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eFill Technology(矿山充填技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j264 副教授 CIM Fellow

博文

与施一公讨论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 精选

已有 11178 次阅读 2010-6-29 10:4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施一公教授, 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

     本人今早看到施一公教授发表的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的观点,读后感觉想说几点与施教授讨论:

     第一、施教授说的中国是人才大国之观点,不敢苟同。我们也不是人才大国,我们总是看总量:科技人才总数已达4246万之多,超过美国的4200万居世界第一。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是13亿人口才产生4000多万科技人才,而美国是3亿人口(2006年统计数据)就有4200万科技人才。这是什么样的差距?值得思考。本人认为我国现在处于高速工业化发展阶段,最缺乏的是科技人才,不仅仅是高端科技人才。

     第二、施教授是从事生命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属于非工业技术领域。我认为那位华裔专家所说的其他领域的地位和生命科学差不多,有点偏颇。中国在工业技术领域很多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甚至有的方面在引领世界。譬如我国的金属矿选矿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发达国家一般不开发难采难选或地质条件较差的矿产资源,而中国则贫富兼采,而且还要做到资源极致利用,因为快速的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且很多常规矿产资源仍需大量进口(譬如铁、铜等)。

     第三、我认为高端人才不是影响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建立满足于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群”是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而建立培养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才的机制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我这里所谓的人才包括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政府管理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像Peter Kim和Roger Perlmutter那样的人才正是从这些人才群中脱颖而出,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是无法实现的,引进国家高端人才对提高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不应该也不能被放大,假如将所有因素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之和定为1,我认为引进国家高端人才之因素的影响因子不会超过0.1。应现实的考虑中国现状,从中国实际出发,希望国家未来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断重视本土人才培养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施一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183-339757.html

上一篇:举办科学网博友WorkShop的意见征集。
下一篇:关于征订《第13届国际膏体和高浓度尾矿学术会议论文集》的通知
收藏 IP: .*| 热度|

38 周建锋 王伟 刘锋 王琛柱 武际可 陈尚斌 孙学军 朱志敏 曹聪 何天贤 曾纪晴 胡新根 袁军鹏 刘立 丁甜 熊英飞 邸领军 苗元华 孔晓飞 贺天伟 黄小忠 马光文 雷立旭 徐耀阳 李毅伟 张欣 张骥 张立宪 理论思维 ddengjian xiexmbs lftkf neilchau xchen woody78 lijack goudan1 Hiroseite

发表评论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