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二、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

已有 5165 次阅读 2007-10-8 17:42 |个人分类:中医科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二、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描述上的人文科学特征,很多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气、经络等没有现代科学基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疾病现象和人体的保健功能,因此,我们首先必须认定中医是自然科学。一门研究人体的自然科学没有现代科学物质基础是说不通的。西医是研究人体疾病现象的自然科学,由于西医受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它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物质结构上入手的;中医也是研究人体疾病现象(当然还有保健)的自然科学,由于中医受东方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它研究人体的疾病现象是从构成人体的微观物质运动所体现的宏观整体状态入手的。中西医研究的对象相同,但研究的方法各异,切入点也不相同。因此,描述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经络等概念深受物质运动观的影响。它本质上不是物质结构观派生的概念,而是物质运动观派生的概念。如果从物质结构观上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我们就无法求得理论体系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因为,气是一元论,阴阳是二元论,五行是多元论,逻辑起点的不一致,不可能建构容纳这些概念的逻辑一致的科学理论体系。如果从物质运动观上来理解阴阳、五行、气等概念,那么建构容纳这些概念的逻辑一致的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可能的。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只有从物质的互动相生的运动观上才可以得到理解。

人体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从中医的角度看,阴阳平衡态,就是人体的最佳健康状态;从西医的角度看,就是人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均处于最佳的状态;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应是人体这个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大系统中有子系统,中医的五行学说则是以五脏为中心构建的五个生理、病理子系统。于是我们得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第一个对应表述方式:

中医阴阳平衡态等价于人体复杂巨系统的最佳自稳态。

系统内物质的运动相对于最佳自稳态有快慢(或左右)的偏离,也有系统内元素的增多或减少,这些都要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失稳,对于人就是生病。表现于中医就是阴阳失衡,出现阴证阳证;表现于西医就是理化指标的异常,偏高或者偏低。于是我们得到了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第二个对应表述方式:

中医的阴阳,是人体内物质运动状态或物质的多少相对于最佳自稳态的左右偏离,一般,偏快(或物质增多)是阳,偏慢(或物质减少)是阴,超阈值偏离则构成阴证、阳证。

相对于系统的稳定性,物质的运动状态有起促进作用的,也有起破坏作用的。起促进作用的是活力,是“正气”;起破坏作用的是破坏力,是邪气。“活力”赋予了科学涵义,非科学史上的神秘主义概念。于是我们得到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第三个对应表述方式:

中医的“气”是生命物质的活力,活力由生命力决定。生命力是生命能、生命驱动力、生命潜力的总和。“气流”是人体内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

中医认为“气”是在经络里流动的。对经络的物质本质研究已经有了很多实验基础及相应的假说。如果承认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那么,人体内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物质运动的转移就是在这里完成的。传在经络,感在神经是经络感传机理的现代科学说明。这正是现代生理学的结论。于是我们得到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第四个对应表述方式:

经络就是人体间隙维,组织液就是经络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中,思维的能动作用受到了特别的青睐。现代脑科学和思维科学已经证明,思维的能动性除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之外,还可以直接作用于世界。思维作为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可以作用于自身及自身以外的他物。它与外界针刺作用和磁疗作用原理是相同的。于是我们得到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基础的第五个对应表述方式:

思维至少是一种电磁场物质结构形式,它既可以作用于人体自身,也可作用于人体以外的他物。意念守穴就是思维的物质作用。

上述五个对应表述就是建于现代科学物质观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当然,建立一个完善的中医现代科学体系,工作是复杂而艰巨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一日之功,但是万里长征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十分明显,西医是建立在物质结构和微观实证学说基础上的医学自然科学;中医是建立在物质运动及系统论学说基础上的医学自然科学。它们的共同基础就是现代科学物质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8562.html

上一篇:题 画
下一篇:唐多令(登红安天台山)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