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可比語料庫中名詞化標記的分佈特徵差異及其原因探析
戴光榮
Address: School of 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China
Email: carldy@163.com
Correspondence: Guangrong DAI
Citation: Guangrong, DAI, 2022. “A Study on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 of Nominalization Markers in Chinese Comparable Corpora and Its Causes”, Translation Quarterly 105: 95-111.
Abstract
A Study on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 of Nominalization Markers in Chinese Comparable Corpora and Its Causes (by Guangrong Dai)
The phenomenon of nominalization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aspects and has been the object of academic attention, but discussed rarely in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ed language. In this paper, four Chinese nominalization markers (NMs) are explored in a Chinese comparable corpus,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cusing on the distributional difference of NMs between the two corpora and attempting to explore the deeper causes of nominalization in the translated Chine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nslated Chinese corpus has a higher frequency of NMs and a richer range of NMs’ colloc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native Chinese corpus. The verbs and adjectives in the translated Chinese texts face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part of the speech after the process of nominalization. Nominalization realizes its specific textual and genre functions through the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clauses, which makes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more refined and objective, and highlighting the professionalism of the texts.
Keywords
Chinese NMs, native Chinese corpus, translated Chinese corpus, discourse function of nominalization
摘要
名詞化現象涉及層面廣,在翻譯語言特徵相關研究領域探討不多。本文以漢語名詞化標記為研究對象,在漢語可比語料庫中展開深入分析,重點關注漢語母語語料庫與漢語譯文語料庫中名詞化的使用特徵及其分佈差異,嘗試探討翻譯漢語文本中名詞化現象超用的深層原因。研究發現:相比於漢語母語語料庫來說,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名詞化標記使用頻率更高,名詞化標記的搭配範圍更為廣泛。漢語譯語文本中的動詞、形容詞經過名詞化之後,面臨詞性定奪的難題。名詞化通過小句內部的整合,實現其特定的語篇功能及語類功能,讓語篇內容更為精煉、表述更為客觀,更加彰顯語篇的專業性。
關鍵詞
漢語名詞化標記,漢語母語語料庫,漢語譯文語料庫,名詞化語篇功能
一、引言
