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着银屏翅膀而飞翔的歌声
因为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一些优秀的电影歌曲便伴随着它的母体——一部影片的传播而得以传唱开来,一唱成名,广为流传,甚至久唱不衰。就以中国电影为例,如《红日》中的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少林寺》中的主题曲《少林,少林》和插曲《牧羊曲》等。这些优秀的电影歌曲虽不敢说达到了尽人皆知,但起码做到了家喻户晓。
优秀的电影歌曲虽然都是乘着银屏的翅膀而传播开来的,但细细划分,每一首电影歌曲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同于他的故事。
一首好的电影歌曲成为了
宣传我们国家的艺术名片
“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在我们国家的文学艺术界涌现出了一批以“文革”为时代背景的“伤痕文学”,也包括一批电影故事片,《海外赤子》就是其中之一。
《海外赤子》这部影片虽有陈冲、秦怡等知名艺术家的担纲,但因为故事情节过于压抑,并不被人们所完全接受,时至今日,不要说这部影片的情节,就连电影的名字都快被人们遗忘了。幸运的是,在这部影片当中,由瞿琮作词、郑秋枫作曲的的五首插曲却因为内容健康丰满、旋律流畅优美、演唱者皆为当时的最优秀的歌唱家而流传至今,其中流传得最为广远的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曲《我爱你中国》。
影片主题曲《我爱你中国》的演唱者为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叶佩英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只身回国。虽然她的生活轨迹与影片中女主角黄思华(陈冲饰演)的生活轨迹不尽相同,但因为都有在海外生活的经历,特别是华人在海外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使得她对祖国存着有别于他人的热爱之情。于是,当她接到演唱《我爱你中国》的任务后,为这首歌曲倾注了自己深深的爱。叶佩英的演唱是极其成功的。从《海外赤子》播出后,凡有重大庆典场合都会有《我爱你中国》的歌声存在。叶佩英在不同的场合演唱这首歌曲不下5000次;在演唱这首歌的艺术家当中,不仅年龄大一些的歌唱家在唱,年轻的歌唱家,例如谭晶、平安等也再唱;不仅中国人在唱,连喜爱中国、喜爱中国文化与文明的外国友人也再唱。可以这样说,如果将《歌唱祖国》喻为中国第二“国歌”的话,《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无疑可以排列在《歌唱祖国之后》,是排在第三位置的“国歌”。
先于电影诞生,却并未传播开来,
因被一部影片选为插曲而枯木逢春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支歌曲早前并不是电影插曲,初问世时反响平平,但有幸被电影《黑三角》的导演选中作为了该片的插曲,因此枯木逢春,得以迅速流传开来。
上世纪的70年代初,词作者王凯传根据自己在黑龙江体验边防军生活的经历,写下了《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首歌词,并交由王酩谱了曲,虽也有人演唱,但未获得预期的反响。一直到1977年,电影《黑三角》摄制完成,这首问世后并未火的歌曲经由李谷一演唱被移上了银屏。《黑三角》是一部反特片,按现在的说法叫做侦探片,其中一贯饰演正面人物的凌元老妈妈居然一反常态,首度饰演了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女特务,因此受到广大影迷的热捧。而李谷一演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首歌曲因其旋律动听、歌声甜美,也同时被带火,一下子传播开来,成了那个时代流行度很高的歌曲之一。1989年,《边疆的泉水清又纯》这首歌曲获得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之所以能获此殊荣,电影《黑三角》的助其传播功不可没。
有些歌曲虽已经电影故事片传播但却未流传开来,
而经另一部戏曲片电影的传播终于被众人所知
大家每每唱起短促有力、跳跃感很强的《游击队之歌》,总会浮想联翩,有一种很强的画面代入感,想到的是青纱帐、是高山密林……《游击队之歌》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深入敌后,采用游击战术消灭敌人的一首优秀歌曲。有人猜测,这是一首从抗日战争时期流传下来的老歌。其实不然,它是为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故事片而生。这部影片的名字是《扑不灭的火焰》。《游击队之歌》是这部影片的片尾曲。
但遗憾的是,《扑不灭的火焰》自问世后并没有太火,公演了不长的一段时间后即销声匿迹了。具有同样命运的是作为这部影片片尾曲的《游击队之歌》也未能被更多的人们所记住。
但还是有人记住了它——这支优秀的抗战歌曲《游击队之歌》,这些有心人就是负责编排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编导们。因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正式演出,《游击队之歌》这首歌曲被再度唤醒,作为《东方红》当中一段舞蹈的伴奏音乐而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后来,《东方红》又被拍摄成了戏曲片电影,被更多的人观看到,从此,《游击队之歌》这首歌才真正流传了开来,成为描写抗日战争游击战的经典歌曲之一。
一些歌剧中的优秀唱段
借着电影银屏而得以传播开来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我们国家公共信息传播的途径是十分落后的。因此,有些地方歌剧团所演出的优秀歌剧作品因其传播的途径过于狭窄,其中一些优秀的唱段便被囿于在了一方小小的舞台上,而不能被更多的人们欣赏到,也就更谈不上熟知了。
