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传统牛顿时空框架内解释这个佯谬的办法是所谓层级宇宙:恒星组成星系,星系则组成更高一级的某种结构,如此一层层上去。瑞典天文学家沙利尔(Carl Ludwig Charlier,1862年~1934年)曾提出了这样一种宇宙模型——在此之前,德国数学家朗伯特(Johann Heinrich Lambert,1728年~1777年)也有过类似的思想,用现代的数学语言来说,他们认为宇宙里的物质分布是一种分形(fractal)结构。由于这些结构是一层层形成的,因此当我们考虑越来越大的尺度时,恒星的密度也越来越低,这样当计算夜空中星光的时候,就不会无限亮了。这个理论提出的时候,缺乏相应的数学工具(分形理论),观测上也没有什么证据,因此并不太受重视,研究上也没有取得多大进展。后来曼德尔布罗特(Benoit Mandelbrot)提出了分形数学理论,证明可以用这种方法在传统时空的框架内解释奥伯斯佯谬,不过那时大爆炸宇宙学理论已经有其它证据支持了,因此这只是作为一种数学模型,而并不反映真实宇宙,曼德尔布罗特本人也并不反对大爆炸理论。现在的宇宙学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尺度上,星系的分布可以视为分形结构,但在更大的尺度上(大约十亿光年以上)星系的分布基本是均匀的,不构成分形结构。关于这个转变尺度的具体值,学术界目前也还有不同看法,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个转变尺度远远大于十亿光年,但这个分形大尺度结构的形成过程可以用现在的标准宇宙学理论解释清楚。不过,在比可观测的宇宙更大的尺度上,宇宙又有可能是分形的(见后面讨论混沌暴胀的部分),但这与沙利尔原来的想法已经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