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战斗在发表的第一线——预告片

已有 26741 次阅读 2010-1-30 13:2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天《自然》发表了Jane的一篇评论《Publish or perish in China》[Nature 436 (2010) 142],描述了我们这群在“发表或消失”的漩涡中奔忙劳碌的众生相!一篇论文能够得以发表,其根本原因自然是所研究之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文章的撰写具有很高的水平,材料和方法技术的表述正确无误……遗憾的是,我于其上林林总总都无任何可兹发言的素材和水平,但对文稿准备齐全后如何和编辑部审稿人打交道,我倒是积累了不少教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任何有关技术的问题我都不会涉及,只会讨论对非技术问题的处理办法。
 
接下来的若干日子里,我会从五个方面有选择的回顾自己这方面的经历。
 
(1)              附函(Cover Letter)的撰写。我会以自己投稿并得以顺利送审和自己审到(后来接收发表)的两种较不错期刊(《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和《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为例,讨论附函撰写的必要性和基本要点。
(2)              编辑不送审怎么办?我会给出最近2年在《美国物理评录快报》和《美国物理评论E》投稿被拒审,然后成功写信说服编辑重新送审的例子。尽管重新送审并不代表接收(当然我也会给出最终接收的例子),但是送审就是机会!
(3)              审稿人认为研究方向与期刊不符合怎么办?这在交叉物理研究中尤为常见,审稿人经常会建议你把文章投到经济学、社会学、信息学的期刊上去,并以“文章内容不足够物理”为由拒绝你的稿件,尽管这实际上应该由编辑判断。学会回复这样的意见是生存之道。我会给出我在08年如何用一封长信说服《欧洲物理学报B》的一位完全反对我们发表的审稿人毫无怨言的接收我们的论文。
(4)              审稿人认为文章水平不足以发表在相应期刊上怎么办?当你希望投一个顶级期刊时,这个问题是常见的,我相信诸位经常会在投往《自然》《科学》的文章审稿意见中受到这样的打击。我从来没有在顶级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不过在一些较不错的期刊上,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要立刻屈服,要对虚无缥缈的问题作出切实具体的回答。我会给出最近在《中国科学G》和《美国科学院院刊》投稿中如何通过巧妙和认真的回答让几位不认为我们论文能够在相应期刊上发表的审稿人回心转意,并最终让论文得以接收的两个例子。
(5)              抗辩(Appealing)有用吗?很多同行可能认为抗辩是不可能成功的!其实不然,大部分期刊会非常认真的处理抗辩申请,而且抗辩也不会影响作者的声誉!我会给出去年我如何通过一封抗辩信说服《新物理学》的编辑把一篇完全拒稿的论文状态直接改为“认真修改后可接收”的成功范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5-291390.html

上一篇:“复杂性科学研究路线图”研讨班纪要
下一篇:真挚感谢——明天论文答辩,附上致谢
收藏 IP: .*| 热度|

5 赵星 盖鑫磊 柳东阳 唐常杰 吕琳媛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