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士林与袁枚在南京论诗
(此段文字插在第十七章,139页)
这位青年叫袁枚,乾隆元年进士,喜欢写诗。袁枚说他非常钦慕徐士林的为人与才学,更喜爱他的诗和楹联,说他的诗联言之有物,寓意深刻。接着他拿出自己写的几首诗,递给徐士林,请为点拨一二。徐士林接过来,细细读了一遍,其中的两首咏史诗引起了他的注意:
二乔
国亡家破名公女,同嫁英雄美少年。
绝色易逢佳偶少,听他夫婿自家怜。
马嵬驿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是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徐士林对其中的一首诗不甚满意,但没有直接提出批评,而是举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一诗来说明问题。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徐士林先问袁枚:“杜牧的这首诗写的怎样?”
袁枚答道:“杜牧的这首诗是千古绝唱,我从小就会背诵,当然是好诗。”
徐士林又问道:“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袁枚被徐士林这一问给问傻了,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徐士林说道:“宋人许?在《彦周诗话》中就批评了杜牧的这首诗,说杜牧的《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你觉得他批评的有道理吗?”
袁枚还是糊里糊涂,但面对徐大人的提问,又不好老是闷着,便说道:“也似有理。”
徐士林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脸懵然,笑着说道:“若论写文章,这个批评是对的。但这是写诗呀。诗有其自己的语言形式,即所谓‘诗家语’。”徐士林略微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吴修龄在他的《围炉诗话》中对此作过这样一段评论,‘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己意,发议论,而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诗,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许彦周乃曰:‘此战系社稷兴亡,只恐捉了二乔,措大不识好恶。’宋人不足与言诗如此。”
徐士林见袁枚听得十分认真,就继续说:“请注意‘用意隐然,最为得体’这八个字。这是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把一场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争,只用‘东风’、‘二乔’点出,看似语近轻薄,却是神来之笔,让人回味无穷。这可是小杜的拿手功夫,在唐代群星璀璨的诗坛上,小杜的咏史诗可谓独占鳌头。”
袁枚忽觉茅塞顿开,脸上露出一丝红润的微笑,这笑容半带得意,半带羞愧。说道:“学生明白了,我的这首诗只是叙事,无出己意,是史也,非诗也。”
看到袁枚悟出了其中的道理,徐士林十分高兴,又接着说道:“吴修龄所谓‘宋人不足与言诗’,是说宋人作诗、论诗,往往注重‘以理入诗’,因此很多人批评宋诗‘味同嚼蜡’。和唐诗相比,宋诗当然要逊色一些,然而宋人以理入诗也未必都‘味同嚼蜡’。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构思奇妙,涵义深邃,令人回味无穷。”见袁枚听得认真,徐士林呷了一口茶又说道:“若论‘咏史诗’的写法,古人有所谓‘死中求活’法,杜牧的《题乌江亭》就是,‘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李易安的五言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作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也是这种写法,谓项羽尚可回江东以图再起,乃于万无可为之中犹谓有可为,故曰‘死中求活’。而这首《赤壁》却是倒过来写,赤壁之战,周公瑾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曹军,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之时恰遇东风相助,将这次胜利的关键归于了东风。故而诗中有‘东风不与周郎便’的句子,这是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此种写法,可谓‘返活见死’。不论是‘死中求活’还是‘返活见死’,都是‘咏史诗’常用的手法。”
徐士林的一番话好似拨开云雾见青天,袁枚听得是如醉如痴。他庆幸自己今天总算是见到了一位好老师,忽然向后退了一步,双手抱拳说道:“谢徐大人教诲,请受学生一拜。”说着就要双膝跪地。徐士林连忙伸手将之扶住,说:“年轻人不必这样。我虽然也爱诗,但身为朝廷命官,几十年来主要精力都用在为朝廷和百姓办事上了,连写诗论诗的功夫都没有,怎可受你一拜?我今天对你所说的这些也都是从前人的书中或与同僚的交流中得来的见解。”
看看时间不早,袁枚便欲告辞。临别前再向徐士林讨求几句告诫的话。徐士林就将陆放翁告诫其子的诗句赠给了他: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并鼓励他除了多读前人的诗作外,也要读一些前人写的诗论文章,更要善于观察社会和体验生活。最后又鼓励他说:“我看你很有悟性,有写诗的天赋,比如你的这首《马嵬驿》就写得不错,立意高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我相信你在诗坛上会有一番作为,也相信你将来会写出自己的诗话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