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结课感想(八) 精选

已有 6876 次阅读 2022-1-21 15:0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学期,我担任了生实2101和中德临床医学2101班的《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的授课任务,这是同学们进入到大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课堂上我都会收集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和日常生活中联系比较紧密的科技进展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基于大一同学专业知识相对欠缺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解读,将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最新科技进展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授给同学们,培养同学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以下摘录了部分同学在课程结课时的感想。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 彭雯萱)当我从临床医学类专业转入到德医班的时候,看到发生变化的课表的第一眼,不仅看到了被大量德语课程排的满满当当的课表,还发现了周四晚上多出的两节生命科学前沿课程,凭借高中生物竞赛时对生命科学学科的敏感与热情,我相信这一定是一门能够打动我DNA的前沿课程。

就这样进入了栗教授的第一堂生命科学前沿课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栗老师独特的自我介绍,由甲骨文解字到一位研究生在邮件中写错栗教授的名字,的确如此,如果在最普通细节处做不到认真的话,在生命科学的广阔研究领域中又怎能扎实走下去呢?课堂上话题十分广阔,从近年诺奖讲到最新研究,囊括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学和生物技术等生命科学基础学科,虽然并不能完全听懂其中机理,但却能从研究思路上感受到生命科学前沿研究的独特魅力。

这种无知的自己探寻知识广阔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奇特感受,总是令我想到高中时在一本本大学生物专业书籍中摸索、努力理解背诵的美好时光,那时对生物学科充满无限热情,无论课内学业压力与他人对生竞含金量的不认可,至少在两年多生竞生涯中坚持下来,结果也许不尽人意,但也深知自己并无特殊的天赋。高考结束与生物学科却又在现实的选择下错过,最后走向临床医学的道路。但在生命科学前沿课程上,我十分感谢它又一次让我沐浴在生命科学的魅力之中,或许还未学习生科基础课程的我们并不能将栗老师的前沿内容听懂十分,但我结合自己的个人感受认为这门课程确实能起到开启生命科学领域大门的先导作用,生命科学是一门典型的实验学科,在生命科学的研究道路上,我们的科研思维培养将会由此开始。

虽然并没有能够进入生物专业,但我相信在临床医学的道路上,生命科学前沿课程对我们的启发也将是会显现的,为此我还想为我们在课堂上可能做出的一些不认真对待课程的行为作出反思,栗教授提醒过我们,虽然我们是德医班,但在这样的一门与生命相关的课程上,多背几个德语单词又有何意义呢?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结课了,但我觉得自己对生物学科的真心却又更加真实可触了,我感谢这门课程却始终怀有愧疚,希望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我能够再有机会参与到栗老师对生命科学的解读当中,也希望自己怀揣对生命学科的初心在临床医学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 任高)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里,我在栗教授的带领下接触了生命科学前沿课程这门课,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已过去,这门课程也将要结课。在这次丰富的生命科学之旅中,我深深地感叹于生命科学的神秘与精彩。

在上这次课之前,我以为一门连课本都不发的课肯定是枯燥乏味的水课。但上完栗老师的第一堂课后,我的看法就发生了改变。在栗老师的讲述下,一个个枯燥乏味的小故事变成了生动精彩的故事。虽然在课堂上很想去写其他科的作业,但栗老师那生动的讲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在栗老师的课堂上,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在每次课堂上,栗老师都会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有些甚至在其他渠道根本找不到。课堂上每一页ppt制作的背后都是栗老师的认真负责。这些资料的整合肯定要花费老师大量的精力,老师用那最认真的态度为我带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而这也成就了课堂的高效和乐趣。从最初对衰老研究的介绍,到对Cas技术的讲解,再到对人睡眠的研究的讲解,可以说是带给我了在以往十几年里都未曾接触过的知识,大大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在这次生命之旅中,我也深刻感悟到了生命科学的理论性,实验性与实践性。任何重大成果都是从无数次的实验中取得的,可能要面临无数次的失败,但正是生命科学家勇于面对失败敢于尝试才使得当今生命科学高度发达。此外,在课堂上能够看到栗老师带来的发光植物更是一次珍贵的经历,这在我未来的人生之旅中可能都不一定有。生命科学前沿课程是这一学期我觉得最有趣的课程,尽管没有知识基础,但这堂课大大鼓舞了我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热情。在此我再次真诚感谢栗老师的这一学期的辛勤付出,感谢栗老师的倾囊相授,我相信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未来的某一天我也能为人类作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 苏佳辰)刚听到这门课的名字时,本以为是一堂枯燥难懂的理论课,但得知是由网红老师栗老师主讲的,不禁多出一丝期待。开课后,栗老师生动风趣的讲课方式深深吸引了我,我的注意力从未从课程内容上移开,因为栗老师的讲解实在是太有趣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枯燥难懂的论文内容解释给我们听,还会举出自己的例子,甚至还可以用网络语言!!