漢語語法的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呂叔湘 1999,7),英語中的名詞單複數之分可以通過後綴來區分,動詞的不同時態、語態等可以通過不同的形態變化得到體現,形容詞與副詞比較級及最高級也可以通過形態變化得以彰顯。漢語中的詞類辨別,離開上下文語境,就沒有英語詞類那樣簡單,同一個“管理”,既可以做名詞,如“企業的管理”,又可以做動詞“管理各類事務”。我們經常面臨這樣的語言現象:處於主賓語位置上的動詞、形容詞,已經失去了動詞與形容詞的主要功能,即認為主語賓語位置上的動詞和形容詞具有名詞的性質,就是一種名詞化。人類語言的一個普遍性是,動詞或者形容詞通過某種語法手段可以轉化為名詞(石毓智 2010,259)。本文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依據朱德熙(1983)的研究,關注漢語中四個名詞化標記(的、所、者、之),通過檢索它們在漢語可比語料庫的使用情況,展開全面分析,重點探討三個問題,其一,漢語名詞化標記在翻譯漢語語料庫中的使用特徵,是否不同于原創漢語語料庫中的使用特徵;其二,可比語料庫中漢語名詞化使用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何規律性特徵;其三,漢語譯文中名詞化高頻使用的原因探析。
二、名詞化定義及其實現方式
名詞化作為一種跨範疇操作,指的是從非名詞結構中派生出名詞的語法過程(Comrie & Thompson 1985,349)。名詞化有多種類型,如動詞或動詞短語轉化為名詞( refuse→refusal; arrive→arrival; receive→reception; criticise→criticism),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轉化為名詞(如red→redness; true→truth),小句派生出名詞短語(如She answered the letter. → Her answering of the letter.)。這些語法過程,都可稱之為名詞化(Crystal 2008,328;Li & Thompson 1981,75;Quirk et al. 1985,1288)。
每一種語言都存在名詞化現象,不同的語言,其名詞化實現的方式多種多樣。相比漢語來說,英語中的名詞化現象更為普遍,學界也從多方面對英語中的名詞化現象進行了探討,如結構語言學、轉換生成語法、功能語言學、認知語言學(Baker & Vinokurova 2009; Bierwisch 2009; Billig 2008; Halliday 1994/2000; Langacker 1991; Martin 2008; Noonan 1997; Salanova 2007; 王立非、劉英傑 2011;張高遠 2008)。
有許多學者對印歐語系以外語言中的名詞化現象進行了探討,比較典型的研究如Yap & Grunow-Hårst (2010)關於亞洲語言名詞化用法的探討,結合類型學和歷時研究的觀點,追溯了名詞化結構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指稱用途發展到非指稱用途,後者包括修飾功能(如關係化和狀語化);在某些情況下,名詞化結構進一步發展為限定從句,有時被重新分析為獨立的結構,具有鏡像、證據、認知、態度或其他說話者情緒立場的含義。這些發展構成了通用構式從命題性用途擴展到語法和語用用途的普遍趨勢的一部分(Yap & Grunow-Hårsta 2010)。Yap, Grunow-Hårsta & Wrona (2011)分析了亞洲約60種語言中的名詞化現象,包括漢藏語系內的漢語(Sinitic languages古漢語與現代漢語、地方方言如粵語等)、藏緬語(Tibeto-Burman languages如達芒語、景頗語)、伊朗語(Iranian languages) 、韓語與日語(Korean and Japanese languages)、南島語(Austronesian languages)、巴布亞語(Papuan languages),他們的研究將名詞化大致分為形態、句法、語義、語用和歷時等五大邏輯系統(Gerner 2012)。
漢語名詞化的研究起步也很早(參閱黎錦熙 1924/2007;黎錦熙、劉世儒1960;朱德熙、盧甲文、馬真1961),研究成果也較為豐富,主要集中于對原創漢語的研究,對漢語翻譯文本中的名詞化現象探討不多(戴光榮、左尚君 2017)。
三、漢語名詞化及其標記
漢語中是否存在名詞化現象,學界對此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探討。早期主張名詞化的認為,從意義上看,主賓語位置上的動詞、形容詞由行為、性狀轉為事務;這些動詞形容詞具有名詞的語法特點(如可受定語修飾、與名詞組合為聯合結構等);這些動詞形容詞失去了原為動詞形容詞的一部分或全部語法特點(黎錦熙、劉世儒1960),因此漢語是存在名詞化現象的(高名凱、計永佑 1963)。也有學者認為漢語不存在名詞化現象,如朱德熙、盧甲文、馬真(1961)認為“漢語的語言事實完全不支援名物化的說法”,但是這些觀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變化,朱先生在後來的研究中,也認為“漢語的動詞、形容詞本身可以做主賓語,也可以名詞化以後做主賓語”(朱德熙 1983)。
