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计可施的时候,高观点能指明前进的方向...
* * *
.
周二
* 留了尾巴,今天要完成它。先列出之前得到的式子:
τ = ϕ(v)·β·(t-v/V^2·x),
ξ=ϕ(v)·β·(x-vt),
η=ϕ(v)·y,
ζ=ϕ(v)·z.
其中,ϕ(v)为待定量,β=1/sqrt(1-v^2/V^2)。现在的任务是确定ϕ(v)。
.
之前的上下文是静系(K)和动系(k),后者相对于前者以匀速v平移。按作者的思路,引入第三个坐标系K',它相对于k系以速度 -v 沿着X轴平移。新引入的 K' 系实际上是 K 系的拷贝,K 和 K' 相对静止,后者的坐标为x',y',z' (这里的 x' 不是 前文中的x'=x-vt那个x')。接着“ 设在t=0时,所有这三个坐标系原点都重合在一起,且设 t = x = y = z = 0 时,K' 系的时间 t' 为零。 ” 这里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描述初始状态(也是上述变换适用的初始状态)。
.
这里,K' 和 k 之间,相对地:前者视为动系,后者视为静系。套用上述四个式子(左动右静),得:
t' =ϕ(-v)·β·(τ +v/V^2· ξ ),
x'=ϕ(-v)·β·(ξ+ vτ ),
y'=ϕ(-v)·η,
z'=ϕ(-v)·ζ.
.
接着,k 和 K 之间,相对地:前者视为动系,后者视为静系。把早先的四个式子代入上式,有:
t' =ϕ(-v)·β·(τ +v/V^2· ξ )
= ϕ(-v)·β· [ϕ(v)·β·(t-v/V^2·x)+v/V^2·ϕ(v)·β·(x-vt)]
= ϕ(-v)·ϕ(v)·β·[β·t -β·v/V^2·x + β· v/V^2·x -v^2/V^2·β·t]
=ϕ(-v)·ϕ(v)· β^2 · [1-v^2/V^2] ·t
=ϕ(-v)· ϕ(v)·t
.
x' =ϕ(-v)·β·(ξ+vτ )
= ϕ(-v)·β·[ϕ(v)·β·(x-vt)+v·ϕ(v)·β·(t-v/V^2·x) ]
= ϕ(-v)·ϕ(v)·β^2·[x -vt + vt -v^2/V^2·x ]
= ϕ(-v)·ϕ(v)· β^2 · [1-v^2/V^2] ·x
=ϕ(-v)· ϕ(v)·x
.
y' =ϕ(-v)·η
=ϕ(-v)· ϕ(v)·y
.
z' =ϕ(-v)·ζ
=ϕ(-v)·ϕ(v)·z
.
注释:前两段推导中的蓝色项彼此抵消,而绿色和红色项约分了(1-v^2/V^2 =β^{-2} )。规整上述推导,有:
t' = ϕ(-v)· ϕ(v)·t
x' =ϕ(-v)· ϕ(v)·x
y' =ϕ(-v)· ϕ(v)·y
z' =ϕ(-v)·ϕ(v)·z
.
得到上述结果之后,作者另起一段写道“由于x',y',z'同x,y,z之间的关系中不含时间 t,所以K同K'这两个坐标系彼此相对静止的,而且,从K到K'的变换显然必定是恒等变换。因此:
ϕ(-v)·ϕ(v)=1 ” <1>
.
注释:K'与K相对静止从物理设定上就能看出来,但作者在这里是要从数学关系式中“推导”出来:确实,上面最后三个式子里既没有出现 t,更没有出现 t' 或τ 。以上引入K' 系,出现了 K' ~ k ~ K 三套坐标系,而两边的 K' 和 K 彼此相对静止,两静护一动。作者是怎么想到的呢?这是个谜,也是个“元操作”。我感觉作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对称性,但额外引入K' 更容易理解。(可见,无计可施的时候,高观点能指明前进的方向)。
.
上面的关系仍不足以确定ϕ(-v)。作者转而考虑 k 系Y轴上的一个区段,即:ξ=0, η=0, ζ=0 和 ξ=0, η=L , ζ=0 之间的这一段。而Y轴看做一个杆,它相对于K系以速度v运动,而杆的轴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杆上那一段的两端在K中的坐标可以通过早先列出的变换式子来计算。比如,把 ξ=0, η=L , ζ=0 代入,有:
0=ξ=ϕ(v)·β·(x-vt),
L=ϕ(v)·y,
0=ϕ(v)·z.
由此:x=vt,y=L/ ϕ(v),z=0。这是Y轴杆上远离X的点,作者把它的(静系)坐标改记作x1, y1, z1。即:
x1=vt,y1=L/ ϕ(v),z1=0.
类似地,把 ξ=0, η=L , ζ=0 代入变换,且该点静系坐标记作x2,y2,z2,则有:
x2=vt,y2=0,z2=0.
.
于是,得到了Y轴杆上两端在K系的坐标,从而可以计算出杆在K系的长度:sqrt[(x1-x2)^2+(y1-y2)^2+(z1-z2)^2]=abs(y1-y2)=L/ ϕ(v) . 作者说“ 这就给出了ϕ(v)的意义 ”。但究竟是什么意义,没有明说。我想,从量纲上来看, ϕ(v)就是个没有单位的系数,尽管看上去是关于v的函数。 ϕ(v)的意义就是坐标变换产生的无量纲系数。
.
进一步,作者指出“由于对称的缘故,一根垂直于自己的轴运动的杆在静系中量得的长度,显然只同其运动的速度有关,而同运动的方向和指向无关。 ” 这里的中译有点拗口或费解。作者的意思无非是:若杆运动的速度矢量与杆的轴向始终保持垂直,则杆在静系中的长度,至多与运动的速度(标量值)有关,而与运动方向或指向无关。这样,若把v和-v对调,则动杆在静系量得的长度不变。于是,L/ϕ(v)=L/ϕ(-v). 即:
ϕ(v)= ϕ( -v) . <2>
.
对照<1>和<2>,得: ϕ(v)=1 .
.
这样,早先的变换方程得以最终确定:
τ = β·(t-v/V^2·x),
ξ =β·(x-vt),
η=y,
ζ=z.
其中,
β=1/sqrt(1-v^2/V^2).
.
原著第3节推导完毕。(这个变换曾经红得发紫,亦将万世不朽)。
.
注:本文首发于群邮件[Graduate Gate....Wednesday&Thursday] ,原标题“论不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毅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084393.html
上一篇:
★ 精选好友解密中... 下一篇:
应同学要求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