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树皮是什么?《植物学》停课不停学(九) 精选

已有 16116 次阅读 2020-3-10 09:55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每年4-7月份,我们经常会看到“法国梧桐”茎表面有大块脱皮现象。不少市民担心是不是树得病了,还有的市民担心大量树皮大量脱落会造成植物的死亡。这实际上是法桐旺季生长中正常“树皮”脱落现象,树干上露出鲜嫩白肉实际上维管形成层分裂速度较快而导致木栓形成层形成的周皮被撑破而造成的大片状“树皮”脱落,从而呈现出来鳞片状光滑的斑痕,也可以说是新生的“树皮”。

图片1.jpg

问到树皮是什么?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很多朋友会微微一笑,树皮不就是茎干上脱落下来的那部分吗?但若进一步问起来树皮的组成是啥?估计很多朋友说不出来!要清晰的回答树皮的组成是什么,首先要先了解一下植物茎的解剖结构!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在初生生长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次生生长。次生生长主要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1、维管形成层活动:主要包括纺锤状原始细胞分裂和射线原始细胞分裂。纺锤状原始细胞进行切向分裂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射线原始细胞进行切向分裂产生微管射线(更详细的维管形成层发生、组成和活动过程将在木材介绍时细述)。2、木栓形成层活动: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导致的次生生长会使表皮等初生组织受到挤压和破坏,木栓形成层(位于皮层、甚至是次生韧皮部的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而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周皮的形成,木栓层外面的组织因缺乏水分和营养而死亡,形成干枯的树皮。

不同植物树皮所脱落时硬树皮的形态有所不同,有的由于木栓形成层为层状或条状分布,且较长时间不脱落,形成深裂纵沟(如槐树和榆树);有的木栓层呈现片段化分化而形成鳞状树皮(如松属植物);有的木栓层呈现连续的桶状分化,树皮比较光滑,呈现套状剥落(如金银花属和葡萄属植物)。回到本文开头提到的“法国梧桐”的树皮,其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环状和鳞状树皮的中间类型,木栓形成层为环状,当茎增粗时,木栓层扩张后破裂,最终导致树皮大片状脱落,呈现出鳞片状光滑的斑痕。

图片2.jpg

回到“树皮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来!目前,树皮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树皮概念有两种类型,一种仅仅是木栓层以及木栓层之外的枯死部分,即咱们平时看到的一块块从树枝上脱落下来的部分;二是历年形成的周皮以及周皮以外的死亡组织。广义的树皮概念是指伐木时从树干上剥下来的皮,从内到外包括了韧皮部、皮层、周皮(历年积累)以及周皮外侧是死组织;广义的树皮还可以分为硬树皮和软树皮,硬树皮是指质地坚硬,常呈条状脱落的部分,其主要包括新的木栓层和已死的韧皮部、皮层和周皮等;软树皮是指木栓形成层之外和硬树皮以内的质地柔软、含水量较多的部分。在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中,由于维管形成层向外方分裂的次数远小于向内分裂的次数,故次生韧皮部的厚度远小于次生木质部,同时由于次生韧皮部的筛管功能仅能维持1-2年就被新生的筛管分子所替代,衰老的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受到内部次生生长的压力而逐渐被挤压而受到破坏。因此,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仅分为两部分,即树皮和木材(部分文字资料引自强胜主编《植物学》)

图片3.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22714.html

上一篇:20200309——西山堇菜(Viola hancockii W. Beck.)
下一篇:20200310——南山堇菜(Viola chaerophylloides (Regel) W. Beck.)
收藏 IP: 171.113.253.*| 热度|

13 冯大诚 查宏光 王喆 郑永军 黄永义 王安良 王从彦 张庆费 杨正瓴 高建国 强涛 杜占池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