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study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博文

看因还是看果

已有 5877 次阅读 2014-8-3 05:04 |个人分类:经济观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过程, 复杂性, 状态

这个寓言故事想必听过: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原因是屠夫天天叫和尚起来做善事,而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它的寓意,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它说出了两种看待事物的角度,我等凡辈看的是“果”,和尚做善事、屠夫杀生,因此上天的裁决有失公允。殊不知上天看的是“因”,和尚的善举因屠夫而起、屠夫的恶性由和尚而生。看果,看的是当前状态;看因,看的是形成过程、演化机制。

在学术研究中,看待现象也有两个角度。其他领域不了解,可以拿经济学做一说明。从斯密到李嘉图之间的经济学,大体上既看果也看因,甚至以对过程、机制的分析为主。李嘉图以后的经济学基本上只看果不见因(只有哈耶克、熊彼特等极少数几个经济学家例外),一门心思研究效率问题,所谓效率问题,就是怎么达到最优状态的问题,他们把对状态研究做到了极致。上世纪末以来,少数学者开始转向关注过程和机制问题,也就是被称为现象中带有“复杂性”的那部分。什么是复杂性,和“简单性”有什么区别呢?说法不尽一致。简单地说,把一个东西看成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一个系统,不考虑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相互作用,就是“简单性”的,考虑了互动和相互作用,就是复杂性的。区别在于,没有相互作用的情况,系统的整体性质就是个体(也就是元素)相应特性的加总。道理很简单,没有相互作用,就没有额外的东西产生、也不会有什么东西流失,1+1=2而不会>或<2。这种情况就比较容易处理,因为搞明白了个体就搞明白了总体,那么拿到一个东西,把它一步步分解,分解到个体使我们能够认识明白的地步就行了,还原论就是这么思路。而且数学在这里也比较好使,总体和局部的关系直来直去,公式也比较容易写出来。如果考虑了相互作用的话,就会有额外生发出来或者流失的部分(一般都是产生额外的部分),额外的这部分往往是突然之间产生(专业属于叫“涌现”),要搞明白它是怎么产生的,就涉及过程和机制的研究,既然是过程和机制,就是动态的了,也就是说要考虑时间这个因素了——之前只管往下分解,不用问过去和将来,是不考虑时间的——这样,分解的办法就不好使了,数学公式也写不出来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做仿真。这一点从因果上也容易理解,只看果的话,就不用考虑过去怎样的,只当当前就行了,看因呢,就得考虑以前是怎样的,怎么到现在这样的。

相互作用总是存在的,但并不是考虑它就对,不考虑它就不对。这取决于现象本身,如果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结果的影响很大,就必须考虑到,如果影响不大,忽略它也无妨,因为考虑它反而不必要地把情况搞太复杂了。也就是说,之前没有考虑复杂性的经济学并非都错了。所以很多情况下它们是管用的,但是碰到复杂的情况(如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就败得一塌糊涂了。

扯这么远,有点小题大做的嫌疑。不过权当活动活动手指,以免长时间不写东西生疏得太厉害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4577-816726.html

上一篇:周老师关于做研究的谈话
下一篇:Data Collection in Golden Rooster Village
收藏 IP: 83.71.119.*| 热度|

1 董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