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日益进步,衣食住行与娱乐活动的选择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现代人感受到的幸福的程度似乎并没有同步增加。一些人选择听以前喜欢的怀旧歌曲,觉得比追赶新近的流行音乐更快乐;一些人选择将业余时间投入到兴趣爱好中,精进自己的艺术技巧,也感到快乐。心理学研究显示,减少过多的选择,与全神贯注的投入,都可以增加内心的幸福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小事,科学地去验证这些智慧是否能够提高内心的幸福感。
小时候,大家看着相同的电视节目,第二天在学校里快乐地和同学们课后闲聊情节的发展;成年以后,面对上百个电视频道,以及海量的网络影视节目,反而不知所措。虽然收藏夹里标记了很多想看的影视,但是周末的时候又在权衡到底应该看哪一部影视;花了很多时间比较以后,最后却只观看了一部近期热门的爆米花式电影。浮光掠影的观影体验,似乎只是打发了时间,并不觉得有趣,怎么成年以后没有童年那么简单快乐了?我高中的时候,教室里安装了空调,按理说给炎炎夏日带来了凉爽,然而却引发了同学们的争吵。出风口的同学嫌太冷,而外圈的同学嫌太热;看似不错的解决方案是将温度调低,让出风口的同学披上外套,但是却又有同学抱怨说,这样不节能环保。怎么生活条件变好了,选择增加以后,反而增加了烦恼而不是快乐呢?
过多的选择,并不一定带来快乐,有时候反而降低满意度。由于科技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更多离开原来的群落,更加独立,有了更多的选择与自由。“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认为,个人主义的现代文化存在‘过度的自由’,反而导致人们生活满意度下降和临床抑郁症的增多。过多的选择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1,p.59] 所以,网友们调侃说的“选择恐惧(困难)症”是有一定意义的。一些心理学实验发现:相比可以反悔的选择,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满意度更高;有趣的是,有时候人们愿意用牺牲满意度的代价,换取选择的自由[1,p.59]。现在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婚姻自由,相比过去不曾考虑离婚的人,婚姻满意度反而较低[1,p.59-60]。或许,这种牺牲满意度来获得更多自由的想法,印证了穆勒的名言“做一个不满足的人胜于做一只满足的猪;做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于做一个满足的傻瓜”[2],也展现了人生追求的复杂性。
面对纷繁世界的海量选择,到底该怎么做呢?涉及婚姻等一次性或多次性重要决定,不能为了表面上增加的满意度,刻意减少选择,需要进行更加深刻的人生与哲学的思考。可以借助一些书帮助自己了解内心的追求,比如艾里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深刻地从心理学与哲学角度,分析探讨了现代人的自由与选择,人际关系,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3]。而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过多选择,则可以通过简单的算法进行选择,比如抛硬币。几个人选择餐馆时,可以考虑由一个人提议3-5家餐馆,其他人各排除一家,作出快速的决定,当然为了公平,提议者可以采用轮流循环的方式。这些简单的筛选方法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提高心理的满意度。
幸福快乐不仅与选择的多寡有关,也与注意力的投入有关。当你观看电影时,如果感觉到,这破剧本我也可以写;在你聚会时,如果感觉到,我怎么一个人在角落里站着……当人们在环境中,有这样的较强的自我感知时,往往并不觉得开心。所以如今常常能听到的广告词是,“提供全方位的浸入式(沉浸式)体验”;比如,外语学习的广告中常说,通过沉浸式的语言环境,让你的外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沉浸式的感受可以给人带来更多专注与快乐,它与“心流”的说法有关。契克森米哈赖说,心流是心灵体验到达最佳状态时的感受;只有当精神能量(即注意力)专注于实际目标,行动与机缘有搭配得天衣无缝时,才会出现[4]。卡尼曼对心流进行了更加简单易懂的转述,“心流是艺术家在创作时、人们在被电影和书籍或是填字游戏深深吸引住时的一种状态。人们处于这些情境时,往往不愿被打扰。”[5]
实现全身贯注的心流的状态并不容易,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说。“人在婴儿阶段,沉浸在练习的过程之中,不断吸收,专注于自己的心智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婴儿阶段与学生的其他发展阶段展现出巨大的不同。”[6] 相比小孩子,成人的人生经历更丰富,能够进行更长远时间尺度的思考。“成年人刷牙是为了防止蛀牙,孩子则不然——除非受到强迫;人类在地里劳作,以便为冬天准备食物,动物则不会。深谋远虑——包括为了未来的快乐而在眼下做各种令人不快的事情——是精神进步最本质的标志之一。”[7] 孩童可以更多地沉浸在当下的活动中,而成年人可以更加长远地规划未来。
