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Uwz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文化与信仰

已有 6717 次阅读 2009-10-29 12:40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 信仰

文化与信仰

        米兰*昆德拉小说大师曾经说过:“未来是害怕的根源,谁不顾未来,谁就天不怕,地不怕。”但真实的境地往往是这样的,不到我们不得不面对死神的时候,我们都不忍心抛弃未来,那个曾陪伴我们一生,片刻不离的未来。在我们遭受苦难、悲伤或者挫折的时候,是未来伸出援助之手,一遍又一遍的鼓励我们一切都会好的,未来将是崭新的。由此我们重获面对一切的勇气,一步步走向未来,直到坐在长椅上慢慢等待死神的召唤。即便如此,我们又何尝放弃过未来呢?不,从来没有过。是升入天堂,还是坠入地狱?这就是我们对于未来最后的期盼。不管你是否有宗教信仰,那一刻我们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在面对死亡时,我们都是脆弱的,我们才是真正平等的,无论你富贵或者贫贱,辉煌或者平凡。真的,那一刻我们的灵魂与思想都是平等的。

       人不能离开信仰而生存,因为无信仰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信仰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跳出尼采“永劫回归”的怪圈,实现本我的超脱。然而,可悲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因此,即使物质文明极度发达,而我们的生存感却在衰退。生存感是本我感知外界爱与被爱的情绪输出,使我们体悟快乐与痛苦的入口,是我们存在的自我肯定与表达。人不能离开信仰, 任何一种文化亦如此。诚如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之上的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圈,建立在佛教基础之上的印度文化圈,建立在儒教基础之上的中亚汉文化圈,以及建立在伊斯兰教基础之上的阿拉伯文化圈,等等。这一系列的事实使我不得不承认,文化离不开信仰,因为文化首先是人类创造的,其次才体现自身的光辉。

       人是一个爱自寻烦恼的动物。如果你想长寿,那么只好变成傻瓜。明白了这一点非常之“道”,我们或许更能体谅中国古代的隐士与道家的无为思想。一种文化在信仰的鼓舞之下,会变得坚韧而有力量,形成自己的一套法则,关乎真理,道德,情感之类的东西,这便是我们所称的文化良知。

       泱泱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积淀了深沉广博的传统。炎黄子孙就这么一代代守着祖训,守着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在这片黄土地上生息繁衍。直到近代的鸦片战争,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再也做不下去了,才被迫无奈地睁眼看世界,焦急的寻找新的内心的平衡。纵观中国之历史,国人思想的革命一直就不曾停息过。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到文章耀千古的唐宋八大家;从程朱理学,到维新变法;中国文化由博大走向单一,由辉煌走向衰退,直至到了近代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围攻下寿终正寝,可谓悲也。它的信仰者开始怀疑,否定,批判,探寻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在遭到国人摈弃的厄运之时,古老文化默默承受着这个国度遭受苦难的信仰者的责难。“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千年之前,残破的竹简上就写下了这样的话,而国人为何自己走向固步自封,连老祖宗都弄不明白。要说中国文化不适合科学文化的发展,那曾经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又当如何解释呢?看来,落后的问题并不在文化本身,而在于这个文化的受众,在接受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导致这一偏差的力量来自哪里呢?

       答案就是数千年掌权统治者的愚民之政策。在这个大前提下,国民的种种劣根深深根植于社会的细胞之中,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可以取得成功,而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却惨遭失败。历史究竟是倒退的,还是进步的?我们不禁要追问,在种种历史现象的推演中,文化究竟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显然,我们不能否定任何现象本身,因为这就是一种历史的真实,是客观存在的客体。那么,透过这些看似平淡的历史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一个文化怎样的秘密呢?我们需要深刻的思考,这是一个深处于此种文化之下的人的良知。鉴于此,信仰不能丢弃,意义需要找寻,未来更需要探究。问题已无法界定思考的范围,哲学、艺术及宗教的一切领域,怀疑的同时,重新构建的定位已显得弥足重要和珍贵。因为生活仍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命题,等待论证,诠释,理解。

        原始文明的发祥,一开始便带有信仰的神秘烙印。原始人在征服自然的漫长旅途中,世界不同文明地带的原始环境,产生了本我需求的生存感认同形式,即图腾崇拜。从物资走向意识,进而用外在的物象来丰富表达自己意识,这种潜在的心理冲动在人类文明之初就深植于人类的基因序列中,指示着人类的行为走向理智的顶端,穿凿了一条通向未知的神秘隧道,创造了无限辉煌的文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5640-265931.html

上一篇:浅谈李白诗《行路难》三首用典之妙
下一篇:红香绿玉几时损 木石前盟叹无缘——探《红楼梦》黛玉之死
收藏 IP: .*| 热度|

3 陈绥阳 苗元华 陈湘明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