在漢語中,名詞化包括在動詞、動詞短語、句子或包括動詞在內的句子的一部分後面加上“的”(Li & Thompson 1981,575; 石毓智 2010),比如“吃的”可以指食物,“做研究的”可以指從事研究工作的人。除了詞彙層面的名詞化,漢語中也存在句法層面的名詞化(陸爍、潘海華 2013;石定栩 2004,2011;徐新宇2011)。本文重點探討詞彙層面的名詞化現象,即朱德熙(1983)一文中所分析“的、所、者、之”四個名詞化標記,分析它們在漢語可比語料庫中的使用情況。
根據肖忠華等人的《現代漢語頻率詞典》統計(Xiao, Rayson & McEnery 2009)發現,這四個名詞化標記在頻率詞典中的排序非常靠前,其歸一化頻率、原始使用頻率及離散係數也非常高,如表1所示,“的”排名第一,“之”排名84,“所”排名113,“者”排名271,可以說這四個詞在現代漢語中的顯示度非常高。
表1 四個名詞化標記在頻率詞典中的相關統計資料
排序 | 歸一化頻率(每百萬詞) | 離散係數 | 使用頻率 | |
的 | 0001 | 236106 | 0.95 | 223484 |
之 | 0084 | 5125 | 0.77 | 3951 |
所 | 0113 | 3646 | 0.8 | 2906 |
者 | 0271 | 1795 | 0.67 | 1211 |
我們來看看這四個名詞化標記各自不同的用法。
根據現有的研究,現代漢語施事名詞化標記“的”是通過類比古漢語名詞化標記“者”而發展起來的(Yap & Wang 2011,66)。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第六版,2012),將“的”的詞性標注為“助詞”,主要用法有6種,其中特別標注其作為名詞化標記的用法:用來構成沒有中心詞的“的”字結構,代替上文所說的人或物(“這是我的,那才是你的”),指某一種人或物(“送報的、我愛吃辣的”),表示某種情況、原因等。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的”可以構成“的”字短語用來修飾名詞。現代漢語中,除連詞、助詞、嘆詞外,各種詞語都可構成“的”字短語修飾名詞(呂叔湘 1999:157)。我們根據前賢的研究,將“的”的用法結構歸納如下(表2):
表2 “的”結構分類及例證
類型 | 結構 | 例證 |
a | 名+的+名 | 你的飛機票、集體的力量、民族的未來 |
b | 動+的+名 | 唱的歌、研究的問題、下車的地點 |
c | 形+的+名 | 美好的生活、新鮮的食材、堅強的戰士 |
d | 副+的+名 | 歷來的習慣、暫時的困難、一貫的表現 (限於少數幾個雙音節副詞) |
e | 介詞短語+的+名 | 對問題的看法、關於文學的知識 (介詞限於‘對、對於、關於’) |
f | 象聲詞+的+名 | 當當的鐘聲、嗖的一個箭步 |
g | 小句/四字語+的+名 | 你寄來的信、工業發展的速度、兩全其美的解決辦法 |
再來看漢語中“者”與“所”的用法。有研究表明,漢語中的輕名詞(light noun)“者”和“所”分別演化為施事和受事名詞化標記(Yap & Wang 2011)。
自西元前700年至西元前100年,古漢語名詞化標記“者”充當專門的施事名詞化標記,隨後擴大表達從屬功能,如“夫執與者為誰Who is the one driving the carriage”。“者”作為一個多功能的輕量名詞,在語法上通過演變而成為一個施事名詞化標記,並逐步擴展到其他用法,通過名詞化以及副詞化表達不同的功能(含句末情緒標記)(Yap & Wang 2011,78)。“者”在《現代漢語八百詞》中標記為“尾碼”,表示有某種信仰、從事某種工作或有某種特性的人,也可用於指代事物或人,構成名詞,用法如下表3所示:
表 3 “者”結構分類及例證(參閱呂叔湘1999,655-656)
類型 | 結構 | 例證 |
a | 名+者 | 筆者、馬列主義者、醫務工作者 |
b | 動/形+者 | 記者、讀者、消費者、強者、長者 |
c | 前/後+者 | 在這兩個條件中,前者是主要的,後者是次要的 |
d | 數+者 | 二者必居其一,三者都很重要 |
古漢語名詞化標記“所”是由地名名詞衍生而來的一種專門的受事名詞化標記。從古漢語的名詞“所”,通過語法化演變而成名詞化標記,可以看到名詞化、相對化和屬格化之間的聯繫,通過名詞化還衍生出來其他用途(包括說話人態度標記和被動語態標記)(Yap & Wang 2011,99)。
在現代漢語中,“所”主要用在及物動詞之前,使“所+動”成為名詞性短語(多用於書面語),大致分為如下幾類:
(1)加“的”修飾名詞(被修飾的名詞在意念上是前面動詞的受事):我所認識的人、他所瞭解的情況、他是廣大觀眾所熟悉的一位老演員、所談的道理、所用的方法、所需的費用
(2)加“的”代替名詞: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我所知道的事情)、他所說的未必確實(=他所說的話)、實驗結果同我們所預期的完全一致、他所談的不過是些生活瑣事、所考慮的正是這一點
(3)不加“的”代替名詞:據我所知(=我所知道的情況)、果然不出我們所料、所見所聞、所論甚詳
