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楼阳生书记以前瞻30年的眼光提出了“两个确保”和“十大战略”重要部署。其中,“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是未来重要发展战略之一。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高度关注。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黄河流域发展的重要龙头城市,郑州市未来的低碳高质量发展对于引领我省绿色低碳转型、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郑州市未来要以“减排”和“增汇”并重,强化“双碳”科技支撑,建立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为抓手,以低碳技术应用为核心,强化国土空间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推动区域协同减排和污染治理,构建适合于郑州实际的低碳政策保障体系,助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一、加强排放计量监测,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开展碳排放科学计量是全面系统了解和评估碳收支状况、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的前提。要广泛研究和评估国内外碳计量方法的适用性,制定符合郑州实际的碳计量与监测技术规程,建设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城市精细化碳收支核算—监测—评价—预警系统平台。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等不同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对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湖泊、沼泽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汇开展计量。综合采用可视化、情景模拟等技术,加强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和气候变化情景下碳源和碳汇的预测和预警,动态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下碳收支演化趋势,并及时提出应对方案。
二、打造沿黄绿色走廊,提升生态碳汇功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保护。探索实践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标的绿化行动,更大限度发挥自然植被的固碳功能。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建设“一带、两核心、多点”的碳汇功能区。强化城市景观绿化,以龙湖、龙子湖、绿博园等为依托打造城市绿心,在提升城市景观功能的同时,不断增强城市的碳汇能力。以黄河湿地为依托,重点实施黄河滩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廊道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示范工程。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隋唐大运河等生态廊道建设,全面提升郑州市重要生态廊道质量和系统稳定性,构筑完善的生态廊道网络,全面提升城市生态碳汇能力。
三、强化国土空间管控,提升资源承载能力。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区域协调发展。将国土空间碳收支评估纳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对于农业用地空间、建设用地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设置差异化的碳排放约束阈值,并作为不同用地空间和用地单元未来开发的重要依据。开展以用地空间为基本单元的国土空间碳源/碳汇功能评估,揭示国土空间碳平衡状况,打造国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监测信息平台,动态识别国土空间碳风险地区,并将其作为国土空间动态调整的依据。从不同用地功能、规模、结构、布局入手,探索提出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布局结构、优化模式和管控方案。实施建设用地减量化行动,统筹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加强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提高土地资源承载能力。
四、加强低碳技术革新,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清洁生产技术、节能环保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有效推动污染防治,实现资源节约和降低能耗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是推进重点“双高”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通过技术革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新兴绿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二是制定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三是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一方面化解过剩产能,取缔僵尸企业,推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以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郑州市交通枢纽优势为依托,大力发展低碳商贸和低碳物流产业,以交通优势和助推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
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优化。未来要深度调整能源结构,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比例,大力发展以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尊重能源资源分布、组合及供需分布特征,在能源与供电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系统优化能源结构,在多能互补的基础上合理做好可再生能源的规划布局。严格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资源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控制煤炭、钢铁、化工、电力等行业的碳排放。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在煤炭清洁利用、智慧电力、现代化工等领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同时要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积极培育发展非资源型产业、绿色低碳产业。一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技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另一方面加强碳捕获、利用和封存集成配套技术的研发,并开展试点示范。
六、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建筑节能降耗。在城乡规划中落实低碳理念,编制城市低碳发展规划,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探索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开展城市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强化宾馆、办公楼、商场等商业和公共建筑低碳化运营管理。在农村地区推动建筑节能,引导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洁低碳转变,建设绿色低碳村镇。因地制宜推广余热利用、高效热泵、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绿色建材、绿色照明、屋顶墙体绿化等低碳技术,开展绿色生态城区和零碳排放建筑试点示范。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动清洁取暖,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在土地供应、税费等方面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引导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等健康发展。
七、加强区域协同减排,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从中原城市群不同城市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优势入手,引导城市产业规划和错位发展,综合考虑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劳动力条件、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潜力、区域市场、环境容量等,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合区域实际的产业发展目标,避免不同区域产业同质化发展造成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尝试建立区域协同减排的体制机制,深化“区域视野,城市行动”的联防联控机制,推进中原城市群协同减排,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以区域层面产业布局角度分析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对各地区碳减排的作用机制并优化碳减排成本,基于碳减排成本优化制定碳减排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最优路径。立足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探索构建区域横向碳补偿机制,以“碳”为纽带,实现高碳排放区向低碳排放区的经济补偿,实现区域公平协调发展。
八、提高公众低碳意识,引导居民低碳出行。从消费端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是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应坚持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营造节能低碳氛围,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升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扩大低碳绿色产品供给。倡导人人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促进全社会形成自觉行动。强化节能宣传,通过使用节能家电、垃圾分类、旧物换新等系列活动,践行低碳生活,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加大宣传绿色环保力度,减少一次性用品,做好垃圾回收,使社会形成绿色良好理念风尚。优化公共交通线路,做好交通规划,特别是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换乘问题,引导居民低碳出行。
九、树牢底线思维意识,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充分考虑低碳技术风险和社会成本,有效应对低碳转型可能出现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建立气候变化风险不确定性的应对策略。一是应对降碳可能导致的各种影响和社会成本。比如:碳封存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大力发展光伏和风电可能带来的电力系统不稳定性、海洋蓝碳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影响、对“两高”产业的约束带来的产业链问题等,都需要提前谋划,做好系统性应对措施。二是做好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规划。随着全球变暖加剧,暴雨、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比如郑州市去年的暴雨给城市带来的巨大损失,这也为未来城市应对极端天气敲墙了警钟。未来,要从城市供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医疗卫生体系布局、水资源和粮食安全保障等领域做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做好重大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应对和救助等工作。
十、强化低碳政策保障,推进双碳试点示范。构建绿色低碳的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节能环保、清洁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完善碳交易市场体系,建立降碳和治污有效结合的碳配额分配体系;建立多层次的横向碳补偿制度,对重点碳汇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贫困地区加大补偿支付力度;构建碳排放负面清单,打造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监管信息平台,建立碳排放风险监控体系;建立碳排放离任审计制度,将碳排放纳入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切实履行碳减排责任。另外,未来要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效益纳入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标准体系,针对山地、森林、草地、湖泊、河流、湿地、农田等不同生态类型探索建立差别化的碳效益及生态价值实现方式,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使碳效益提升成为助推农民、社会主体、地方政府加强生态保护的重要目标之一。另外,建议市政府出台相应规划,将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管理等融为一体,大力推进低碳企业、低碳园区、低碳校园、低碳社区、低碳建筑、低碳乡镇等试点建设,助推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