此外,栗老师的课程涉及范围也是极广,从生物石笋、呕吐机制、到荧光植物和基因编辑等,每一次讲课的内容都刷新了我对世界的认知,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奇特的生物存在!!在写论文的时候,我也上网搜集过资料,认识到资料的收集也不是一件易事,而栗老师PPT上的资料、图片数不胜数,在QQ空间发的动态也有大量的生物知识,我更加喜欢栗老师的这门课程了。而且除教学内容外,栗老师还会给我们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如同一位良师益友,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总之,栗老师的这门课,能让我们学到知识、开阔视野,让我们更加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门课程。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 梁媛)根据学校的培养方案,德医的同学在大一主要的学习课程是德语以及微积分等基础学科,暂时未接触生命科学与临床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生命科学前沿》这门课程很好地填补了这个空白。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能够了解生命科学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简单了解相关专业知识,获得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知。

对于我个人而言,由于欠缺对植物学相关知识的储备,不了解基因相关知识,课程的部分内容难以理解。同时,我的个人兴趣点更多在于的相关知识,可能会更多地去关注一些可应用于临床的药物比如紫杉醇的研发、人的衰老机理、生命科学与生命伦理知识比如基因编辑婴儿等等。

除课程本身囊括的科学知识,栗老师提到的坚持阅读最新的论文、一项研究持续多年等等让我感受到了科研道路的不易和研究人员身上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未来的科研进行了思想上的武装。总而言之,我认为,《生命科学前沿》这门课程让我初步接触了科研,为我的科研道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 周梦期)不知不觉中,生命科学前沿导论课程便结束了。作为中德班的学生,本学期我们的主要课程无疑是德语。但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本学期唯一一门与生科,与医学有关的课程,导论课成为了我每周最期待的课程。在课程学习中,蚂蚁堆的茶厂、健康的油菜油、长生不老原理、癌基因位置、有趣又值得伦理讨论的克隆技术……栗老师向我们这些德语系学生展示了一个个前沿知识领域,同时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位风趣幽默的油菜花男神。同时,我有两个小建议:

1 PPT 配图可略微放大一些,有时会因为文字太小而无法看清,并因此影响对陌生知识的了解。2 可以建立课程QQ群或微信群,并在每次上课前或上课后提前告知同学们该节课主要的内容,并提供少量文章或论文供有兴趣同学阅读了解。最后,谢谢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生命科学的世界!

(临床医学(中德实验班)2101班杨槟瑞)十分感谢老师备课时的认真负责和讲课时的专注详细,让我们得以在短暂的课程里收获颇多:

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说实话,课程开设之初我并不了解这门课会讲些什么,会怎么讲,但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明白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它让我们了解到目前世界上前沿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生物学和医学的相关发现,开拓了眼界。这些知识本是一些枯燥的文字,但经过老师有趣的引入,细致的讲解与阐释,贴切的举例加以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耐心地解答,这些枯燥的知识也不再无聊,更有助于刚入大学的我们理解相关知识与技术,了解到科学家所做的努力与贡献,教会我们不能局限于课本,而应看向世界,积极追踪生命科学的前沿。

启发了我们的思想:刚入大学的我们,对科研相关的事情还一知半解,不知从哪里开始,怎么开始,这门课告诉了我们答案。它教会我们科学发现并不一定高高在上,如果你用心留意生活,也能发现一些未被发现或是阐明的现象,比如科学家发现呕吐的机制,发现温度与触觉感受器……当然研究不能只停留于发现,还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探究,才能有所成就。

 其次,通过这门课程我们也明白了科学研究不是没有底线,我们要在符合法律要求和伦理的前提下展开研究,不能破坏规矩,明白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敬畏生命,明白了我们要肩负责任,向前辈学习,为中国科学的发展贡献……希望之后自己能利用所学,有所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322033.html

上一篇:《生命科学前沿》课程结课感想(七)
下一篇:20220121——开瓣豹子花(Nomocharis aperta (Franch.) E. H. Wilson)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6 王安良 杨正瓴 晏成和 胡泽春 刘军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