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发现的教学设计,再加点科学史的佐料
——以《点亮小灯泡》教学实录为例
(注:本图片及封面用图来自网络)
一、教学设计分析
《点亮小灯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中的第二课。前面一课介绍了摩擦起电及电荷的知识,为学习简单电路做了知识上的铺垫。
笔者对比了现行的小学科学苏教版教材,这一内容被安排在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和磁》的第一课,而且没有电荷知识的铺垫,直接从一张圣诞树上的彩灯图片开始,呈现一个电池、三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向学生发出挑战:你能用下面的材料点亮小灯泡吗?
起初,笔者很认可教科版的内容,从电荷到电路中的电流,知识体系清楚,学生学习难度会减小。然而,在试教了一两个班后,笔者发现,学生并不是头脑空空的来到教室——他们有对电的认知,尽管不是很清晰。特别是在有个别学生因短路操作被烫了一下后,我突然想到:当初研究电的科学家们,他们曾经也一定被烫过,他们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研究才逐渐对电路中的电是如何运行的有了认识。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学生也经历科学家经历过的事情呢?
科学的本质是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发现物质及其相互作用或运行的规律。因此,科学探究课堂就要创设情境来让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同时,考虑到课堂要有学生思维质量的提升,笔者设计了从众多“发现”中去学会总结并找寻共同特征的实验归纳思维培养环节。
教科版教材中有对电流的简单介绍,而苏教版教材中没有提及电流。笔者所在地区已经实行全年级共用一套课本,多数情况下我并不发放课本给学生看。因此,学生头脑中对于电路中有什么且是如何运行的并不明确。这样,就有机会让让学生对电路内在的规律进行猜想,构建自己的学说。如同当年科学家们所提出的各种假设。如果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竟然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也曾经有过,想必定会给他们以极大的鼓舞,激发起科学探索的热情。
在实验材料的结构配置上,教科版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尝试用一根导线点亮小灯泡,并让学生判断课本图中哪种方法可以点亮小灯泡。而苏教版教材中呈现了三根导线,且旁边的一幅配图在灯泡连接处也不是很清晰。笔者分析:一根导线显然让“发现”的数量不足,而三根导线会影响课堂效率,两根导线最为合适。
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以认识电流的通路为知识目标,贯穿体验发现的乐趣的设计主线,把教学环节设计简化为实验层面的发现与思维层面的发现,重点落在科学思维的提升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
(注:“生”表示是学生集体回答;“生1、生2……”表示个别学生应答)
1.聚焦话题,导入新课
( 注:图片来自网络 )
师:同学们看,这座桥漂亮吗?
生:漂亮!还是玻璃做的桥!
师:对,不过到了夜晚它更美了(出示桂林玻璃桥的夜景)。
生:哇!
师:还有更美的。再看这个“日月双塔”。美不美?
生:太美了。
师:为什么这些建筑物到了夜晚会变得如此绚烂多彩呢?
生:因为有光照在上面了。
师:对,彩光把夜色装扮的如此美幻。那是什么物体发出这么美的光呢?
生:灯!
师:对,就是这些五彩的灯(图片)。
设计意图:从夜晚建筑物的美景引入灯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同时,考虑课堂要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因此这一环节简单明了为宜。
2.介绍材料,发布挑战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灯泡。大家见过这种灯泡吗?(PPT中呈现小灯泡实物图)
生1:见过,在我家地下室就是这种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