恰恰是这些优秀的歌剧作品在与电影联姻后,才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不仅让这些优秀的歌剧作品家喻户晓,也使其中的一些优秀唱段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得以迅速传播开来。如优秀歌剧《洪湖赤卫队》《红珊瑚》《刘三姐》等,都陆续被拍摄成了电影,登上了银屏。因此,这些歌剧中的一些优秀唱段便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例如,《洪湖赤卫队》中的《洪湖水浪打浪》,《红珊瑚》里面的《珊瑚颂》,《刘三姐》当中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等。
电影帮助各少数民族推介了
一首又一首的好的民族歌曲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各大电影制片厂相继拍摄了不少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电影故事片。也正是因为这些影片,使我们的各民族人民了解到了其他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
拍摄少数民族风情的故事影片,少不了要配上与之相对应的该民族歌曲。而恰恰是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歌曲,不仅为该部影片增色不少,同时也使人们知道了,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还有这么多美妙的旋律飘荡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充实着那里的文化氛围。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五朵金花》《阿诗玛》《山间铃响马帮来》等描写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都是极其叫座的电影,而其中的插曲更是为人们津津乐道。
以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为例,这是一部反映新疆少数民族生活及我边防战士舍己卫国的故事。经编剧、导演及演职人员的精心打造,成为了一部有伤心、有喜悦,有欢乐、有悲壮的经典影片,尤其是由雷振邦作曲的若干首电影插曲,可以说为这部影片的叫座率贡献了50%的力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冰山上的雪莲》至今仍是人们喜爱传唱的爱情歌曲;《高原之歌》则是让人们了解新疆、了解塔吉克民族的一扇窗口;而《怀念战友》这支悲壮的歌曲则唱出了战友情,是当今男高音们仍乐于选唱的歌曲之一。
电影《五朵金花》也是一部极其优秀的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电影,其中的优秀歌曲,如《蝴蝶泉边》《唱支山歌扔过墙》等不仅成为了这部影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成为了当下云南大理地区用来招揽游客的一张独特的名片。
一些好的纪录片也为后人
留下了好的银屏歌曲
在电影的海洋中,纪录片是其中一支轻骑兵。但实事求是地说,比起故事片来说,纪录片产生好的电影插曲的几率略小一些,这与纪录片故事性偏弱、起伏性偏小等特质不无关系。但也有好的纪录片插曲留给了后人,而且其中还有载誉世界的佼佼者。电影记录片《绿色的原野》就承载了一支非常优秀的插曲。这支歌曲的名字是《草原之夜》。
1959年8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兵团屯垦戍边生活的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电影的编、导及解说词写作均由张加毅担纲。张导在创作的过程中思索着,整个影片的画面以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为主,场面十分宏伟壮阔,片中的几个插曲也都是迎合着劳作的场面而创编的,已充分表现出了兵团战士改天换地的激情。那么,其中可否再有一首浪漫温柔一些的插曲,与其它几支大合唱歌曲形成强烈的反差效果呢?于是,经与年仅21岁的作曲家田歌合作,创作出了这首极其柔美的经典之作——《草原之夜》。1985年,《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教材,并将其誉为“东方小夜曲”。1994年又荣登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族经典金牌榜”。
很可惜的是,一些优秀的电影
因为未使用电影插曲,因此人们
失去了一次获得好歌曲的机会
在新中国建国近七十周年所拍摄的电影当中,并不是每部影片都采用了电影插曲烘托影片氛围这种表现形式。纵观全部有插曲的电影,虽不敢说每部影片的插曲都是精品,但毕竟从中产生一大批优秀的电影歌曲来。反之,那些未采用电影插曲烘托影片氛围这种表现形式的影片,因为没有插曲供后人欣赏,而使人们失去了这一次获得好歌曲的机会。就拿优秀电影故事片《野火春风斗古城》来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可以说,《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影片有好的故事,有好的导演,有好的演员,有朦胧的爱情线索……唯独缺了一首或两首好的电影插曲。好的故事,是指二十世纪60年代初,著名作家李英儒撰写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报纸的连载虽还未出书便先火了。好的导演是指,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严寄洲自报纸连载这部长篇小说便瞄上了这部作品,欲将这部长篇小说搬上银屏。之前,严寄洲已经导演过《英雄虎胆》《一日千里》等当时很叫座的电影,算得上是八一厂的知名导演。好的演员是指,严寄洲导演延请了当年有“男看王心刚,女看王晓棠”之称的两位当红明星饰演这部影片的男女一号人物。这部影片还浅浅地涉及到了男一号杨晓冬与女一号银环的爱情萌芽,正因为是萌芽当然要朦胧一些;假设再拍摄一部续集,估计二人的恋情就会完全展露开来。
就是这样一部很叫座的电影,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就是没有插入一首、两首恰到好处的歌曲,感觉有那么一点点缺憾。这可能与导演的个人风格有关,那部同样由严寄洲导演的,由于洋、王晓棠、张勇手等主演的《英雄虎胆》不是也没有电影插曲吗?
写于2018年9月9日
(本文所载照片均摘自于360搜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