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哲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赵国求 研究员,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专著十部,国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博文

相互作用机制的转换

已有 4273 次阅读 2008-4-4 08:03 |个人分类:物理学哲学

宏观经典力学中的相互作用机制与微观量子力学中的相互作用机制有着本质的差别。宏观作用机制是连续的,不管是引力、电磁力还是由此缘引出的弹力、摩擦力均是如此;由于作用量子的存在,原子中能级间能量是不连续的,其作用是间断的,不管是电磁力、弱力、强力均是如此。相互作用原理指出,人类认识的客观世界,客体在时空序列中的“形象”是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它既与客观世界自身的相互作用相关,也与中介信息人的认识器官(包括仪器的延伸)的相互作用相关,即与人类观察世界借用的观察信息的性质及人脑的生理结构相关。客体在时空序列中的形象(状态)本质地与相互作用机制联系在一起。连续的作用,给出连续变化的“形象”,间断的作用给出断续变化的“形象”。量子力学中,连续谱平面波通过 函数归一化并建立正交系,在这样的正交系中除粒子所在点有概率分布外,其余分量均为0。这样的叠加态是一种虚假的叠加态。虽然也符合薛定谔方程,其实,它是一个宏观质点的概率分布的波动方程;间断作用在时空序列中“态”的分量可以建构符合原子内部情态的正交系,叠加态是实质性的,全域分布同时存在,而且具有相干性,其状态微分方程也是薛定谔方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20457.html

上一篇:题海棠
下一篇: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中对EPR实验的分析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