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观察与思考(1)城市机动车数的惊人增长率说明了什么?

已有 9461 次阅读 2010-8-23 13:25 |个人分类:科海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机动车, 交通拥堵, 公交优先, 交通科技

近日参加973项目“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的结题预备会,得到了不少有关我国交通现状的信息,其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我国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以北京为例,不久,此数字将达到500万辆!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北京的机动车每个百万增长所用去的时间:
1、从0辆增至100万辆      耗时100年;
2、从100万辆增至200万辆  耗时7.5年;
3、从200万辆增至300万辆  耗时2.5年;
4、从300万辆增至400万辆  耗时1.5年;
5、从400万辆增至500万辆  耗时1年
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数字的增长主要源自城市私家车数目的剧增;据估计,未来的岁月里,将继续保持第5段的增长率。
这种令人咂舌的增长率说明了什么?
正面的思考如下:
1.        我国的社会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社会经济活动飞速增长,交通需求剧增,汽车工业随之大发展,为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上升提供了基本保证;
2.        人民生活取得了实质性的改进,小轿车飞进寻常百姓家;如今,与住房消费相比,买车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了;
3.        机动车拥有量大增,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近年来在城市交通建设方面的投入猛增,大中城市旧貌换新颜;
4.        面临由于机动车数量猛增造成的严峻局面,交通研究者成倍增加,促进了我国交通科学和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的大发展。
负面的后果如下:
    1城市机动车的几何级数增长,导致难以解决的交通难问题。道路交通建设不可能也以几何级数增长,于是,交通拥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过去是“交通堵到那里,路就修到那里”,现在是“路修到那里,交通就堵到那里”;首都北京成了“首堵”北京;
    2城市机动车猛增导致能源消耗剧增,交通拥堵更增加了能耗,因为普遍的怠车状态的能耗是疾驶状态的一倍以上;
    (3)    城市交通污染猛增,研究表明,低速运行、走走停停的机动车产生的废气远远超过畅行机动车;
    (4)    机动车猛增带来的交通拥堵使得人们的出行困难加剧,上下班时间增加,导致出行心理紧张、情绪恶劣化。统计数据表明,纺织工人上班受堵一个小时,其第一个小时的废品率会增长90%
    (5)    导致我国城市形象受损,交通系统的优劣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拥堵的城市经常能给人很差劲的印象。我们的08奥运会在交通运作方面投入大量资金,采取了各种措施,总算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其中付出的代价很大。
根据上述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我们继续做如下的深层次的思考。主要问题是:解决我国的交通难问题的根本出路何在?如何适当遏制我国城市机动车(尤其是私家车)剧增的势头?如何寻求汽车工业发展与交通运输业协调发展之路?
这里应该指出,回顾发达国家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之路,我国的这种情况在他们那里也出现过,我国目前的状况非常类似于美国在1960年代和日本在1970年代的状况,当时那里的机动车也日益增多,交通拥堵的状况也与我们的现阶段相似。我在乐乎论坛博客里曾有相关描述。那么,现在他们那里的情况如何?总体来说,城市交通比较通畅,虽说交通高峰时也偶有交通拥堵,但没有像北京、上海那样严重而持久。例如,据我三年前的资料,东京的机动车保有量为695万辆,但交通状况远优于北京。人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解决交通难问题的秘诀何在?窃以为,主要有两条:一曰:全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遏制私家车的无限制增长。二曰:大力发展交通科技,用以指导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
对于第二个秘诀,我在乐乎博客里已多有论及,这里不再重复,仅集中说说第一个秘诀:“公交优先”。
我们在谈论机动车的保有量时,更为科学的数据是机动车的使用率,如每辆机动车的年行驶公里数。我手头没有权威性的统计数据,但是直觉告诉我:我国的这一数据应远高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且不说年行驶公里数上万公里的出租车,就看看私家车吧!我在上海交大有一位忘年交,他家在徐家汇,天天要到交大的闵行校区上班,新车才买了两年多,就行驶了4万公里。而在发达地区,私家车一般用于住家到公交站点的“接驳”,年行驶公里数极为有限,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就不大严重。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就因为我国大城市的公交系统极为薄弱,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极不相称!
前不久,我参加了香港特区政府为配合上海世博会举行的绿色交通运输展示会。从会上,我获悉,目前香港居民的日常出行中,公交出行的比例为90%,而其中,又有90%依赖于地铁、轻轨系统!而且香港的整个交通系统组织得非常有条理,因此,尽管香港是“弹丸之地”且地势高低不平,私家车保有量也不小,那里的交通状况远优于北京、上海。我手头没有关于我国城市出行中的公交车出行占有率的权威数据,但似乎是30~40%,例如,此次会议上,一位来自天津的专家告诉我:天津市的这个数字是35%
几十年之前,一些发达国家就牢固地树立了“公交优先”的理念,并努力付诸实践。例如,1995年我到汉堡去开会,我在那里的朋友是乘地铁来接我的;国际会议组织者给每人发一张会议代表证,可以凭证乘坐各种公交车俩(地铁、轻轨、公共汽车),我在汉堡逗留期间,就没有打过的。
我在想,为什么别人能行,我们就不行呢?最使我纳闷的是:我国城市为何迟迟不发展地铁轻轨系统?人家伦敦、巴黎、纽约的地铁已有一百多岁的高龄,而北京1980年代建成两条地铁线路后,全国的地铁建设停下来十多年,最近才在翻然醒悟!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交通组织相当成功,新建的几百公里的地铁轻轨功莫大焉!
不管怎样,真正要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难问题,最便捷的途径是大力倡导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并辅以发展先进的交通科技(特别是智能交通系统)。这样一来,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疯长可以自然地得到遏制。
 
写于20108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55581.html

上一篇:阿拉斯加地震,夏威夷海滩泳者遭殃——流体力学的魅力浅说(3)
下一篇:在科技决策中应该谁最有话权?
收藏 IP: 203.186.144.*| 热度|

11 李永丹 何宏 郭战胜 孙根年 闫小勇 卢东强 闫文彩 tingeMM khphy2008 shuishousong TaoSONG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