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a194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ma1947

博文

粮食的故事 3、气候突变推动农业的发生

已有 5987 次阅读 2015-7-13 09:44 |个人分类:科普 粮食的故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粮食的故事

作者 马德


3、气候突变推动农业的发生


骨化学分析提供的证据表明[1],在整个更新世,包括早期的现代人在内的人类先民,食物结构都是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直到进入新石器阶段,人类食物结构才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以动物性食物为主,转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以饲养家畜或渔猎的动物蛋白为辅。而且植物性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地下根茎、木本植物的果实为主,转为以草本植物的籽粒——即粮食为主。

显然,这是农业出现后产生的一个必然结果。

这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农业出现的前提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古人类的食物结构在这个时候发生重大改变,由动物性食物为主转向以粮食为主?

农业起源是近若干年来考古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课题。对农业起源的原因,提出了许多假设,主要有以下几种[2]:

(1)绿洲说

认为在冰河末期,湿润而寒冷的近东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植物只在河边及绿洲生长,动物栖息在水源近处,人类也不得不居住在水源附近,因而得以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于是逐渐将植物进行栽培,将动物进行驯化。农业就这样产生了。

(2)原生地说

洪积世末期,人类采集食物的能力已相当高,可供食用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定居的时问逐渐变长,与周围动植物关系更加密切,认识也更为加深。人们反复试验谷物的收割和种植、动物的捕获与饲养,从而出现了农业的曙光。

(3)新气候变化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大约在公元前9 000年的洪积世末期,气候变得温暖湿润,野生谷物的生长地扩展,人们为了更方便采集食物,离开了原来居住的洞穴,逐渐在平原上生活下来。由于得到更多的日光照射,一些被人类无意中遗弃的种子容易在住处的周围发芽生长,使人们掌握了野生谷物的生长规律,开始种植谷物。居住地周围的空地又给狩猎者饲养动物提供了机会。农业便在这种良好的条件下发展起来了。

(4)人口压力说

另一派学说认为人口的压力是农业起源的主要动力。洪积世末期近东温暖的气候使植物繁盛,人口也随之增加。而人口增加又需要供应更多的食物,光靠采集野生植物已不能满足需要,人们就开始尝试种植野生的草本谷物。食物的增多促使人口增加,但人口增加到一定的限度时,又需要改进种植技术以提高产量。农业就是在这周期性的过程中产生的。

(5)周缘地带说

认为在一定环境区域内,由于人口的增加,原来的生活地区难以供给足够的食物,于是出现了两个集团,多出的人口成为移居集团,向适于生存的周围地区转移,而原有的集团留在原来的核心地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食物来源的是移居人口增加的周缘地带,而不是核心地带。这种学说认为,栽培作物开始并不是在野生植物生存地带,而是在其周围那些条件稍恶劣的地方发生的。

(6)宴享说

认为在农业开始初期,在驯化的动植物数量有限和收获不稳定的条件下,它们在当时人类的食谱结构上不可能占很大比重。而有的驯化植物与充饥完全无关。因此,一些动植物的驯化可能是在食物资源比较充裕的条件下,为了扩大食物品种结构,增添美食种类而发生的。例如谷物适于酿酒,有些植物纯粹是香料和调味品,一些葫芦科植物的驯化可能是用作宴饮的器皿,而狗除了狩猎外也是一种美食。

上述几种观点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都缺乏足够的证据和说服力。动物的饮食结构和觅食方式都是亿万年自然演进的结果,与其遗传习性和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这方面的演进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从旧石器时代以来,人类依赖渔猎采集而生存的方式已经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历史,这种方式不仅与环境达成了生态平衡,并且也塑造了人类自己的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为现代人类食物的粮食,就其本身的性状特征而言,与人的消化功能并不适应。人要食用和消化粮食,必须经过一系列加工、制作、熟化,这实际上是人类用知识和技术弥补了消化功能的不足。但是,这一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只能在使用粮食的漫长过程中逐步获得和积累,人类不可能在不依赖粮食的生存方式下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可见,粮食被纳入人类的食谱之初,必然是一个极其艰难的选择。

