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逻辑)

已有 1925 次阅读 2016-4-27 23:49 |个人分类:[Graduate Gate]|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按:下文是群邮件的内容全部の系列]

       刚才无所事事,将计算机置于“睡眠”状态,忽然就想到一个问题。“逻辑”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或者说,逻辑的起源是什么?人类的头脑中存在逻辑,那么动物的头脑中是否存在逻辑呢?有一种说法,“思考”这种行为大多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如果意识起源于脑神经的某种内在作用,那么逻辑也必须建立在脑神经的基础之上。但是,逻辑更有可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建立的。比如,狼孩不会说话,更不会算题,也很少成为森林之王。可以推测,狼孩没有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几乎可以肯定,狼孩拥有意识。但是,相比于社会人,狼孩的意识可能更接近动物的意识!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何谓“人脑”?按照某种理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可否说,人脑不仅涉及生理基础,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基础。纯粹从生理角度谈人脑似乎是不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生婴儿的脑还算不上人脑,只能说它是潜在的人脑。不知道生物学家们是怎样看待的。印象中,英美科学家倾向于孤立地看待事物,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说到脑,七、八年前曾想到一个问题:蚂蚁有脑子吗?一搜,原来蚂蚁也是有脑子的。当时感到很惊讶。不过,象蚂蚁这种昆虫,它的脑细胞数量相对较少,脑神经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可能无法产生意识。不过,蚂蚁拥有“社会性”。当然,群居动物都有一定的社会性。“蚁群算法”大概也是当时搜索时遇到的。虽说蚁群觅食的机制相当宏观,不在脑神经层面,但从效果上看,形成了某种“智能”。这很可能是由于“或然性”造成的,但这种或然性的发生联系着一定数量的蚂蚁。数量少于某个阈值,可能就无法形成“智能”觅食了。人脑中存在的意识,可能也是由于类似或然性机制造成的,只不过数量庞大的脑神经能够维持“意识”事件的“持续”发生。换句话说,意识或脑神经的自感应集合的不变性,其本质可能是“脑神经上下文”中的概率现象。
 
       最后一个问题:猫咪、文盲和学者,三者中谁的头脑中的熵更大?这个问题就交给潜意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73244.html

上一篇: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意识)
下一篇: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富有)
收藏 IP: 110.178.32.*| 热度|

2 徐令予 李学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7 0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