2010年,《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题目为《开小差的心并不开心》(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的研究论文[8]。这篇论文通过计算机应用程序(APP),对人们的日常活动进行实时的调查,调查涉及思考、感受以及行为等不同方面,采样的人群也非常广泛,最后汇总成一个很大的数据库。该论文给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人们的大脑时常会开小差(mind wandering,走神);人在开小差时,没有投入做事时那么开心[8]。这个研究印证了“活在当下更加幸福快乐”的民间智慧。我们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科学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的策略或习惯。
大脑不可避免地走神,比如快下班时,我们已经不自觉地开始想象晚高峰的交通拥堵状况了;但是我们需要锻炼自己的思维,避免过度或者无谓的思考。本人曾有过很多庸人自扰的过度思考,直到看到下面的叙述才明白自己的问题。据《科学》杂志的调查报道,由于糖尿病医疗领域的利益,美国糖尿病协会广泛推广使用“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高血糖)这个医学名词,但是国际专家一致拒绝使用糖尿病前期这个词,而选择使用高血糖的数值;因为糖尿病前期给人错误的暗示:糖尿病前期的人最终会得糖尿病,而其他人则不会得糖尿病,但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9]。世界卫生组织的郭吉卡·罗戈里克(Gojka Roglic)医生质疑糖尿病前期使用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为了避免得病以后吃药,你需要先吃那个药去预防该病,这看上去非常反直觉。”[9] 为了预防2型糖尿病,改善饮食或运动习惯是合理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采用服药的方式,如果采取长期服药的方式去预防2型糖尿病,就很匪夷所思了。
“做最坏的打算”的意义在于未雨绸缪的预防措施,侧重于行动;而我过去一直以为是内心要有坏结果的心理准备。当一件事的结局糟糕时,自己之前铺垫的低落的心情,不会减少最后知道结果时的难受,是无意义的精神消耗。心理学的研究也显示了过度思考的危害:当遇到困难时,一些人往往会采取行动,而另一些人则会思考困境,但是这种思考通常是过度思考,而过度的负性思考增加自己受抑郁困扰的风险[1,p.527]。为了避免不好的结果,做一些预防措施是有意义的,但是要避免过多的负面思考,减少精神消耗。
影响专注程度的另一个原因是任务之间的切换。做事时,进入状态需要时间,而人们在切换任务时会有延迟或失误[10]。反复的切换任务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自己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从而减少自己的快乐。大学教师通常会采用固定的答疑时间(office hour)。这样的答疑安排有两个好处:1)一次性可以解答多个同学的共同问题,节省时间;2)由于将学生们的提问集中安排在给定时间,教师在平时较少受到学生的打扰,不需要切换任务,做事可以更投入。不在大学工作的我们,也可以借用这种理念:在投入工作时,减少浏览碎片化信息的自主走神;集中容易被打扰的事项的安排,利用碎片时间回复邮件或消息。
减少日常生活中小事的选择,可以增加生活的满意度;面对一些重大的决定时,我们有时候需要牺牲心理的满意度,作出自己觉得更有意义的选择。相比浮光掠影地打发时间,当人们更加专注投入于一件事时,有更好的心理体验;相比期待未来,活在当下会更加快乐。虽然大脑的走神无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减少过度思考的精神消耗,通过时间的合理安排,在工作、生活中增加专注带来的幸福感。
引用文献:
[1] 戴维·迈尔斯,侯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第11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年
[2] 约翰·穆勒,徐大建译,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2019年,p.12
[3] 艾里希·弗洛姆,刘林海译,逃避自由,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
[4]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张定绮译,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中信出版社,2017年, p.69
[5] 丹尼尔·卡尼曼,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2012年,p.361
[6] Whitehead, Alfred North. 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 The Free press, 1967.p.20
[7] 伯特兰·罗素,储智勇译,权威与个人,商务印书馆,2012年。p.91
[8] Killingsworth, Matthew A., and Daniel T. Gilbert.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vol.330, (2010): p.932
[9] Charles Piller, The war on ‘prediabetes' could be a boon for pharma—but is it good medicine? Science, March 7, 2019
[10] Christian, Brian, and Tom Griffiths. Algorithms to live by: The computer science of human decisions. Macmillan, 2016. chapter 5, scheduling, p.12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