原先以动物和野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人类,转变为以粮食为食物,这种改变不仅要打破人类原先在渔猎采集的生存模式下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平衡,而且要克服生理消化功能方面的不足。这种改变如果没有遇到极其强大的冲击,是不会发生的。

近年来人类学家提出一种称为“最佳觅食模式”(the optimal foraging model)的理论,用来解释原始农业发生的原因——即最初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改变饮食结构而开始食用粮食。

最佳觅食模式是动物学研究的一种理论,主要被用来分析动物觅食的习性和活动的规律,这种理论认为,动物的觅食一般集中在一种或少数几种猎物上,即所谓的最佳食谱。这种最佳食谱是那些平均食物收获量与平均食物处理所付间比值最大的那些种类。换句话说, 就是化最少力气或时间而能获得最高营养回报的那些食品[3]。

也就是说,动物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食谱而去作新的尝试,因为更换食物品种,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也会付出太高的机会成本。

鲁迅先生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为什么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堪称勇士呢?最重要的不是因为螃蟹形状可怕,丑陋凶横,而是可能有毒,吃了会死人!所以动物轻易不会吃过去没有吃过的东西,这是一种保护机制,是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史,是付出千万人性命换来的血的教训,这种教训已经“融化到血液中”成为动物的遗传特质。

简单地说,所谓“最佳觅食模式”,其实就是一句话:有好的就不吃坏的,有高档食物就不要低档食物。所谓高档,有三条标准,第一是有营养,第二是好消化,第三是容易获得。这三条缺一不可。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比如猫,吃惯了人喂食的肉食,就懒得再去抓老鼠。因为吃现成的肉食比老鼠省事,所以在猫来说,肉比老鼠“高档”。

当动物的生存环境中发生食物短缺时,它们应对的首选方式是转移环境,去追寻“高档”食物,而不是降低“档次”改变食谱。当转移受到限制而无法实现时,动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食物构成,但是这种改变是有限的。这种限制往往是由动物的遗传习性造成。所以动物的食物短缺,并不完全是营养资源的短缺,而是其适应性的缺乏。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最佳觅食模式”。

当然,人类毕竟不是普通的动物。动物只能通过改变遗传习性去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人却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去改变环境,运用技术来开发食物资源,从而在变化了的生态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对于渔猎采集时代的先民来说,大型食草动物如牛、羊、鹿食物只要能够满足人类猎食的需求,就比从树上采集的果实和地下挖掘的块茎要“高档”,因为虽然狩猎的劳动强度比采集果实大,但是获得的肉食营养价值大,“性价比”高;而作为谷物的远祖形态的野生草籽,人类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蒸煮或烧烤使之熟化,而且从采集到脱粒等,费工更多,所以其档次比果实和块茎更低。

根据最佳觅食模式,大型动物在人类食谱中总是处于最高的档次,不管其数量多少。它们是狩猎采集者首选的食物。而植物,特别是采集加工费时费力的种类,无论这种食物资源多么丰富, 营养价值如何高,在食谱中的档次就很低。只要有档次高的食物可以果腹,它们就不会被利用。特别是谷物类的植物性食物,当人类还没有掌握必要的加工和烹调技术,谷物还不能被人消化吸收时,不管它们实际所含的营养价值有多高,也不管它们在环境中有多么丰富,人类也不会把它们列入食谱。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古人类的食物来源先是通过狩猎获取大型哺乳动物,后来是通过渔猎和采集以小型动物和水生动物以及野果等食物来充饥,到了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人的食谱转换为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这个过程似乎是一个从低投入高收益向高投入低效益的逆向转换[4],这种转换是人类在环境变化的压力之下的被动选择。

农业经济后来的发展和繁荣,是长期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的成果,但是,农业的起源并不是某些先知人物的发明,也不是发端于人类所能预见的目标和过程。它是在人与自然资源的平衡失调的压力下, 人类不断采用技术的投入来改造动植物和生态环境以维持本身生存与繁衍的结果。