現代漢語中的“之”來自古漢語中的代詞與結構助詞,大致包括如下幾種含義:
(1)代替人或事物:影片情節十分悲慘,觀眾無不為之感動;對於任何膽敢來犯的侵略者,必須堅決、徹底、乾淨、全部殲滅之
(2)用法大致與現代漢語中“的”字相當:赤子之心、光榮之家、公民有受教育和參加政治活動之權利
(3)在一個小句的主語的謂語之間加進“之”字,使整個短語變為名詞性:這次技術革新運動範圍之廣泛,影響之深遠,都是前所未有的(呂叔湘 1999,672-674)。
四、漢語名詞化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
為了更好地分析漢語中名詞化用法特徵,我們對上文探討的四個名詞化標記作為研究物件,對它們在現代漢語可比語料庫(LCMC與ZCTC)當中進行檢索。
有關蘭卡斯特漢語語料庫(LCMC)及浙大漢語譯文語料庫(ZCTC)的相關介紹,請參閱(肖忠華 2012;肖忠華、戴光榮 2010)。這兩個語料庫作為漢語可比語料庫,無論從語料取樣標準,還是語料標注方法,都是漢語研究的好幫手(LCMC與ZCTC為各包括100萬詞的漢語平衡語料庫)。這兩語料庫的選材範圍及其比例構成如表4所示:
表4 The genres covered in LCMC and ZCTC
Code | Genre | Number of samples | Proportion |
A | Press reportage | 44 | 8.8% |
B | Press editorials | 27 | 5.4% |
C | Press reviews | 17 | 3.4% |
D | Religious writing | 17 | 3.4% |
E | Skills, trades and hobbies | 38 | 7.6% |
F | Popular lore | 44 | 8.8% |
G | Biographies and essays | 77 | 15.4% |
H | Miscellaneous (official documents, reports) | 30 | 6% |
J | Science (academic prose) | 80 | 16% |
K | General fiction | 29 | 5.8% |
L | Mystery and detective fiction | 24 | 4.8% |
M | Science fiction | 6 | 1.2% |
N | Adventure fiction | 29 | 5.8% |
P | Romantic fiction | 29 | 5.8% |
R | Humour | 9 | 1.8% |
Total | 500 | 100% |
本節首先對四個名詞化標記在漢語可比語料庫的總體分佈情況進行檢索,然後針對其各自具體用法,分別進行分析,探討它們在可比語料庫中的使用特徵差異。
它們在漢語原創文本語料庫(LCMC)中的使用情況,可從圖1看出十五類不同文體中這些名詞化標記的使用頻率:
圖1 LCMC中十五類不同文體中名詞化標記的使用頻率
從圖1可以看出,四個名詞化標記在科學與學術文體中使用最多,傳記與散文類次之,其歸一化頻率(每十萬詞的使用頻率)結果有一定出入,學術文體仍然排在首位,新聞評論位居第二,如圖2所示:
圖2 LCMC十五類不同文體中名詞化標記歸一化頻率(每十萬詞的使用頻率)
接著來看漢語譯文文本語料庫(ZCTC)中名詞化標記的使用情況。圖3顯示四個名詞化標記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
圖3 ZCTC十五類不同文體中名詞化標記的使用頻率統計圖
其使用頻率結果顯示,漢語譯文語料庫中,學術文體使用最多,傳記與散文類次之,其歸一化頻率(每十萬的使用頻率)結果有一定差異,宗教文體排首位,學術文體位居第二,如圖4所示:
圖4 ZCTC十五類不同文體中名詞化標記歸一化頻率(每十萬詞的使用頻率)
將漢語原創文本語料庫(LCMC)與漢語譯文語料庫(ZCTC)中名詞化標記的分佈情況做一個對比,其異同可以從如圖5所示的折線圖看得出來:
圖5 漢語可比語料庫名詞化標記分佈圖折線圖
這些名詞化標記在兩個語料庫中的分佈折線圖走勢基本吻合,說明漢語翻譯文本與漢語原創文本中的名詞化使用情況比較相似,漢語譯文符合漢語原創語言的語言規範。如果對十五類文體中這四個名詞化標記的使用情況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可比語料庫中名詞化標記在不同文體中的差異,如表5所示:
表5 可比語料庫中不同文體名詞化標記使用分佈對比差異統計分析
Freq. in LCMC | Freq. in ZCTC | Log-likelihood | Sig. | ||
A | 4366 | 6040 | 243.16 | 0.000 | *** |
B | 3291 | 4147 | 84.92 | 0.000 | *** |
C | 2437 | 2509 | 0.19 | 0.664 | |
D | 2405 | 3119 | 80.98 | 0.000 | *** |
E | 4009 | 5390 | 181.18 | 0.000 | *** |
