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y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eye

博文

绿色分析化学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精选

已有 4431 次阅读 2023-7-5 08:5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环境分析是指对环境介质(如水、土壤、空气、生物等)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过程。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环境质量状况,评估环境污染程度,探究污染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规律,预测环境风险和影响,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环境分析涉及多种学科,如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气象学、地质学等,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环境分析的核心是分析化学,即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离、富集、检测和计算的技术。分析化学可以分为经典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化学两大类。经典分析化学主要包括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比色法等,它们通常需要大量的试剂和样品,操作繁琐,耗时长,精度低,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和废气。仪器分析化学主要包括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电化学法等,它们通常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简便,耗时短,精度高,但也会消耗一定的试剂和样品,且可能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品。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分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分析化学方法在满足环境分析需求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新的负担。例如,一些试剂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或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一些仪器需要高压电源或放射性同位素作为能源或信号源;一些废液和废气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或处置。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危害,与环境保护的目标相悖。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绿色分析化学应运而生。绿色分析化学是指在满足分析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分析化学方法。绿色分析化学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尽可能使用无毒或低毒的试剂和溶剂;

- 尽可能减少试剂和样品的用量;

- 尽可能减少废液和废气的产生;

- 尽可能回收或再利用试剂和样品;

-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低能耗仪器;

- 尽可能使用无损或微损伤的检测手段;

- 尽可能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

绿色分析化学在环境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绿色分析化学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实例:样品前处理、分离技术、检测技术、数据处理。

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

样品前处理是指对样品进行分离、富集、提取、洗脱等操作,以便于后续的分析。样品前处理是环境分析中最耗时、最耗材、最污染的步骤之一。因此,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是绿色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微萃取技术:微萃取技术是指利用微量的有机溶剂或固相材料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富集或提取的技术。微萃取技术具有溶剂用量少、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常用的微萃取技术有液相微萃取(LPME)、固相微萃取(SPME)、固相液滴微萃取(SDME)、纳米材料辅助微萃取(NAMAE)等。

-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是指利用具有磁性的固相材料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富集或提取的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具有固相材料易制备、易回收、易再利用、选择性好等优点。常用的磁性固相材料有磁性碳纳米管(MWCNTs)、磁性金属有机框架(MOFs)、磁性聚合物(MPs)等。

- 云点萃取技术:云点萃取技术是指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温度下形成云点,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富集或提取到云点中的技术。云点萃取技术具有溶剂用量少、无毒无害、环境友好等优点。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聚乙二醇(PEG)、三甘醇单辛酸酯(Triton X-100)、十二烷基聚乙氧基乙醇(Tween 20)等。

绿色分离技术

分离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的技术。分离技术是环境分析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步骤之一。传统的分离技术通常需要大量的溶剂和柱填料,且会产生一些废液和废气。因此,绿色分离技术是绿色分析化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分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指利用气体作为流动相,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技术。气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速度快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气相色谱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载气,如氮气、氢气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检测器,如热导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等;

- 使用低流量或低压的色谱柱,如毛细管柱、微型柱等;

- 使用绿色的固定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乙烯醇(PVA)等。

-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指利用液体作为流动相,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技术。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范围广、分辨率高、适用性强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液相色谱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流动相,如水、乙醇、乙腈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 使用低流量或低压的色谱柱,如超高效液相色谱柱(UHPLC)、微型柱等;

- 使用绿色的固定相,如硅胶、纤维素、淀粉等。

- 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指利用电场作为驱动力,将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在毛细管内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技术。毛细管电泳法具有消耗少、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毛细管电泳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缓冲液,如水、磷酸盐、硼酸盐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

- 使用微量或纳量的样品,如微滴注射器、纳喷雾器等;

- 使用绿色的毛细管,如玻璃、聚合物、陶瓷等。

绿色检测技术

检测技术是指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光学、电学、化学等性质差异,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技术。检测技术是环境分析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步骤之一。传统的检测技术通常需要复杂的仪器设备,且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副产品。因此,绿色检测技术是绿色分析化学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光谱法:光谱法是指利用不同物质之间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技术。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速度快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光谱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损或微损伤的光源,如激光、发光二极管(LED)、太阳光等;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增强剂,如金纳米颗粒(AuNPs)、碳量子点(CQDs)、荧光素(FL)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光谱仪,如便携式光谱仪、智能手机光谱仪等。

-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指利用不同物质之间的电位、电流、电阻、电容等性质差异,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技术。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电化学法,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电解质,如水、盐水、柠檬酸等;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电极材料,如石墨、金属氧化物、导电聚合物等;

- 使用微量或纳量的样品,如微滴注射器、纳喷雾器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电化学仪器,如便携式电化学仪器、智能手机电化学仪器等。

-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指利用生物分子或细胞等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生物元件,与物理或化学信号转换元件相结合,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的技术。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为了实现绿色生物传感器,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生物元件,如酶、抗体、DNA、细菌等;

-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信号转换元件,如纳米材料、荧光素、酶标记等;

- 使用微量或纳量的样品,如微滴注射器、纳喷雾器等;

- 使用节能或可再生能源的传感器平台,如便携式传感器平台、智能手机传感器平台等。

绿色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利用数学或统计方法对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的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是环境分析中最终、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通常需要复杂的算法和软件,且会产生一些误差和偏差。因此,绿色数据处理技术是绿色分析化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数据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 化学计量学:化学计量学是指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多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技术。化学计量学具有提高分析效率和精度、降低分析成本和风险等优点。常用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人工神经网络(ANN)等。

- 绿色指标:绿色指标是指用于评价分析方法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程度的参数。绿色指标具有提高分析方法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感等优点。常用的绿色指标有溶剂消耗指数(SCI)、原子经济性(AE)、碳足迹(CF)等。

- 绿色标准:绿色标准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分析方法实施的规则和要求。绿色标准具有提高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和可比性等优点。常用的绿色标准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欧洲委员会(EC)等。

结语

绿色分析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分析化学分支,它以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为目标,以创新和优化为手段,以实现分析方法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为愿景。绿色分析化学在环境分析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潜力,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推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4891-1394074.html

上一篇:研究复杂化学系统的意义
下一篇:通过红外腔中的光物质相干性改变基态化学反应性
收藏 IP: 111.21.211.*| 热度|

4 崔锦华 郑永军 朱晓刚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7: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