据考古发现提供的证据,原始农业的出现大多集中在距今大约1万开始的3000年至5000年时段内,但原始农业最初的发生,则集中在大约距今1万年前这个时段。

从距今10000年开始的5千年左右时间,正值第四纪大冰期结束之后,地球气候进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温暖湿润期,地质史上称之为全新世大暖期。这给人们一个印象,似乎农业的出现是冰川结束之后,气候转暖时期的一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这种印象其实是一个错觉。

从众多的考古发现看,更确切地说,这个时期应该是原始农业开始发展的阶段,而不是发生阶段。温暖湿润的气候固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并不是催生农业的契机。

农业发明的前提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环境的压迫,使人的觅食对象不得不从“高档”转向“低档”;二是必须有能力把谷物这种人类本来不能消化的“草籽”转化为能够食用的粮食。也就是说,草本植物的籽粒经过脱粒、熟化等技术手段,改变了生化特性,才能使之变成容易被人消化的食物。只有实现了这个转化,人类才会有种植粮食的动机和行动,才会有农业的诞生。

所以在原始农业出现之前,人类必然有一个改变觅食对象和方式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是农业出现之前的序幕。那么这个序幕是从何时拉开的?

以我国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早于距今11000年)和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遗址(距今9500~11000年)为例,这是中国北方两处重要的考古遗址,出土了大量粮食(食物)加工工具(石磨盘、石磨棒、陶器)。

在这些石器和陶器的表面,发现了粟类谷物的淀粉颗粒残留物。中国科学家对这些石器和陶器的表面残留物以及文化层沉积物中的古代淀粉遗存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发现这些淀粉颗粒最早的年代在距今11000年以前。说明当时人类已经开始了对粟(俗称谷子、小米)和黍(俗称糜子、黄米)这两种作物的野生祖本的驯化。

通过统计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从距今11000年到9500年,这些古代粟淀粉颗粒中具有驯化性状特征的比例一直在增加,而野生特征淀粉颗粒的比例在不断减少,说明人类对粟的驯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至少持续了2000年之久。[5]

由此可以推测,从人类开始使用禾本植物种子到种植培育粮食作物,也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再上溯1000左右,人类开始食用禾本植物种子的时间应该是在距今12000年左右。

人类的觅食行为发生如此重大的改变,而且是同一时段内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地区同步发生,这一时期一定有一种重大的外在力量对人类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开始食用草本植物的种子,由此开启了原始农业的源头,这正与地球气候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件”在时间上重叠。

我们来看看人类的食谱是怎样在气候变化的压力之下发生改变的。

我们先从几年前的一部电影说起。

2004年,美国二十一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推出的灾难大片《后天》曾经轰动全球,推出后六周,票房就突破5亿美元。电影讲述的是由于气候灾难性突变,地球陷入又一次冰河时代的故事。

影片主人公杰克是位科学家,根据对当前气候变化的观察和对史前气候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由于全球变暖,两极冰盖融化,将造成海洋环流发生重大改变从而使气温发生逆转性变化,地球将再次进入冰河时代。结果,这个预言变成了现实,龙卷风、海啸和暴风雪接踵而至,人类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末日浩劫。

电影中的情景令人恐怖:

•纽约在几个小时内突然从酷暑天气降至零度左右的寒冬天气,海啸吞没了曼哈顿,美国的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雕塑被厚厚的冰层冻结;洛杉矶更刮起史无前例的龙卷风。

•空前飓风席卷夏威夷 ,冰雹重袭东京,甚至连地处亚热带的印度首都新德里遭到了猛烈的暴风雪袭击……

•在一场全球性超级暴风雨降临之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除热带亚热带以外的北半球表面,地球进入新的冰川时代。

……

电影的情节当然是虚构的,画面也极尽夸张手法,但是,这部电影不同于通常的科幻故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和科学方面的依据。

去过欧洲的人都会对那里的气候留下深刻的印象——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到处有森林和草地,冬天不十分严寒,夏天没有酷暑。如果查看一下地图,我们会发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高于北纬45°,跟我国黑龙江省差不多,但是那里的气候的温暖程度却远远高于黑龙江。