F | 5154 | 4918 | 10.19 | 0.001 | ** |
G | 7834 | 12057 | 834.10 | 0.000 | *** |
H | 3071 | 4196 | 156.53 | 0.000 | *** |
J | 12361 | 13133 | 12.24 | 0.000 | *** |
K | 2637 | 3362 | 76.11 | 0.000 | *** |
L | 2276 | 2614 | 18.06 | 0.000 | *** |
M | 741 | 588 | 20.31 | 0.000 | *** |
N | 2084 | 3368 | 284.13 | 0.000 | *** |
P | 2901 | 2705 | 10.53 | 0.001 | ** |
R | 548 | 1080 | 168.29 | 0.000 | *** |
Total | 56115 | 69226 | 1163.17 | 0.000 | *** |
從上表可以看出,在十五類文體中,除了F(Popular lore)、M(Science fiction)、P(Romantic fiction)三類之外,其餘12類文體中的名詞化標記在漢語譯文中的使用頻率均高於在漢語原創文本中的使用頻率。是什麼原因導致名詞化標記在漢語譯文中的使用頻率高於在漢語原創文本中的使用頻率,需要我們對這些標記進行分類探討。
五、名詞化標記在漢語可比語料庫中使用情況的分類探討
上文對可比語料庫中四個名詞化標記做了總體使用情況的分析。在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四個名詞化標記各自使用情況還是存在很大差異。本節對四個標記做分類探討。
先來看“的”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如表6所示:
表6 “的”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
“的”結構類型 | Freq. in LCMC | Freq. in ZCTC | Log-likelihood | Sig. | |
a(名+的+名) | 8762 | 9280 | 7.46 | 0.006 | ** |
b(動+的+名) | 3212 | 4125 | 99.13 | 0.000 | *** |
c(形+的+名) | 4459 | 5758 | 144.57 | 0.000 | *** |
d(副+的+名) | 25 | 42 | 4.08 | 0.043 | * |
e(介+的+名) | 112 | 123 | 0.35 | 0.556 | |
f(象聲+的+名) | 9 | 15 | 1.42 | 0.234 |
從統計分析中可以看出,前三種結構“名+的+名、動+的+名、形+的+名”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使用的頻率明顯高於漢語母語語料庫。我們來看看語料庫中該結構的相關例證:
1. 因此 , 應用 電子 資訊 技術 改造 傳統 產業 和 國民經濟 各 部門 , 以 節能 、 節 材 和 提高 產品 附加值 來 推動 國民經濟 的 發展 , 促進 經濟 資訊化 , 將 粗放型 經濟 轉變 到 集約型 的 軌道 上來 , 是 實現 我國 經濟 迅速 增長 的 關鍵 , 是 應該 長期 堅持 的 方針 。(LCMC)
2. 對於 現代 商品 經濟 , 科學技術 是 起搏 的 心臟 , 是 周身 流動 的 血液 。(LCMC)
3. 不 是 股市 上升 為 發明 創造 帶來 更 多 資金 , 而是 股市 下跌 使 新 開 公司 可以 得到 的 風險 資本 減少 。(ZCTC)
4. 於是 也 就 不 難 想像 , 戈爾 會 親自 坐 到 電腦 前 , 對 總統 的 發言稿 進行 最後 潤色 , 或是 及時 地 敦促 總統 提前 錄好 廣播 講話 內容 , 以便 安安穩穩 地 去 大衛營 度假 。(ZCTC)
再來看“所”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如表7所示:
表7 “所”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
“所”結構類型 | Freq. in LCMC | Freq. in ZCTC | Log-likelihood | Sig. | |
a(名/代+所+動+的) | 275 | 627 | 135.25 | 0.000 | *** |
b(動+名/代+所+動) | 3212 | 4125 | 99.13 | 0.000 | *** |
從上表資料可以看出,“所”結構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使用的頻率明顯高於漢語母語語料庫。通過查閱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相關例證,我們發現,“所”結構大多用於科學技術、學術文體、新聞評論等文體中,如:
5. 瑞典 皇家 學院 決定 將 2000年 諾貝爾 物理學 獎 授予 三 位 科學家 和 發明家 , 他們 的 工作 , 特別 是 他們 所 發明 的 快速 電晶體 、 鐳射 二級管 和 集成線路 (晶片) 奠定 了 現代 資訊 技術 的 基礎 。(ZCTC)
