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系统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资源基础和生命支撑系统。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对区域水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不仅使各类水利设施和供排水管网难以满足用水需求,还导致水系统能耗和碳排放呈不断增长态势。在“双碳”目标约束下,如何在确保水安全的同时,提升水系统效率、推动水能协同优化与碳减排,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开展排放精准计量,加强水系统监测。针对给水、调水、制水、用水和污水处理等水环节,开展碳排放核算、评价、监测和预警,打造水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实时掌握水系统不同环节、不同供水模式、调水方式和水处理工艺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动态;针对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建立适用于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和标准;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开展工程建设、运行和输水调度的碳排放评价与监测;针对水库、湖泊、湿地和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开展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汇效应的监测与评估。通过碳排放精准计量、监测和评价,为水系统碳减排、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精细化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实施节能减碳改造,优化水系统结构。大力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减少工程施工的能源和建筑材料消耗量,降低水利工程能源消耗及运行成本,提升水资源开发效率及工程能效;加强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节能降碳改造,降低水处理过程的能源消耗和药剂投入;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业水土能利用效率;加强工业节水节能技术改造,依法淘汰落后的高耗水高耗能工艺、设备和产品,升级工业循环用水冷却系统,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能源效率提升;强化重点用水环节监控,通过用水节约带动整个水系统上下游节能降碳。
强化资源协同节约,提升水系统效率。从资源系统整体视角出发,将能源结构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和水资源节约相结合,在区域层面,建设水能资源实时监测与智能管理信息平台,形成多部门推动资源节约和碳减排的合力;在农业领域,通过种植结构与耕作模式优化、土地规模化经营等推动农业水土资源协同优化;在工业领域,统筹坚持节水、节能、节地和节材,全面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在城市规划领域,将用地布局与水能系统优化相结合,形成有利于水系统优化的城市规模和空间格局;在区域协同方面,从产业与供排水设施布局方面引导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推动水能资源协同节约与碳减排;在用水配置方面,在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保障生态用水需求,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打造智慧水务平台,加强水系统管理。建设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一体的水系统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对城市水系统的供排水设施、用水调度、污水处理、能源消耗等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和统计监测,实时动态了解水系统能耗水平,提升水系统供水设施和管网的优化调度效率,以智能化实现水系统管理的精准化;强化重点企业用水全过程实时监控和智能在线监督诊断;完善“全国水利一张图”,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以大数据赋能水系统管理,并与碳排放监测与评价技术相结合,为水系统健康运行与低碳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完善基础设施布局,增强水系统韧性。调整基础设施分布模式,实现城市水系统集中与分散并重,适当增加小型分散的水系统基础设施,实现给水、污水和雨水等的就近处理和利用;对于缺水地区,将区域地表水、周边水库供水和域外调水相结合,建设城市应急水源储备设施,提升水系统应对风险能力;打造工业园区水循环利用模式,形成从工艺设计、用水过程和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工艺的可持续水管理体系;强化污染水体修复与治理,发挥自然水系统在减碳和气候调节中的作用。
健全政策保障体系,推进水系统减排。制定和完善节水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制定低碳导向的水系统技术规程标准体系,对水处理工艺、工程设施建设及运维等设定相应的能耗标准;建立节水节能效果精准评价标准体系,从政策导向、法规约束和经济手段等方面完善节水节能奖惩机制;将水资源双控与碳排放双控相结合约束企业的用水行为;加强水系统信息与监督平台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跨区域(流域)的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区域间水资源合理配置和协同减排。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2: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