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我与教学的一生情缘 精选

已有 15075 次阅读 2021-5-5 09:12 |个人分类:大学教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1998年开始,我接任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课程的前任教师是沈抗存教授

之前,我是沈先生课程教学团队的成员;之后,先生是我教学团队的成员,且非常活跃!

我常常邀请他我课堂上点评我的教学,并讨论问题。

当我的面,他总是批评,从不表扬;最近听说,他在背地里,吹嘘我是“教学大师”。

---- 刘全慧

----------------------

湖南大学 沈抗存教授(八五老翁)

1950前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学教育远远不如现在这么普及。有机会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青年人不多,农村中就更少。1951年-1954年我还在读高中(在县城)的时候,每年寒假学校都要求回到家乡参加当地的农民夜校的教学。来年春季开学时,必须持有当地乡政府或者乡一级中学(农民夜校的具体负责人为乡中学的校长)的证明及鉴定才能报到入学。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与教学工作的最早接触。

1958年武汉大学物理系毕业被分配到湖南大学,当时并未来校报到。我和同年级其他几位同学被母校留下参加了三个多月的“教育革命”;接着湖南大学筹备处要求我继续留在母校进修“热力学”课程。武汉大学把我安排在理论物理教研室担任“热力学”课程的辅导、习题课,批改作业和答疑等工作。同时参加了“热力学”讲义的编写。三人合作,我负责编写其中的一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位是留学英国的女博士周如松教授,另一个是主讲教师熊吟涛先生。后来讲义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材出版,1961年至1984年间,多次印刷达二十万册。1961年第一次印刷后,熊先生曾经汇来三百元稿费,但我认为当时只是一个进修生,不该拿酬劳,当即将款退回。

1959年6月我同其他在武大进修的老师们一起来到湖大,而在其他高校和研究单位进修的老师也差不多同时回到湖大,大家一起参加学校筹建工作。主要任务是读书备课和准备实验,迎接当年秋季开学,这是湖大筹建后的第一次招生。在系主任葛旭初教授的安排和领导下,经过紧张繁忙的准备,并经过试讲合格后顺利地走上了讲台。当时承担的是数学系1958级的大学物理课的教学,该年级是湖南工学院于58年招的教学师资班,59年该学院并入湖大。后来交替讲授其他课程,热学、热力学、统计物理、固体物理等。1960年前后被任命为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该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和落实物理系的有关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旋即又被任命为校务委员。获得任命的时候,我是年龄最小的成员,现在其它所有其它成员都已经作古。我作为校务委员一直到工作到1964年,那一年理科专业停办。

1965年下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社教”运动或者“四清”运动)。一年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我们又从农村回校参加运动,主要是转抄和张贴大字报、集会等。后来“工宣队”和“军宣队”相继入校,组织大家学习讨论,期间多次下农村和工厂劳动。和教学有关的活动包括,在株洲合成苯厂劳动时为该厂“七.二一”工人大学讲授过物理知识,为长沙韶光电工厂(生产集成电路)的技术人员讲授过半导体物理等。1970年,湖南大学招收了电机和机械两个工农兵试点班(也称试点连,由军代表任指导员)。我作为物理老师派往电机连参加工作,通过下电机厂劳动后,结合电机的需要编写了以电学和电磁学为主要内容的物理教材,主要授课者是工宣队的工人师傅,我们仅仅参与了部分教学活动。从1972年开始学校全面招收工农兵学员,我参加了“半导体”专业的专业建设,编写过“普通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等课程的讲义,并讲授过这些课程,也讲授了其他课程,如“晶体管电路”和“脉冲数字电路”等。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结束。