6. 如果 分子生物學家 所 作 的 基因 研究 正確 的 話 , 那麼 這 一 發現 已 使 科學家 進入 400 至 600萬年 前 的 進化 階段 , 猿類 和 人類 就是 在 這一時期 分道揚鑣 的 。(ZCTC)
7. 因此 , 從 就業 的 角度 來看 , 東南亞 地區 所 需 的 是 勞動力 吸納 型 的 技術 , 而 非 勞動力 節約 型 的 技術 。(ZCTC)
8. 在 中國 , 從 任何 角度 所 看到 的 變化 都 不 是 統計 數字 所 能 代表 的 。(ZCTC)
“者”在LCMC中的使用頻率為496,ZCTC中為676,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者”使用頻率顯著性高於漢語母語語料庫(LL=24.82,sig.=0.000)。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者”廣泛用於比較正式的文體,如新聞評論:
9. 第一 , 新 貿易 理論 者 將 工業 組織 引入 貿易 理論 , 將 貿易 理論 從 完全 競爭 模式 的 束縛 中 解放 出來 。
10. 規模 範圍 經濟 意味著 基本 公共 服務 提供 者 的 數量 將 會 減少 。
11. 只要 種 咖啡 是 賺錢 的 , 種植 者 就 會 繼續 生產 , 但是 因為 價格 將 被 壓 低 至 生產 的 平均 成本 , 沒有 人 會 一 夜 暴富 。
值得指出的是,漢語譯文語料庫中“者”的搭配模式相比漢語母語語料庫中“者”的搭配(搭配範圍L1:R1)來說,要豐富得多,如圖6、圖7所示。LCMC中的搭配有487種(如:違犯者、愛鳥者、購房者、信佛者),ZCTC有608種(如:泛神論者、擁護者、溺水者、實用主義者)。
圖6 “者”在LCMC中的搭配
圖7 “者”在ZCTC中的搭配
本文作者曾對漢語可比語料庫(LCMC與ZCTC)中的“之”進行過檢索,因未能窮盡“之”的用法,故對LCMC與ZCTC進行了分詞及詞性標注調整,發現“之”在LCMC與ZCTC中的用法分別如圖8、圖9所示,單獨的“之”統計資料與先前的研究有一點出入,請參閱(戴光榮 2013,101)。
圖8 “之”及其結構類型(LCMC)
圖9 “之”及其結構類型(ZCTC)
我們將“之”的用法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獨的“之”用法,一類是“之+其他成分”的用法。這兩類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統計如表8:
表8 “之”結構在可比語料庫中的分佈情況
“之”及其結構類型 | Freq. in LCMC | Freq. in ZCTC | Log-likelihood | Sig. | |
之 | 1205 | 874 | 58.61 | 0.000 | *** |
之+其他 | 1285 | 1827 | 86.02 | 0.000 | *** |
對於單獨的“之”字用法,先前有做了初步的探討,限於篇幅,此處不展開探討,可參閱Dai(2016,176-181)。查閱可比語料庫中的“之”字及其結構的用法,可以看出書面語用法居多,如下面例證中的“王者之風”、“失敗乃成功之母”、“進化之路”等:
12. 這樣 咄咄逼人 的 王者 之 風 多少 令 我們 不由自主 地 緊張 。
13. 一般 都 認為 失敗 是 不好 的 事情 , 但 我們 認為 失敗 是 一個 學習 過程 , 失敗 乃 成功 之 母 , 在 所有 的 事 上 都 知道 正確 的 答案 在 人生 中 並 不 是 最 重要 的 事情 。
14. 如果 這種 新 猿 種 確實 是 在 森林 中 進化 的 , 科學家 將 不得不 重新 思考 這些 假設 , 正如 懷特 所 說 的 , 科學家 應當 考慮 “ 在 進化 之 路 上 推動 我們 的 並 不 是 大 草原 ” 。
綜合以上對四個名詞化標記的分類探討,我們可以看出,相比在漢語母語語料庫來說,它們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用法更為靈活,包括搭配範圍擴大,使用頻率增加(單獨的“之”字用法除外,但是“之”的其他搭配結構擴大了很多,詳情參閱Dai 2016),可以說這些名詞化標記在漢語譯文環境裡,其正式化、書面語化等語篇功能得到了更加彰顯。
六、漢語名詞化研究的思考
從上文對現代漢語四個名詞化標記的探討,我們可以對漢語名詞化研究做更深層次的思考:
第一,動詞、形容詞經過名詞化之後,從詞類劃分角度來看,該如何歸類?這個問題學界有不同的看法。從名詞化相對的詞類劃分來看,過去的詞類理論都認為詞類的劃分建立在充要條件的基礎之上,符合某些充要條件的詞屬於某一類,否則不屬於這一類詞。在分類標準上,這樣的詞類理論嚴格區分“語法性質”和“語法特徵”。按照這種理論來看,詞類是離散的,詞類與詞類之間有明確的界限,一個詞要麼屬於這一類,要麼不屬於這一類(沈家煊 1999,250)。如果從認知語言學來看,語言各個層面上的單位形成了一個連續統,要找出那些僅為此類詞所有而為他類詞所無的語法特徵,在現實中還是比較困難的。詞類的原型範疇理論(Langacker 1987; Taylor 1995) 認為一類詞的內部具有不勻稱性,有些成員是典型成員,有些則是非典型成員。一個詞類的確定是憑一些自然聚合在一起的特徵,但它們並非充要條件。一個詞類的典型成員,具備這些特徵的全部或大部分,非典型成員則只具備這些特徵的一小部分。詞類的邊界不是明確的而是模糊的,詞類與詞類之間不是離散的而是連續的,因此我們不應機械理解“詞有定類”這一觀點(袁毓林 1995;沈家煊 1999)。
