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y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eeye

博文

中药加工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实现中药质量的智能保障

已有 2331 次阅读 2023-4-26 10: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image.png

 


1 状况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中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多组分性,导致中药的质量控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原料来源不稳定、加工工艺复杂、品质标准不统一、检测方法不完善等。为了提高中药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中药的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优化。

 

化学机器视觉是一种利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对物质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质、品质等进行快速、准确、无损的检测和分析的技术。化学机器视觉可以实现对中药加工过程中的物料变化规律和异常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反馈,以及对工艺参数的智能优化控制,保证中药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在中药加工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原理、方法和优势,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2 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在中药加工过程监控中的应用原理

 

中药加工过程是指将中药材经过炮制、粉碎、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饮片或成品的过程。中药加工过程涉及多种物料和多种操作,其物料状态和操作条件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品质。因此,对中药加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关键环节。

 

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通过高清晰度的相机和光源,对中药加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物料进行高质量的图像采集,获取其形态、色泽、纹理等特征信息。然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等操作,转换为可分析的数字图像。接着,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图像进行分类、识别、定量等分析,获取物料的化学成分、含量、结构、品质等信息。最后,通过可视化界面,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曲线、报告等形式展示给用户,方便用户进行判断和决策。

 

3 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在中药加工过程监控中的应用方法

 

(1)中药材饮片检测: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材饮片的真伪优劣鉴别,以及对其有效成分和含量的快速测定,保证中药材饮片的质量合格。例如,通过对人参、黄芪等中药材饮片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识别出不同品种、产地、年份、炮制方法等特征,以及测定出其总皂苷、总黄酮等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判断其品质优劣和真伪。

 

(2)中药提取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提取过程中的液体物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提取参数的智能优化。例如,通过对提取液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其颜色、浓度、温度、pH值等信息,从而调节提取时间、温度、溶剂用量等参数,保证提取效率和质量。

(3)中药浓缩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浓缩过程中的液体物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浓缩参数的智能优化。例如,通过对浓缩液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其颜色、浓度、温度、粘度等信息,从而调节浓缩时间、温度、压力等参数,保证浓缩效率和质量。

(4)中药纯化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纯化过程中的液体物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纯化参数的智能优化。例如,通过对纯化液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其颜色、浓度、温度、电导率等信息,从而调节纯化方法、条件、介质等参数,保证纯化效率和质量。

(5)中药干燥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干燥过程中的固体物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干燥参数的智能优化。例如,通过对干燥物料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其形态、色泽、含水率等信息,从而调节干燥时间、温度、风速等参数,保证干燥效率和质量。

(6)中药混配过程监控:通过化学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混配过程中的固体或液体物料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及对混配参数的智能优化。例如,通过对混配物料的图像采集和分析,可以获取其形态、色泽、比例等信息,从而调节混配方式、时间、速度等参数,保证混配均匀和质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4891-1385835.html

上一篇:漫谈地下水污染物的分析传感技术进展与难点
下一篇:漫谈现代吸附理论及其局限性
收藏 IP: 111.21.211.*| 热度|

6 宁利中 农绍庄 郑永军 王成玉 孙颉 guest9636189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9: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