1977年恢复高考,教学逐渐走向正轨。经教研室的老师民主推选,我出任半导体教研室主任,不久后又被任命为基础课部副主任,在我任副主任期间先后经历了四位主任,直到1986年成立“应用物理系”卸任。改革开放后,我又回归了物理专业课程教学,主要讲授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编写并多次改编该课程讲义,有时还因需要讲授热学、大学物理等课程。教学之余,对以往在教学和教材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研究,有的写成论文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与此同时与其他几位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合作申报并获批了学科(物理)教学论硕士点,培养研究生,并为全系研究生开设了量子统计物理学课程。这样工作一直到1992年,几经推托未果被任命为应用物理系主任,任期三年。退休前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一),同时被聘为校教学督导团副团长(之前为督导团成员)。从1980年代末到1997年退休,一直担任了湖南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和教学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应邀参加了江西省教育厅主持的“热学”教材鉴定会。2001底再次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排名第四)。

1998年开始先后被聘在邵阳学院和湖南理工学院任教,前后讲授过五门不同课程,指导青年教师并与之合作参与了若干论文发表在有关刊物上。在次期间还以我为主三人合作编著了“大学物理疑难问题研究”一书(2002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直到2007年底才回归学校,之后,有时应需要在学校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过一些课程的部分章节。并与刘全慧教授合作写过论文出过专著(“热力学物理教与学随笔集”,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不定期的参加了全国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教学与学术研讨会并宣读了论文(2011年贵阳、2015年长沙、2017年临汾)。2005年和2008年分别对北大赵凯华教授编著的“热学”教材和兰州大学汪志诚教授编著的“热力学.统计物理”教材提供了若干需要改进或改正的意见。这些意见已为作者采纳,作者或赠书并来信致谢,或在编写说明中表示谢意。1997年我退休前夕,建议刘全慧教授接任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的教学,同时建议他参加全国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年会。他2012年被选为全国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副主任,2019年该课程被评选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三十多年来,我和刘全慧教授之间对教学和教材中的问题讨论从未间断。目前仍是他领导的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学团队的一员,经常参加教研活动,随时性的教学讨论极为频繁,几乎每周都有若干次。

总之,从1951高中开始就与教学结缘,至今八十有五,缘分不但未尽反而越结越深。先后讲授过十多门不同课程,参与了三本书的编著(其中两本为退休后所作),两次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退休前后各一次),共发表以教学和教材中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论文六十多篇(其中二十多篇为退休后所作),参与申报了学科(物理)教学论硕士点,招收和指导了多名研究生,目前仍在参加教学团队的活动。

贝斯特1.jpg


刘全慧教授的一个小善举 (沈抗存)

今年三月的一天,他邀我一起去看望一位因病多年不能出门的老师。天正下着雨,但他到我家时没有打伞。我问他为什么不带伞出来,他说出门时打了伞,在途中看见一位不认识的老太太背着一个小孩急匆匆的赶路。老太太没有雨具就用塑料袋包裹着小孩的头部。刘老师认为小孩有窒息的危险,将伞送给了老太太并告诉她为什么不能用塑料袋包头,自己淋着雨到了我家。这看似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但饱含着他的一片善心。

(长沙春天多雨,有时很急。当时,我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头套塑料袋,口张很大,其状恐怖。一位老太(不过实际年纪也可能和我差不多),背着小孩,匆匆赶路。我看见之后,大喊大叫。老太太认为我大惊小怪。这个时候,我校的一位退休老先生(经常碰到,不知其名)也过来劝说,这个小孩会被窒息的。我干脆把伞给了他们。(当时大喊大叫,还正好被一位雨中匆匆赶路的同事听到。)

沈 杨 刘.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285082.html

上一篇:高考理科状元如何读书? 抄!
下一篇:中国第一位物理博士李复几曾是湖南大学前身学生
收藏 IP: 161.117.189.*| 热度|

50 郑永军 武夷山 彭真明 李东风 王安良 雒运强 陈新平 焦飞 孙颉 刘进平 郭战胜 谢力 张江敏 范会勇 刘立 王立新 周忠浩 尤明庆 郁志勇 吴斌 杨正瓴 王德华 张晓良 周浙昆 何青 任国鹏 钟定胜 宁利中 张士宏 秧茂盛 黄永义 王琛 冯兆东 刁承泰 王大元 黄仁勇 陈理 张学文 周向军 文端智 张红光 徐长庆 王恪铭 肖隆文 姚伟 李学宽 李毅伟 王博 姜校林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