第二,從上文看出,名詞化標記常用於書面語體,如學術話語、新聞評論、宗教等。也有研究探討了名詞化在不同語體中的特徵(曲英梅 2009;曲英梅、楊忠 2009;楊信璋 2006)。研究顯示,名詞化結構通常以短語形式來表達一句句子,其表現形式體現詞語密度增大、結構言簡意賅、內部組織嚴密、邏輯關係明確等特性(Halliday 1994/2000,350-351),因此Halliday將名詞化的過程比喻為“打包”,表示過程的動詞和表示屬性的形容詞被名詞化後,原來的簡單小句被“打包”成片語,或兩三個小句被“打包”成一個小句,詞彙的密度增加,用詞量減少,從而增加了小句的信息量和詞彙密度,使語篇更為簡潔正式。
相比口語語體來說,書面語將大量詞項塞進各個小句,通過詞彙密度的增大而容納更多的資訊,內容相比來說變得更為複雜。書面語的詞項面臨更少的小句來容納它們,它們仍然是整體語法結構的一部分,它們被併入了名詞片語中,而名詞片語是語法中用以包裝高密度詞項的首要來源。
第三,誠如Halliday所說,名詞化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它代表著人類認知朝事物性發展的方向(Halliday 1998),是語法隱喻最強有力的資源。通過名詞化方式,過程和特性被重新措辭為名詞,它們在名詞片語中擔當事物角色而不是小句中的過程或屬性。從名詞化詞彙的使用頻率、詞義選擇、語篇定位等方面,名詞化結構具有語篇精煉和客觀功能、語篇專業功能、語篇權威增強功能以及語類交際目的體現功能,能夠揭示出名詞化結構的分佈與語篇交際目的之間的密切關係(徐新宇 2011)。
從上文例證(如來自科技類文體的例5、例6等)可以看出,這些名詞化表達屬於Halliday所說的隱喻表達,它們扮演了雙重角色:一方面,它為建構專業術語的不同層次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把複雜段落壓縮成為名詞形式用來作主位,從而使論證過程逐步展開成為可能。
第四,名詞化通過把小句變為名詞或者名詞短語,從而使表過程的動詞和屬性的形容詞具有名詞特性。名詞化通過小句內部的整合,從而實現其特定的語篇功能及語類功能 (張高遠 2008;張高遠、王克非 2004, 2008a, 2008b)。
七、結論
本文通過探討漢語可比語料庫中名詞化現象的差異,深入分析四個名詞化標記在不同文體中的分佈特徵,對每一個名詞化標記在漢語母語語料庫與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使用特徵進行了分類探討。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在漢語可比語料庫中,名詞化標記於漢語母語語料庫的使用頻率遠高於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使用頻率,名詞化標記在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搭配範圍也更為豐富。漢語譯語文本中的動詞、形容詞經過名詞化之後,面臨詞性定奪的難題。通過資料分析及例證梳理,可以看到漢語譯文語料庫中的名詞化標記常用於書面語體,如科技文本、學術話語、新聞評論等。從功能與認知的角度分析,名詞化通過小句內部的整合,實現其特定的語篇功能及語類功能,讓語篇內容更為精煉、表述更為客觀,更加彰顯語篇的專業性。
銘謝
本文所涉研究由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項目編號:22BYY042)資助。
參考文獻
Baker, M. C., & Vinokurova, N. 2009. “On Agent Nominalizations and Why They Are Not like Event Nominalizations.” Language (3): 517-556.
Bierwisch, M. 2009. “Nominalization—Lexical and Syntactic Aspects.” In Quantification, Definiteness, and Nominalization, edited by A. Giannakidou & M. Rathert, 281-31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llig, M. 2008. “The Language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ase of nominalization.” Discourse & Society (6):783-800.
