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科学不是中医的仲裁者

已有 26043 次阅读 2009-9-15 20:1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医

最近讨论中医的帖子很多,有些和谐,有些很不和谐。还收到过一些电子邮件,讲述中医的“屈辱史”、“被误解史”,希望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人“还中医以科学的面目”。遗憾的是,我做不到这一点。
 
有些人攻击中医是伪科学,有些人辩护中医不是伪科学。那么什么是伪科学呢,其实很多人没有搞懂。首先,不能用科学解释和刻画的,并不就是伪科学,例如爱情和艺术,没有人说齐白石画了一幅“相当伪科学”的画——因为他的画虽然有巨大的艺术震撼力,但是没有说清楚产生这种震撼力的原因,以至于他的学生都无法“精确再现”这种艺术。伪科学,是那种本来很不是科学的东西,还偏偏要装作很科学,结果装失败了,于是傻逼了、二百五了、脑残了!!
 
我们要分清楚科学理论和解释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周易》谈阴阳八卦,是中国人对自然和人生运命的一种解释,这种解释既有智慧的内涵,又有美学的价值,是民族文化的瑰宝,现在还有借鉴意义。是不是就说周易建立了一套科学理论,说万事万物的此消彼长常态变态都是阴阳平衡与否的表现。如果有人要提出这样一套科学理论,毫无疑问,我要说他是伪科学。但是有这个必要吗,我们非要说《周易》讲的是科学理论吗?我看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被人说伪科学,一个前提就是你要拿热脸去贴冷屁股,但是屁股还嫌你脸太热,这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中医里面,有一些部分是科学化了的,而且已经很科学了。例如中医药学,成份效用分析很多已经和西医没有两样了——不能说不科学。但是,中医有些成分是很难科学化的,至少很难在现在的科学框架下得到认可(现在西方的科学观,是还原论的天下,中医秉承系统论的基调,科学从还原论走到系统论,不知道要多久)。中医的这部分内容,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解释,也可以说是一种理论,但还不完全是一种科学理论(经络有明确的实验观测报告吗?),我认为也没有必要成为一种当前框架下的科学理论。
 
科学是西方的语词,中医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我们民族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阿谀献媚于“科学的殿堂”。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结合中医的传统理论,在可以结合的地方结合(例如药理分析),在暂时没有办法结合的地方不要强求结合(例如针灸),这样或许对中医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那么,暂时还没有办法科学化的部分是不是就不正确,不可信赖呢?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这部分就是不科学,没办法科学化,但是非常有效果(宗教很有效果,科学化了吗?身体疾病的治疗,可能包含很多环境、精神和身体层面的古怪作用,西医的认识,或者说认为科学能够解释一切的信念,不一定正确),这未尝不可能。更有可能的一个答案是,中医的现在看起来不那么科学的部分,确实没有办法很好融入当前的科学框架,但这不是中医自身的问题,而是科学发展还没有到那个程度的原因。等到科学进一步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新的范式和框架下,中医的那些成分也能够得到“新科学”的解释。
 
以前有外国人问到我中医的问题(他们叫自然医学,开始我不懂,后来告诉我中医、印度的传统医术都属于这类),说这种东西科学吗?如果不科学你们为什么还相信呢?为什么不用西医治疗呢?我的回答是:“西方发展出来的医学理论,连中医的疗效都无法给出很好的解释,所以也不过尔尔,让人如何信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5-255802.html

上一篇:弗里堡的风光
下一篇:复杂网络研究引用最多的10篇中文论文
收藏 IP: .*| 热度|

21 俞立 周可真 武夷山 赵星 杨学祥 曾玉亮 陈儒军 陈绥阳 杨渺 王号 杨秀海 熊李虎 蔣勁松 李学宽 年福忠 纪跃波 徐耀 rosejump 侯振宇 zhj71626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