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就是这些构想的结果。该项目由斯隆基金会给予一定资助,经过进行规划,建造了专用的望远镜。该望远镜并不大(2.5米),但设计上相当特别,能够实施大面积的测光观测(观测天体的成像、位置、亮度和颜色)和多目标的光谱观测。经过十多年艰苦的研发后,该项目于2000年开始运行,迄今已系统地观测12000平方度天区(全天球的面积约4万平方度),探测到了约3.5亿个天体,获得了93万个星系、12万个类星体和46万个恒星的光谱。截至2008年9月,直接利用这些数据人们已发表了至少两千多篇论文,被引用7万多次,至少有70多个博士的毕业论文是根据SDSS的数据发表的。SDSS也成为历史上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为成功的天文学项目之一。
我国的科学家在80年代也意识到大规模光谱巡天是未来天文学研究一个有前途的方向,也可能是一个我国天文学发展可以实现赶超的突破口,王绶倌院士、苏定强院士等在80年代提出了建造大天区面积多光纤光谱望远镜(Large sky Area Multi-Object fiber Spectroscopic Telescope, LAMOST)的设想,该望远镜设计独特,有效口径4米,可同时观测4000个天体目标的光谱(相比之下,SDSS望远镜原设计同时观测640个天体光谱,去年改造后可同时观测1000个天体光谱)。该望远镜于2008年10月建成,并已命名为郭守敬望远镜,以纪念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望远镜的总工程师崔向群老师去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