Comrie, B., & Thompson, S. A. 1985. “Lexical nominalization.”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Volume III: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the lexicon, edited by T. Shopen, 349-39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ystal, D, ed. 2008. 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 (Sixth Edi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Dai, G. 2016. Hybridity in Translated Chinese: A Corpus Analytical Framework. Singapore: Springer.
Gerner, M. 2012. “The Typology of Nominalizati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4):803-844.
Halliday, M. A. K. 1994/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Second edition)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alliday, M. A. K.. 1998. “Things and Relations: Regrammatizing Experience as Technical Knowledge.” In Reading Science: Critic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on discourses of science. edited by J.R.Martin & R. Veel, 185-236. London: Routledge.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 Stanfor,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i, C. N., & Thompson, S.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eley &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artin, J. R. 2008. “Incongruent and proud: de-vilifying ‘nominalization’”. Discourse & Society (6): 827-836.
Noonan, M. 1997. “Versatile Nominalizations.” In Essays on Language Function and Language Type. edited by J. Bybee, J. Haiman, & S. A. Thompson, 373-394.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Salanova, A. P. 2007. Nominalizations and aspect. Ph.D. dissert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ylor, J. R. 1995.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Seco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Xiao, R., Rayson, P., & McEnery, T. eds.. 2009. A Frequency Dictionary of Mandarin Chinese: Core Vocabulary for Learners. New York: Routledge.
Yap, F. H., & Grunow-Hårsta, K.. 2010. “NonReferential Uses of Nominalization Construction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3(1):1-22.
Yap, F. H., Grunow-Hårsta, K., & Wrona, J. eds. 2011. Nominalization in Asian Languages: Diachronic and typological perspectives.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Yap, F. H., & Wang, J. 2011. “From light noun to nominalizer and mor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zhe and suo in Old and Middle Chinese.” In Nominalization in Asian languages: diachronic and typological perpsectives.edited by F. H. Yap, K. Grunow-Hårsta, & J. Wrona, 61-107.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戴光榮。2013。《譯文源語透過效應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戴光榮、左尚君。2017。<翻譯漢語中的名詞化特徵:一項基於語料庫的實證研究>。《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4:97-110。
高名凱、計永佑。1963。<從“動詞形容詞的名物化”問題說到漢語的詞類問>。《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49-66。
黎錦熙。1924/2007。《新著國語文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黎錦熙、劉世儒。1960。<語法再研討——詞類區分和名詞問題>。《中國語文》1:5-8。
陸爍、潘海華。2013。<從英漢比較看漢語的名物化結構>。《外語教學與研究》5:643-656。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曲英梅。2009。《基於語料庫的英漢動名化對比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曲英梅、楊忠。2009。<英漢動詞名化運算式的名化度對比分析>。《外語學刊》3:66-69。
沈家煊。1999。《不對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定栩。2004。<名詞化、名物化與“的”字結構>。黃正德编。《中國語言學論叢第三輯》,78-92。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石定栩。2011。《名詞和名詞性成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2010。《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立非、劉英傑。2011。<我國英語名化研究三十年:回顧與思考>。《外國語》6:56-63。
肖忠華。2012。《英漢翻譯中的漢語譯文語料庫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肖忠華、戴光榮。2010。<尋求“第三語碼”:基於漢語譯文語料庫的翻譯共性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52-58。
徐新宇。2011。<英語名物化結構的語篇功能分析——以國際貿易銷售合同為>。《現代外語》2:143-150。
楊信璋。2006。<名詞化在語體中的作用:基於小型語料庫的一項分析>。《外語電化教學》4:3-7。
袁毓林。1995。<詞類範疇的家族相似性>。《中國社會科學》1:154-170。
張高遠。2008。《英漢名詞化對比研究——認知功能取向的理論解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高遠、王克非。2004。<名詞化研究的新路徑>。《外國語》6:45-50。
張高遠、王克非。2008a。<X-ER派生詞的構造類型、語義擴展及其指稱功能實現的理據>。《外國語》6:9-15。
張高遠、王克非。2008b。<非施事-er名詞與中動結構關係考察>。《現代外語》1:26-37。
朱德熙。1983。<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方言》1:16-31。
朱德熙、盧甲文、馬真。1961。<關於動詞形容詞“名物化”的問題>。《北京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4:51-6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