欧洲温和的气候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是墨西哥暖流的延伸。墨西哥湾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支暖流。这股暖流来自赤道水域,到达墨西哥湾后开始沿北美大陆架北上,经过佛罗里达海峡沿着美国的东部海域与加拿大纽芬兰省向北,在大约北纬40度西经30度左右的地方,墨西哥湾流分支成南北两股分支,其中北分支跨入欧洲的海域,成为北大西洋暖流,最后跨越北大西洋通往北极海。南分支则经由西非重新回到赤道。

这股洋流的规模非常巨大。墨西哥湾暖流宽100多千米,深700米,总流量大约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河流径流量的20倍。湾流水温很高,特别是冬季,比周围的海水高出8℃。刚出海湾时,水温高达27~28℃,它散发的热量相当于北大西洋所获得的太阳光热的1/5。它像一条巨大的、永不停息“暖水管”,携带着巨大的热量,温暖了所有经过地区的空气,并在西风的吹送下,将热量传送到西欧和北欧沿海地区,使那里成为暖湿的海洋性气候。


图1、北大西洋洋流示意图

北大西洋暖流源于赤道水域,由于那里蒸发量很大,所以洋流海水的盐分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洋面的海水盐分浓度。但是由于它温度高,海水受热膨胀,又使得比重相对减轻,因而能够浮在较冷的北部海域的海水上部。

但是,当北大西洋洋面海水盐分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比重就会降低,浮力也会减弱,这样就会使得含有高盐分的北大西洋洋流提前沉入洋面以下,不能到达高纬度地区,而由北大西洋洋流带动的全球“大洋传送带”(也叫温盐环流)就会随之减缓,达到一定程度,这个传送带甚至就会“关闭”。

欧洲地区减少了洋流带来的热源,温度就会下降。温度下降到一定的程度,海洋就会大面积结冰,陆地的冰雪覆盖面积也会大幅度扩张。白色冰雪的反射作用,将减少地球表面对太阳热量的吸收,于是造成全球气候的下降。

(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迅速退缩,两极冰盖消融,大量淡水注入海洋,使海水中的盐分不断降低。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气候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在历史上,即使是大西洋洋流发生一定程度的减弱,也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小冰期”[6]气温下降,就与大洋传送带的减弱有关。据科学家根据海底沉积物的测定,“小冰期”时期大洋传送带的强度减少了20%[7]。大洋传送带强度的降低意味着由海洋洋流输送到北大西洋的热量减少。因而导致了该地区温度的下降。北大西洋以及北冰洋变冷,会导致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加大,进而影响到整个北半球的气候变冷。

如果一旦发生大西洋洋流停止流动,或不能进入北大西洋海域,全球气候就会发生严重降温的气候突变,这种突变将是全球生态系统无法承受的巨大灾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气候史上著名的“新仙女木事件” [8]。

电影《后天》中关于气候突然变化的描述,就是以1.15万年前这次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的气候突变为原型的。

这次气候突变,使地球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使北美长毛猛犸象、剑齿虎等动物突然灭绝。猛犸象等大型草原动物是当时北美土著克劳维斯人(Clovis)的主要食物来源,这导致了克劳维斯(Clovis)文化的消失。

新仙女木事件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气候恶化导致生物圈发生巨变,大量大型动物灭绝,以狩猎为主要食物来源的人类的食物链遭到严重破坏,迫使人类的食物结构发生重大转变。

考古发掘为研究农业起源提供了充分的证据。无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阿布胡赖拉遗址中的麦粒遗存,还是中国南方玉蟾岩、仙人洞洞穴遗址中发现的稻谷粒碳化物,或者是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和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胡林遗址的石器和陶器表面遗存的古代粟和黍淀粉,都证明原始农业起源于1万多年前,与新仙女木事件的时间高度吻合。原始农业正是在这样的灾难后出现的。

第四纪冰川时代的末次冰期在距今大约1.5万年开始结束,气温逐步回升,在距今1.4万年后气温迅速提高,进入“博令-阿勒罗德”暖期,这一暖期大约历时2000年。

在这个温度回升的间冰期,原先冰盖外围的冻土苔原和冰川退缩后新露出的大片土地恢复了生机。由于气温升高,雨量加大,土壤中的细菌繁殖导致了有机质的增加,促进了植物的生长,茂密的草原大面积向高纬度地区延伸,披毛犀、猛犸象以及类似的动物群再度兴旺。

