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评议书

已有 4004 次阅读 2011-9-1 11:54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quot, amp

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评议书

赵国求教授潜心研究量子力学的多种可能解释及其哲学问题有许多年了。如果说,作为这种辛勤劳动的最大回报,在科学上表现为他富有探索性地提出大胆新颖的“量子力学曲率解释”,那么在哲学上则表现为他配套地建构“相互作用实在论”,这是他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多年心血的结晶。

赵国求所倡导的“相互作用实在论”,如在《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实在论比较》一文中所表述,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形态。在武汉的量子哲学学术圈多年反复争论与讨论的氛围和背景中,赵国求所提炼的“相互作用实在论”凝聚了群体的智慧,其基本概念的含义逐步得到澄清,基本观点的表述在逻辑上已达到应有的明晰性,与对立观点或相近观点有了明确的划界,从而对自身观点有了正确的定性和定位。

作为见证人之一,我亲眼目睹“相互作用实在论”从提出、成长到相对成熟的历程。毫无疑问,赵国求从一开始就持有鲜明的实在论立场,说真的,起先我并不看好它。原因在于,在我的感觉中那个初始观点太像机械唯物论,太坚持经典的牛顿式的本体论了!在争论“月亮不看它时,它就不存在”这个论断时,他在捍卫实在论时明显地忽视了“量子现象对于观察的依赖性”。因此,他受到物理学哲学课题组其他成员猛烈的抨击。在经过好几个不眠之夜之后他提出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保留了实在论的基本内核,却通过明确划分了“现象实体”与“自在实体”两个层次,体现了量子实在不同于经典实在的特异性,从而超越了朴素实在论和机械唯物论。在过后的反复争论与讨论中,“相互作用实在论”的表述形式不断地得到磨练和改进。

在进一步的反思中,赵国求沟通了“现象实体”与“自在实体”的关系,“现象实体”可以层次递进,逐步逼近“自在实体”(例如从德布罗意物质波到康普顿物质波的转变),使得“相互作用实在论”与康德不可知论、范弗拉森的建构经验论等等划清了界线,赵国求也说清楚了“相互作用实在论”与罗嘉昌的“关系实在论”的区别以及它与国际上著名的“结构实在论”的内在联系。

这些研究成果在该论文中都得到充分反映。总体上说,该论文清楚地表明了相互作用实在论的基本特点以及与几种典型的实在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相互作用实在论”,从哲学上说并非刻意标新立异之作,但却有内在的时代创新性,很显然它是科学唯物主义的现代继承者,它与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精神也完全相符,不过其主要特色却在于,它是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新成果进行认真的哲学思考和哲学概括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哲学家的纯粹思辨的结果。这正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意见:对法兰奇的结构实在论的概括(物体=结构、关系=本体)未必恰当,法兰奇是“实体取消主义者”,不需要实体和物质,结构就是终极性的。

                           评议人:桂起权 201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481810.html

上一篇:北京昆明湖
下一篇:相互作用实在论发凡
收藏 IP: 59.174.155.*| 热度|

4 罗教明 钟炳 陈湘明 杨华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