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子细胞》杂志综述
泛素与苏木在DNA损伤响应中发挥的调控作用 (Regulationof DNA Damage Responses by Ubiquitin and SUMO)
作者:英国剑桥剑桥大学戈尔登研究所与生物化学部,杰克逊史蒂芬
加拿大多伦多西奈山医院伦恩菲尔德塞缪尔研究所,多伦多大学分子遗传部,堵罗赫丹尼尔
通讯邮箱:s.jackson@gurdon.cam.ac.uk (S.P.J.),durocher@lunenfeld.ca (D.D.)
摘要:
以泛素与苏木多肽共价结合靶蛋白著称的泛素化与苏木化,是细胞功能控制中普遍存在的机制。在此,我们总结了,在泛素与苏木共轭结合底物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关键酶,并概述它们何以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紧要的作用。特别的,我们综述了泛素化与苏木化在DNA损伤识别、送信和修复的生化、细胞与整个机体层面发挥的调控与协调机制。此综述除了对DNA损伤与相关通路的调控和重要性做深入剖析外,由此建立的范式也可普及到其它的细胞进程,或可为更好理解与治疗人类疾病提供裨益。
泛素化与苏木化之基本原理
泛素化者,是将76氨基酸长的残余蛋白泛素共价结合到其它蛋白上的过程,起初被认为是靶向目的蛋白,并转交蛋白酶体毁解的机制,现在则认为它还参与蛋白的活性、定位于互作(Berginkand Jentsch, 2009; Komander and Rape, 2012)。除了泛素,细胞内还存在甚多与泛素蛋白结构相关的类泛素蛋白(ubiquitin-likeproteins,UBL)。泛素和多数UBL都是依赖E1,E2,和E3连接酶将其碳末端的甘氨酸残基连接到靶蛋白上的(图一)。UBL中被广泛研究的是大约100个氨基酸长短的苏木蛋白(小泛素相关调节子)。真核生物通常是多个基因表达一种类型的泛素。但是脊椎动物的苏木却有两种:SUMO-1和高相关度且功能允余的SUMO-2与SUMO-3(SUMO2/3)。低等生物里,例如酿酒酵母和裂殖酵母,它们中只存在一种苏木蛋白(分别是Smt3和Pmt3)。在哺乳动物中,泛素化涉及2种E1,超过35种E2和超过600种E3酶,而苏木化则由一种异二聚体E1,一种E2(UBC9/UBE2l)和大约10种E3介导。
泛素和苏木通常通过它们的碳端与靶蛋白赖氨酸残基上的εNH2基团发生异肽键连接而与底物结合的。某些情况下,一个靶蛋白结合一个泛素或苏木,另有一些情况下,靶蛋白的不同赖氨酸残基可以分别结合各自的泛素或苏木。此外,由于泛素和某些苏木也具有可修饰的赖氨酸残基,因此反复共轭结合后可形成多聚体链(Berginkand Jentsch, 2009)。对于泛素,氮端甲硫氨酸后的七个赖氨酸残基(Lys6, Lys11, Lys27,Lys29, Lys33, Lys48, 和Lys63)可以被用来形成泛素链。SUMO2/3内部存在可苏木化的赖氨酸残基,因此可形成苏木链。而SUMO1内部不具此等赖氨酸残基,因此可以作为链终结子,被整合到底物上去。这些泛素链与苏木链不仅存在结构与物理特征的差异,也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例如,Lys48-,Lys49-,和Lys11-连接的泛素链借到靶蛋白的蛋白酶体降解。而由Lys-63形成的泛素链则与蛋白间互作相关。此外,还有资料表明存在不同赖氨酸残基连接的泛素链 (Komander and Rape, 2012) 与泛素苏木共同连接成的链 (Praefcke et al., 2012) 。
与其它翻译后修饰类似,泛素化与苏木化也是可逆的。虽然苏木靶蛋白异肽键只能被一个小的肽酶家族(SENP1-SENP3和SENP5-SENP7)断裂,但去泛素化酶(DUB)却已经被发现了大约100种。DUB又被进一步分为5种:泛素碳端水解酶(UCH),泛素特异蛋白酶(USP)和卵巢瘤蛋白酶(OTU),约瑟夫素(Josephin),以及Jab1/MPN/Mov34家族(JAMM/MPN+)。其中前四者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最后一个是锌离子依赖的金属蛋白酶 (Nijman et al., 2005) 。除了反作用于泛素苏木连接酶活性,DUB和SENP也参与泛素与苏木前体的加工,而且某些DUB是蛋白酶体的内部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