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应学校的要求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申请了天文联合基金。刚刚看到NSFC发来的信(8.29发送),是关于我今年申请的天文联合基金的“同行评议意见反馈信”,现在发给大家,并附上我的回应,包括我在太阳物理方面的评论。没有别的意思,旨在就有关情况作些交流,也可以增进一些朋友对我的了解。我说话一贯很直,不恭之处请忽略。
李毅伟
***
李毅伟先生/女士:
您好。
您申请的天文科学基金项目,经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通信评议、专家评审组会议评审和科学基金委委务会审批,未能获得资助。
科学基金工作遵循“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优中选优,因此一些很好的申请,仍可能未获资助。为使科学基金评审工作更加客观、公正、透明和帮助您改进今后的研究工作,这里将同行评议意见全文反馈给您,仅供参考。
关于你的项目的同行评议意见如下:
<1>
本项目的题目是“日冕非无力磁场边界元外推的先进小波算法研究”,实质是改进颜等提出的线性无力场的边界元方法,利用一些方法 使得该边界元方法算得更快一些。然后,再利用线性无力场的叠加产生光球附近的非无力场。计算线性无力场的方法很多,比如傅立叶方法就很快,也很有效。而且,这些计算线性无力场的方法所产生的结果大同小异。因而,本项目在创新意义上不强。建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支持。
前两句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利用一些方法使得该边界元方法算得更快一些”,这个说法有些笼统,也是搞应用数学的人容易碰到的评论:当你从10000把钥匙中找到那一把能开锁的钥匙后,人们会指着这把钥匙说,这是别人制造的钥匙!
另外,作为交叉研究,至少涉及两领域,而且必须先花功夫把这两个领域中已有的东西作较深入的研究,然后才可能匹配起来,这类似破译密码的工作,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因为数学方法多如牛毛,对于手头上的问题哪个方法有效不是很轻易能判断的。通常,局限在单一领域中的学者对于他们不熟悉的领域中的对象只有很笼统的认识。比如这里我提到的“先进小波算法”,把它说成“一些方法”本身没错,但这个不是很轻巧的事情,就好比青龙偃月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玩转,即便能玩转也不见得能在万军从中取上将之首级。
关于第三句和第四句,我的看法是虽然“计算线性无力场的方法很多”,但这些方法自从诞生以来几乎没有公开的定量评估,比如Chiu&Hilton方法是1977年提出的,傅立叶外推方法是1981年提出的,而Low的解析解是1982年出来的,可是很长时间里没有人在Low的解析解上测试这两个外推方法或其它外推方法,直到2009年才有第一次公开测试两个常alpha外推程序的工作发表!我们知道,在医学中任何针对人体的药物或方法首先要在小白鼠上做实验,之后才可能用于临床;但是在太阳物理中,没有在解析模型上经过严格测试的方法也会直接用于处理观测数据,仅仅是因为这样的干法能够流通!
最后,关于创新性,我倒有个新说法,就是“重复是创新之母”,“新在旧之内,不在旧之对”,甚至我认为“追求创新是浮躁的起源”,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和进步,而不是什么“创新”。当然,进步中往往伴随着创新。
<2>
本项目拟在将先进小波方法和边界元方法应用于“非无力场“外推,并用外推的光球磁场垂直梯度研究与耀斑爆发的关系。虽然申请人在将边界元方法应用于日冕无力场外推上有成功经验,但项目所依据的一种特殊的“非无力场“模型是否适用于大多数的日冕区域,特别是活动区上空,存在争议。同时,当用实际测量的磁图作边界时,横场测量的误差将远远覆盖精确计算方法改进的误差。作为联合基金,项目成员中没有一个来自科学院,也没有提及使用任何科学院的仪器设备。
第一句理解基本正确。关于第二句,我在项目申请书中指出,相关基础是Hu&Dasgupta(2006,2008)提出的非无力场外推方法,关于其对日冕区域的适用性是需要研究探索的事物,评审人的意见不令人信服。第三句有合理性,就是关注应用的结果是否精确。问题是,本项目主要是改进方法的效率,由于观测数据的导致的误差,不应该转嫁到方法上。最后一句,项目中没有包括科学院的人员,当时联络的时候限额都饱和了;仪器没有专门列出,已经指出要结合磁图数据。
<3>
日冕非无力磁场边界元外推的先进小波算法属于新的外推方法尝试。先进小波算法已经相当成熟,运用于外推计算或许能够得到申请者期待的结果。非无力磁场更符合太阳大气的真实状态,但更加难于确定外推结果的可靠性。建议作者认真思考验证计算结果可靠性的途径和方法。
第一句理解正确。第二句,先进小波算法用于磁场外推的从来没有,这是我从2002年一直做的事情,只有我一个人做,谈不上有成熟的算法。关于外推结果的可靠性自然是用解析模型来验证,这是稍稍在外推方面有所深入的学者都知道的。我在太阳物理方面发表的两篇文章就是强调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
【关于快速算法对于太阳物理研究的意义,类似于化工生成中“催化剂”对于化学反应的作用。然而,天文或物理研究中常常会把技术方法盖在在下面,仅仅是出于“我们要的是葫芦”这样的逻辑。】
【对现有的事物进行“推动式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要水足够大,自然会把领域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淹没式的解决。这个就是我在研究中所持的态度。我不是很认同“技术路线”这种说法,严格来讲,研究人员在做研究的时候所采取的路线应该是“布朗运动”,而且要随时准备切换到自己的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新方向上。】
【关于太阳物理的研究,我知道方成老师有这样的观点,就是数学和物理功底都要很硬才行。我很认同这样的看法和态度。我想加上半句:而不是因为数学不行或物理不行而躲到太阳里!之前我在天文台做报告的时候说过,研究太阳,这样一种企图本身就很伟大,需要很大的勇气;而在具有这种勇气的同时,却不敢深入地碰数学或物理,那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数理科学部 天文学
联系电子邮件地址:(略)
(ISIS584763SN:3703915)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481200.html
上一篇:个人の体验(二)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