已经散布到全球各地的人类在这一时期由于食物资源相对丰富,必然促进人口相应增长,也使得人类的生活空间大大拓展,甚至进入了许多高纬度地区。

如果地球的气候就这样延续下去,丰茂的水草和森林,丰富的猎物,足够的肉食和兽皮,这些条件足以使人类生活丰衣足食,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旧石器时代也许会沿着原先的轨迹一直延续到现在。

但是大自然往往不安常规出牌。就在这时,“新仙女木事件” [9]突然降临,冰川大规模扩张,草原又一次严重退缩,造成大批哺乳动物灭绝,漂流到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也跟其他动物一样面临着灭顶之灾。

新仙女木事件发生在距今大约1.25万年至1.15万年之间,这是一次典型的气候突变。

这次气候突变与一般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球温度发生了大幅度的变化。新仙女木事件的寒冷时间延续了1000多年,在此期间,北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降低10℃,欧洲大陆和北美洲东部沿海地区的气温降低6℃~12℃。而这种大幅度的降温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有的地方甚至是在不到10年时间内实现了剧烈降温。

10年内降温10度以上,相当于上海地区的气候在短短几年内变得像哈尔滨一样寒冷,这样的气候变化绝对是灾难性的。而且这种平均气温的下降,意味着极端温度会有更加剧烈的波动。

为了理解温度下降可能造成的灾难程度,我们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2008年中国南方地区大范围遭受冻灾。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是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在这一年初的1月中旬至3月中旬,共出现8次中等偏强程度的降温过程,其中6次出现寒潮,降温幅度达到为6.2℃~10.0℃。寒潮发生时极端最低气温达到-29.2℃,最低日平均气温达到-17.9℃。降温造成严重灾害,全县冻伤、雪盲等伤病人员10168人,死亡各类牲畜19.1万头,3134户牧民牧畜死绝,5479只藏羚羊死亡。

但是,这个造成严重灾害的严寒冬季,就平均气温而言, 1月中旬~3月期间的日平均气温为10.0℃,较常年冬季的日平均气温只偏低1.0℃。

由此可见,即使是平均气温降低1℃,后果也是灾难性的,对于在当地环境下生存的野生动物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年平均温度降低达到10℃左右甚至更多,而且在短短是几十年甚至更短的时期内气候发生如此严重的下降,任何动物的习性都来不及适应性的转变,大量动物造成的生存灾难是可想而知的。

气候急剧变冷导致冰川扩张,北方地区草原退化, 更加速了食草动物的急剧减少甚至灭绝。食草动物的急剧减少,对于当时以捕猎为生的人类而言,是双重的灾难——一方面减少了食物来源,另一方面由于猎物减少也造成了防寒衣物的短缺,远古人类于是陷入了饥寒交迫的绝境。

能够使长毛犀牛和猛犸象等耐寒动物灭绝的极度严寒,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加之食物来源的短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人类能够继续生存是极度困难的。从考古遗址提供的资料也显示,这一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人类遗存的资料数量急剧减少。当时受气候变冷影响较大地区的人口规模可能会大规模减少。

一些有幸勉强生存下来的人群,不得不改变饮食习惯,寻找新的食物资源。

我们前面谈到,人类获得食物的方式有一个“最佳觅食模式”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实质,就是花最少力气或时间获得最高营养回报。但是,这个最佳觅食模式是受环境制约的。在气候温暖,草肥水美的环境下,依靠狩猎获得大型食草动物或水生动物当然是渔猎人群的最佳觅食方案。如果某个区域的猎物减少,以狩猎为生的人类早期人类可以通过转移来追寻新的捕猎对象。但是,当气候发生大范围灾难性突变,猎物大幅度减少甚至灭绝的时候,原先作为“最佳食谱”的大型食草动物成为稀缺资源,因而大大提高了人类捕获的时间和难度,加大了“成本”,而且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求,这时人们在饥饿和死亡的威胁下,就不得不改变觅食习惯,寻求过去属于“低档”的食物来获取营养。

