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ankun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yankun2016

博文

治癌新略,就近局部给药

已有 4324 次阅读 2017-1-22 10: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治疗癌症, 局部给药


不久前读到李治中的博文《和癌症作斗争(45)有个免疫疗法能治愈晚期癌症,为啥没人用》(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95011-1028466.html)提到有一种IL2免疫疗法,对癌症很有效但是毒副作用也大,限制了它的应用。我们也知道砒霜对癌症也有效,但是用起来也是毒副作用让人不能不担心。而却绝大多数的所谓化疗的药物都有这么个问题。

李治中先生文中又指出,对于皮肤癌把IL2直接注入肿瘤效果很好。但是现在对于内脏的癌症无法用此办法,希望发明导弹。我希望有一天这种导弹能够被发明出来,但是目前还是幻想,有没有现实的可行的方法呢?这就本文要讨论的。

我们知道在X射线视屏帮助下可以插管到到许多部位穿刺造影。那么也就有可能在X射线视屏得下对内脏肿瘤注射药物。即使分辨率不是很好,只要能注射到肿瘤附近的组织上,对肿瘤里的癌细胞的杀伤力也比吃药(全身给药)高得多。重要的是,用这种疗法,心脏等对IL2脆弱的器官接收到的IL2两肯定会比肿瘤少得多。我想这个方法也不限于IL2,其他药物也可以尝试。这样有可能在加强对癌肿的杀伤的同时减轻对机体的副作用。

我们也知道,癌细胞可能沿着淋巴扩散。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给肿瘤注射的同时,对临近的淋巴结组织也进行药物注射,形成一个抑制癌细胞扩散机制。我想对内脏肿瘤注射药物应当不是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其痛苦的程度也比许多现在使用的手段要轻微的多。

我希望有综合实力的单位能组织力量对有关过程做尽可能详尽的观测研究。比如用示踪原子的方法,观察注入药物的输运过程,选择及对癌肿有疗效又对敏感的器官伤害最小的注射布局,争取即杀伤癌细胞又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机体。

这不是什么重大的新颖的创新,但是我相信这种改进很可能有重大的实用意义,可能拯救许多过去不能救治病人。其实几乎所有的创新在关键的点上也往往都是一层窗户纸。抓住了是一步之遥,看不见就是在黑暗中摸索,是十万八千里。


本文发表之后,有人说局部注射最后也要扩散到全身,所以副作用还是有的。我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是他们没有认真分析这个副作用到底有多到。其实本来在我的博文中已经提到这个问题,特别是这一段:

我希望有综合实力的单位能组织力量对有关过程做尽可能详尽的观测研究。比如用示踪原子的方法,观察注入药物的输运过程,选择及对癌肿有疗效又对敏感的器官伤害最小的注射布局,争取即杀伤癌细胞又最大限度保护病人的机体。

既然有人提出这个质疑,就可以做些纯粹的探讨。在全身给要得时候,药物是经过循环才到达病患的部位。能到达的对爱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肿瘤的重量与体重之比这么一个小数字m<<1。副作用呢,则是全身各处的。

如果局部给药,药物首先在癌肿部位,如果局部的药量跟全身给药时候一样,也就是药量只有原来的m而已,因而对其他器官的副作用,即使半衰期为无穷大,对于比较远的器官副作用也只有原来的m。要我总是有代谢的,扩散也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副作用也是肯定要小于m的。因而局部可以增加剂量直至局部能耐受,而且疗效海域剂量正相关的水平。

这是理性的反对意见即使不对也可以帮助加深认识的一个例证。不过我很希望那些有疑问的朋友自己能提供一点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停留在有疑问就反对的地步。

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拆台的坏毛病,即所谓文人相轻,反对容易补台难。中国科学要发展,创新要繁荣,需要改一改这个缺点。其他民族,比如俄罗斯,总是千方百计为本民族争荣誉,而我们中国人并不如此。比如康普顿效应,本来是吴有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外也都是叫做康普顿-吴有训效应,但是在中国就谦虚了。大跃进的时候中国物理学家杨祯(当时是一个刚刚从苏联回国的青年)发现了超声波对压电晶体的中子散射的调制效应,那些老师们居然连个发表的机会都不给,因为只是“闲花野草”。其实是骨子里个人主义对别人的成绩的嫉妒在作怪。直到文革的时候,国外也发现了这个效应而且用得有声有色,才被国内的一些人重视起来。

埋没人才的往往正是知识分子的这种拆台习惯。反右斗争当然有领导者的导向错误,但是斗知识分子都得狠的又往往是知识分子。


附言:我曾经在李治中先生的博客留言,但是没有得到回复,可能他还没有看到吧。所以写这篇博客,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7474-1029196.html

上一篇:续说特朗普与中美关系
下一篇:未来战争还必须有陆军披坚执锐
收藏 IP: 99.245.100.*| 热度|

3 徐令予 刘学武 彭渤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