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德”的艰难
今天在门诊遇到一位患腰腿痛4年,加重3个月的患者。患者4年前因腰部用力不当,导致腰扭伤并右下肢疼痛,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给予药物治疗后缓解。随后几年多次加重,多次就诊,多次给予腰椎CT扫描和药物治疗。3个月前,患者症状再次加重,并出现左下肢放射性疼痛。因患者没有携带以往的医疗资料,故询问以前的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腰椎间盘膨出”?患者回答:“不清楚,以前大夫都是说:做CT吧!”,“做完CT就说:吃药吧!”。吃完药缓解了,就完事了。具体是“膨出” 还是“突出”从来就不清楚。看来以前患者就诊时医生看了病,做了检查和治疗,但没有给患者解释病情。从治病的角度来看,医生已经完成了任务,但从医学模式来看,医生省略了解释病情这一部分,然而解释病情这一部分必不可少而且极其重要。自从医学模式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转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后,解释病情更显重要。在快速工业化的今天,人的独立性进一步加强,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也在进一步加强。身体健康的变化往往会带给人们心理上造成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大的压力,患者患病后首先急切需要知道的是自己得了什么病?严重程度如何?有什么样的治疗方案?能否治愈?等等;其次才是需要什么检查?吃什么药?做什么手术?所以医生询问病史和查体并得到患者病情的初步诊断后要做的首先是解释病情,患者理解后再给予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如此患者在随后的检查和治疗中才有较好的依从性。
《大学》中说:大学之德,在明明德。只有明白了明白的道理,才够得上大学。也就是说大学层次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对于没有念过医科大学的人或者患者来说,医生至少要让其“知其然”。像在本案中,医生至少要让患者知道是“腰椎间盘突出”还是“腰椎间盘膨出”,因为这两者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如果医生不解释病情,患者看完病对自己的病情还是稀里糊涂,患者又如何去按医生的医嘱去检查和治疗?如果医生不解释病情,患者对自己病情“知其然”或者“明德”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和艰难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