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因子(IF)是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标准。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和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影响因子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5.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具有这种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国内部分科研机构,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时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有的研究人员可能因影响因子差0.1分而不能晋升职称或评定奖金等,这种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引自百度百科)。
影响因子起因于论文的引用,根据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一项研究工作的基本背景、方法、分析、讨论和结果,涉及到与其它相关研究论文都应引用,其目的是帮助读者及后来研究者检索,通过引用关联,加速信息交流,推进科研进程。十年之前或更早些,一篇论文相对更关注文中的关键部分,如方法及结果的相关引用,而现今几乎对所有部分,背景、原理、方法、分析、讨论等都要求恰当引用。这种引用趋势也带来负效应,导致一篇论文为了满足各种引用要求,内容表述要不臃长要不思路逻辑跳跃,可读性很差。
回到引用,一篇论文该如何引用他人的研究工作呢?这里引用的相关性是使用引用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个引用相关程度是很难量化的,不同杂志对相关程度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Science等的论文,通常只引用最直接相关的经典和最新论文。而评述性文章或期刊(Review或Perspectives等)因为是综述(相当于一个小的文献库),其引用率自然非常高,但综述论文不是研究论文。
实际上,一篇原创研究论文的核心引文也就几篇,而大多其它引用都是出现在背景介绍和科学问题提出部分。对于比较新的研究方向,其背景引用文章会涉及到几篇,如果该研究方向已发展多年,相关论文可能达到了几十或上百篇,作者对这些论文的引用就明显具有选择性,通常选用最早、最相关、最系统、最新等的论文来引用,很多人还会根据相关程度大小,引文作者及杂志知名度来选择引用。这里就可以看出文章的引用是很难规范的,其对相关程度定义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作者个人的主观性。
引文的核心作用是用来建立信息联系,拓宽到整个科技视野的边缘,后面的科研人员(或读者)以此了解该研究工作在科研领域的位置。进而很快的找到相关有用的其它工作供参考和关联,进而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实际上,一篇原创基础研究论文所涉及到的核心引文只有几篇而已,按照信息网状链接的特点(六度分离理论),一篇论文本应该通过很少的几次引用链接就可以查询到另一相关论文。
SCI(引用率,影响因子,H因子等)刚开始进入人们视野时,很多人认为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研究者的学术水平,这样对于非专业人员,不用了解一个研究者的背景、其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可以通过这几个数值来评估这个人或这个研究单位的学术水平,这也成为学术管理者的抓手,但是多年走下来,问题越来越明显,通过文章引用及影响因子评判个体和单位学术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有违科学基本精神, 原因如下:
1. 论文引用具有自然的不平衡性,因为不同领域的科研人数是不同的,这直接导致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文章引用率会有自然差异性,例如:拿生物和数学两学科为例,生物领域的科研人员数要远比数学领域研究人员多,现在生物领域论文平均引用数远远超过数学领域的论文平均引用数,包括杂志的影响因子。为什么呢,这好比一个学科100人的团体相互引用和另一个学科10个人的团体的相互引用,如每人做两篇研究论文,工作都客观引用本学科相关工作,最终就会出现100人的论文平均引用远远大于10人组(10倍)。这样问题在相同学科里的不同研究方向上也同样存在,实验和理论研究方向更是如此。如今,一些学科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研究团体,学科间人数的差别直接影响学科论文的平均引用数,学科内二级三级学科以及往下不同研究方向也是如此。可以看到,即使两个研究人员彼此能力和论文成果相同,其引用率也会随其所在学科及研究方向上的不同出现很大差别。如果以引用高低及影响因子作为科研导向、资源分配、人才筛选,科研方向和研究人员分布上一定会出现马太效应,多数的人做很窄的几个学科或方向。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发现未知,研究者应向人数少的领域和学科扩散,但是这种评价导向适得其反。
2. 论文引用具有可人为干预和操作性,论文作者可以通过组内人员的引用大幅提高论文的自引数,特别是在非常大的研究组里。同时,一个研究组通过与另外关系好的研究组“合作“,相互引用,又可以大幅提高论文的他人引用数。对于期刊杂志,属于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依据上面引用方式所说,其影响因子同样具有学科及方向上的自然不平衡性,另外,杂志其有编委及出版商的人为操作,有目的地提高杂志文章平均引用数,进而提高其影响因子,有很多套路方法,影响因子为什么备受出版商的重视,就是因为引用与科研人员及机构的科研信息检索相关,各科研单位是根据检索需要购买相关期刊的检索使用权,如果管理者用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检索就成了主要是对高影响因子杂志的检索,杂志出版商自然喜欢追逐高影响因子,背后商业销售和宣传进一步驱动这一趋势,而与学术根本没有关系。行内人都知道,大量原创的研究工作都不是出现在高影响因子杂志,Nature和Science本来是泛专业类商业杂志,现在被推到专业学术巅峰,就是人们追逐的结果。
究其根本,引用的功能就是用于检索,其多少与学术高低没有关系,其价值就是帮助研究者根据引文查找这个工作同其他哪些工作相关,其研究的好坏,必须要看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结果,而这项操作只有通过相关专业方向上的研究同行来评价,引用及其所衍生出的各种计算因子和方法都是媒介和宣传的手段,记得有句话“手指指月,指非月”,现在这个评价方法就是弄偏了。
引用数和影响因子在宏观学科分析和科研动向规划上可能是有用的参考数据,但是直接用于评价个人或单位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是不科学的、当然更不公平。如果其又同资源和利益分配相关联,极易诱使科学活动功利化。另外,科学研究的根本是发现未知,其包括:新现象、新问题、新规律、新方法、新工具、新路线等。在发现未知和创新方面,研究成果本不分高低的,只要是新的,都是人类认识的进步,这才是科学平等精神。只要专业人员或同行,认同其在某一方面是新的,工作有足够的科学难度,就应是好的研究工作,现在的引用和影响因子评价方法将科研成果等级化,分成三六九等,使科研同行及管理者戴上有色眼镜,通过论文引用和杂志影响因子对研究个体及单位进行评价,违背了基本的科学平等精神,导致科研功利化,扰乱正常科研生态,学术氛围搞坏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5: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