原本是草本植物籽粒的谷物向人类食物的转化正是在这个时期开始的。这是原始农业诞生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考古发现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依据。

例如,据2012年中国科学家的对河北南庄头遗址(距今11000年以前)和北京市东胡林遗址(距今9500~11000年)遗存谷物淀粉颗粒的测试分析,谷子作为人类粮食的栽培,起源于11000年之前[10]。

再如,2004年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稻壳遗存进行的碳14年代测试,测出其年代距今约9000年至1.1万年[11]。

此外,据考古人员在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稻作遗存也显示,中国栽培稻的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12]。

在西亚和中东,有关农业起源的考古研究也获得许多新的证明。

例如约旦河谷的耶利哥( Jericho site )遗址。考古学家在距今10000多年前的前陶器时代文化层中发现了确凿的农作物遗存:包括 100 多件炭化谷物、豆类和水果的标本,还有一些泥砖上的作物印痕,其中有西亚代表性的农作物大麦和小麦。[13]

再如约旦佩特拉附近的贝达遗址(Beidha Site),也发掘出了距今11000年至10000年时的人类原始村落。遗址中发现了上千种野生植物,包括野生小麦、裸麦和大麦。[14]

……

更多的考古成果证明,人类在大约距今1.1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而新石器与旧石器的区别,不仅是打制加工的方法和精度不同,更主要的区别在于二者用途的不同。旧石器主要被用于狩猎,而新石器则更多地用于植物的采集、加工和土地的耕作。也就是说,新石器时代的开始、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大约1.1万年前的仙女木事件在时间上高度吻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华南等低纬度地区在新仙女木事件发生时寒冷时期气候波动并不是十分明显,而在这些地区也没有发现原始农业发生的证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气候恶化造成的环境压力,是原始农业发生的外在动力。

 

[1] 详见粮食的故事 2、粮食并不是人类的“天然”食物

[2] 陈文华:《农业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6页。

[3] 陈淳:“最佳觅食方式与农业起源研究”,《农业考古》,1994年3期。

[4] 陈淳:《最佳觅食方式与农业起源研究》,载《农业考古》,1994年3期。

[5]  Yang et al. Early millet use in northern China,PNAS  March 6, 2012,  vol. 109 ,no. 10 。

[6] 。大约15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20世纪初期。

[7] 参看[美]沃利•布洛克《大洋传送带——发现气候突变触发器》100页,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

[8] 参看刘焱光等《新仙女木事件的发生及其全球性意义》,载《黄渤海海洋学报》,第18卷 第1期,2000年。

[9] 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 Dryas—YD)的命名,缘于一种叫做仙女木的植物。仙女木(Dryas octopetala),是一种高寒地区的花木,属蔷薇科。通常生长在高寒地区的石灰岩露头地区,包括北极圈地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阿尔比斯山,喀尔巴阡山,巴尔干半岛,高加索以及其他一些高寒地区。英国得到奔宁山脉、斯诺登尼亚山峰和苏格兰高原;北美的阿拉斯加州加拿大西北地区以及冰岛等地有这种植物发现。所以仙女木被认为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上世纪初,瑞典科学家在北欧一个淡水湖的湖底沉积层中发现了仙女木花粉化石。由于仙女木花是严寒环境下生长的植物,由此证明发生过严重的降温事件。这种含有仙女木花粉化石的沉积有三个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时代,最上层的花粉层时代最近,在距今1.1万年前,存在的时间跨度大约1000年。所以命名为“新仙女木事件”。

[10] 详见Yang et al.《Early millet use in northern China》PNAS,March 6, 2012,vol.109 ,no.10。

[11] 盛丹平  郑云飞  蒋乐平:《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农业考古》 2006年01期。

[12] 朱乃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农业考古》 2005年01期。

[13]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近三十年来前陶新石器公社的发现》,载《世界古代史论丛》第一集,第 42 页~ 52 页

[14] (美)B•M•费根:《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前史导论》288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9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071-905036.html

上一篇:粮食的故事 2、粮食并不是人类的“天然”食物
下一篇:粮食的故事 4、最初的粮食给谁吃?
收藏 IP: 221.216.166.*| 热度|

2 冯大诚 熊孝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