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关于时间管理的一些体会

已有 3192 次阅读 2013-5-12 20:55 |个人分类:栏目:走向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马 臻

     1) 社会上有些人羡慕大学老师“每年有3个月的假期”。有些学生说他们想进高校,因为“当老师工作轻松”。诚然,大学老师的工作具有独立自主性,时间安排灵活机动,但角色多,需要处理的关系也多。我感受到,自己仿佛生存在一个四重世界:第一重是职场,包括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开会、系内服务、和同事相处等;第二重是科学世界,包括读文献、设计实验、做实验、写论文等;第三重是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第四重是精神世界,包括读书、写作、思考人生道理。这四重世界,使用的是不同的“语言”。它们时而重叠,又时而需要切换。时间管理的矛盾对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尤为突出。刚开始上一门课,总要花很多时间备课。并且处于这样年龄段的青年教师,往往孩子还小,自己需要在家庭上花很多精力,而周围环境又逼着自己在职场上立竿见影地证明自己。这些困难和矛盾,更加突出了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2) 报刊杂志报道“科研达人”时,常强调他们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6小时。然而,曾有科研第一线的“过来人”劝我说,如果年轻时如此拼命,以后身体很难吃得消,对科研的热情也会“燃尽”。并且如果不注重家庭,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和家人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我结了婚,有了孩子,身体和脑子也吃不消每天工作16小时。但在周末、寒假、暑假,我常去学校把时间给“挣”出来。那时,楼里面人少,那种独自寻得一番清净的感觉真好。在那段日子,哪怕放慢些脚步,每天只工作5—6小时,中午睡上一觉,也会有很好的效果。这样,当别人在开学后忙得焦头烂额(申请科学基金、备课)时,我可以轻松地做其他事情。特别是准备一门新开的课,我不喜欢今天才开始准备明天的课,而是提前把课本“扫”几遍,然后一章一章地准备PPT课件,到了上课前夕再看一下。这不但是对学生负责,而且给自己留了余地——开学后有时会出现突发情况,比如家里有急事、外出开会等。

     3) 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头绪一多,容易忙乱。一忙乱,容易紧张而把事情办砸。于是,我常在一张纸上罗列“待做的事情”,把这张纸折起来放入口袋,事情做完一件就划掉一件。当看着清单上的事情一件件地被划掉,那感觉真好。还可以用手机设个闹钟,提个醒。过了几天,很多事情做完了,而新的事情又出来了,于是在新的纸上重新整理。如此这般,不但能提醒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能有效地督促自己做事。还可以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用红笔或荧光笔做记号,督促自己做重要的事、必须要做的事。此外,我还在笔记本上简要记录每天做过的事情(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记录而记录或者为了造成忙碌的假象)。这样一方面监督自己认真做事、多做实事,另一方面以后翻看记录时,能看到自己的成效,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今后的改进方案。万一以后出现什么问题(例如供货商说我没有把仪器经费发过去),我可以找出笔记本上的记录。

     4) 很多学生都反映时间不够用——学生会安排他做事、老同学来访需要招待、需要赶赴亲朋好友的饭局……同样,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多“节外生枝”的事。比如一会有号称是“中央电视台”的人要采访,一会有“高科技公司”邀请参加绿色产品鉴定会,一会别的老师邀请参加编撰《十万个为什么》。学校内部也有很多事情需要考虑:要不要兼任本科生班导师?要不要参与系内行政事务?请我开讲座,要不要答应?学术圈也有各种各样的事:一会有期刊编辑邀请审稿,一会别人邀请做报告,一会收到开会通知。家里也有各种事情,比如家人一起参加聚会,一起去外地旅游。这些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我们得看看哪些可以放弃,拿捏好轻重。并不是什么事情,别人让你做,你就得做。人有种弱点叫做“愧疚感”,而那些把你的时间“吸干”的人有意无意地用“情感操控术”(例如说“你不来,就是瞧不起我”、“你不帮忙,我们就要崩溃了”)来使你不好意思拒绝。对那些没有价值的(或者不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说“不”,时间就从“虎口”里夺了回来。“精兵简政”还有一个原因是:做事要留有时间余地,有时候实际需要的时间比你预想的要多得多(墨菲定律),在做的过程中也会有困难产生。如果“吃”下太多的任务,到时候会“消化”不了。

     5) 看了一些时间管理的书,例如《吃掉那只青蛙》、《时间力》、《图解时间管理》,印象最深的是80/20定律,也称帕累托定律,即往往人们平时做的80%的事情只带来了20%的效用,而其余20%的事情带来了80%的效用。我认为,这个以“效用”为导向的定律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说,我和别人开展研究合作,自己在论文中署名为第N作者,对评职称没有多大效用,但我不会因此而不与别人开展合作。再比如,在大学里20%的教师带来了80%的大项目或者高档次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余80%的教师都没有存在价值。这个定律虽然不能无限外推,但它提醒我们分析一下平时忙的事情,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如果把时间放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刷微博、做“滥好人”),那么就会在低效率中打转。博恩·崔西在《吃掉那只青蛙》中写道:“集中精力去处理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并把它彻底做完、做好,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与地位、取得成就、赢得他人尊重、拥有幸福生活。”他还提出:“你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所有的事情,但是,你总是有足够的时间去做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责任编辑   陈广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689267.html

上一篇:科学普及中的跨界
下一篇: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凯旋
收藏 IP: 123.122.1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