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是一个涉及多相多组分多尺度多场耦合的复杂系统,其机理往往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或物理方法进行描述和模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图神经网络、强化学习等手段,建立起基于数据驱动的环境过程模型,实现对复杂系统的高维表示和非线性拟合;可以利用自编码器、变分推断等方法,对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发现其中潜在的因果关系和物理意义;可以利用元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实现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相似过程的知识迁移和泛化,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可解释性。
这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人工智能技术在揭示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机理方面的应用:
一、图神经网络在环境过程模型中的应用
图神经网络(Graph Neural Network,GNN)是一种基于图结构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复杂的拓扑关系和非欧几里得空间数据。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由多个节点(如污染源、水体、土壤、植被等)和边(如水流、扩散、吸附、生物降解等)组成的动态图,每个节点和边都有自己的属性(如浓度、温度、压力、反应速率等)。图神经网络可以通过信息传播机制,实现节点和边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更新,从而捕捉环境过程中的时空特征和动力学规律。
图神经网络在环境过程模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文模拟:水文模拟是预测水资源分布和变化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基于物理方程或统计方法的水文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参数和数据输入,且难以考虑水文系统中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图神经网络可以将水文系统抽象为一个由流域单元组成的图结构,利用水文观测数据训练模型参数,实现对流域内水文变量(如降雨、径流、蒸散发等)的预测。例如,NIPS 2019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美国西南部五个流域进行了月尺度的径流预测,并与传统的水文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CN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水质模拟:水质模拟是评估水体污染状况和风险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基于反应运移方程或机理模型的水质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且难以考虑水质系统中复杂的非均匀性和非稳态性。图神经网络可以将水质系统抽象为一个由水体单元组成的图结构,利用水质监测数据训练模型参数,实现对水体内水质变量(如溶解氧、氨氮、总磷等)的预测。例如,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图注意力神经网络对中国长江流域进行了日尺度的水质预测,并与传统的水质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AT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
环境过程模拟:环境过程模拟是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机理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基于物理化学方程或经验公式的环境过程模型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假设条件,且难以考虑环境过程中复杂的非平衡性和非线性性。图神经网络可以将环境过程抽象为一个由反应单元组成的图结构,利用实验数据训练模型参数,实现对环境过程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的预测。例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图卷积神经网络对地下水中铬(VI)与有机质-铁胶体反应产生的铬(III)胶体的形成和迁移进行了模拟,并与传统的胶体运移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CN模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适应性。
二、自编码器在环境过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自编码器(Autoencoder, AE)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无监督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环境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遥感影像、光谱数据、基因数据等)往往具有高度冗余和噪声,难以直接用于分析和建模。自编码器可以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两个部分,实现对输入数据的压缩和重构,从而发现其中潜在的因果关系和物理意义。
自编码器在环境过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遥感影像分析:遥感影像是获取地表信息和监测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但遥感影像往往具有高维度和多光谱特征,难以直接用于分类和识别。自编码器可以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实现对地表覆盖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指数等信息的快速识别。例如,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稀疏自编码器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西市区域进行了土地利用分类,并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AE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和鲁棒性。
光谱数据分析:光谱数据是获取物质组成和结构信息的重要手段,但光谱数据往往具有高峰宽度和多峰重叠特征,难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和识别。自编码器可以通过对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实现对物质的快速识别和定量分析。例如,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深度自编码器(Deep Autoencoder, DAE)对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并与传统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AE方法具有更高的分析精度和灵敏度。
基因数据分析:基因数据是获取生物信息和监测生态变化的重要手段,但基因数据往往具有高维度和稀疏性特征,难以直接用于分类和聚类。自编码器可以通过对基因数据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实现对生物的快速分类和聚类。例如,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 VAE)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了降维和聚类,并与传统的主坐标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VAE方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度和解释性。
三、元学习在环境过程知识迁移中的应用
元学习(Meta-Learning)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不同任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学习和适应。环境过程往往具有多样性和异质性特征,不同环境条件下相似过程的模型参数和预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元学习可以通过对不同任务之间的知识进行迁移和泛化,实现对环境过程的快速适应和优化。
元学习在环境过程知识迁移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水文预测:水文预测是评估水资源状况和管理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流域之间的水文特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传统的水文模型难以在不同流域之间进行迁移和泛化。元学习可以通过对不同流域之间的水文知识进行迁移和泛化,实现对新流域的水文预测。例如,Water Resources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模型无关元学习对美国西部五个流域进行了日尺度的径流预测,并与传统的水文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AML方法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和泛化能力。
水质预测:水质预测是评估水体污染状况和管理水体污染的重要手段,但不同水体之间的水质特征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传统的水质模型难以在不同水体之间进行迁移和泛化。元学习可以通过对不同水体之间的水质知识进行迁移和泛化,实现对新水体的水质预测。例如,Environmental Modelling & Software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基于梯度的元学习对中国长江流域不同断面进行了月尺度的氨氮预测,并与传统的水质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BML方法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和泛化能力。
环境过程预测:环境过程预测是理解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的重要手段,但不同环境条件下相似过程的模型参数和预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传统的环境过程模型难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迁移和泛化。元学习可以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相似过程的知识进行迁移和泛化,实现对新环境条件下的环境过程预测。例如,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使用基于优化的元学习对地下水中铬(VI)与有机质-铁胶体反应产生的铬(III)胶体的迁移转化进行了预测,并与传统的环境过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OBML方法具有更高的迁移能力和泛化能力。
四、展望
人工智能技术为揭示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包括:
数据质量和可用性:人工智能技术依赖于大量的高质量数据,但环境领域中往往存在数据稀缺、不均衡、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人工智能模型难以训练和验证。因此,需要加强对环境数据的收集、整理、共享和标准化,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模型可解释性和可信度:人工智能技术往往具有黑箱特性,难以揭示其内部的逻辑和原理,导致人工智能模型难以解释和验证。因此,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可信度的研究,提高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社会认可度。
模型泛化性和适应性:人工智能技术往往具有过拟合特性,难以适应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变化,导致人工智能模型难以泛化和适应。因此,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模型的泛化性和适应性的研究,提高其在环境领域中的通用性和鲁棒性。
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为揭示环境中化学物质的迁移转化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在数据、模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为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更有效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