程,就证明了“理想气体温标不能用到太低的温度区。”? 不对!
1,热力学和统计物理两个理论体系相互独立。没有任何一个原理说,统计物理一定要给出符合热力学的结果。例如,非热力学极限体系,或者具有长程力的粒子体系,统计力学能否给出平衡态热力学结果,很是可疑。
2,实验观测表明,元素周期表中的稳定物质,低温下一定液化,但这根本不是普遍规律。元素周期表外,说不定还有许多超重元素的“绿洲”,对这部分超重元素的物质,研究还未有穷期。
三.诗性和规范场论
杨振宁先生是规范场论的提出者,请注意杨先生自己对规范场的理解。
首先,杨先生从不鼓励人们寻找Yang-Mills粒子。1960年,Sakurai写信逼问: “你常对青年理论物理学家说,理论家至高无上的任务就是建议去做好的实验。然而,你在1954年提出的Yang-Mills理论时,并没有鼓励人们去做实验去寻找‘Yang-Mills粒子’。这是何故?”(杨振宁文集(上) p.104)。杨先生无言以对。
第二,对建立在Yang-Mills规范理论之上的弱电统一理论、QCD等,很多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杨先生一方面认为这些很重要,另外一方面在全盘接受方面表现得有些迟疑。对这些进展,他的评价是:“我依然相信,仍然缺少一些基本的观念。举例来说,引进一个场来使得对称破缺,或许就像费米的beta衰变理论,是一个很好的暂时理论,不过却不会是最后的终极理论。” (杨振宁传 p.177)。
第三,杨先生对规范理论研究进展最积极反映几乎都在数学方面。1,他高度评价它在几何上的整体性:纤维丛上的联络;2,他肯定Faddeev和Popov关于规范场量子化的研究;3,他自己发展了从Dirac不可积相位因子到规范场的联系。
当然,一个理论的首创者不一定是对这个理论理解最为深刻者。但是,以杨先生的功力,焉会胡说八道?
杨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对规范场理论理解,还没有诗性地展开。一味发展它的实际用途,可能并不是深刻理解规范场的正途。
四.物理学研究有时像艺术创造
物理学,是至实也是至虚的学问。理解了这虚实间的关系,才算理解了物理。物理学的最高明的境界是,在至虚求至实,在至实求至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