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与北极黄河站有关的探险家——巴伦支 精选

已有 6841 次阅读 2023-2-20 06:52 |个人分类:外国人物|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3/1/30

达·伽马和麦哲伦开辟的航路,虽然打通了西欧和东方的海上联系,给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带来很大便利,但这两条航路,都要绕很大的弯,航程太长,能不能找到一条更短的航路呢?英国人把探索重点放在经过今加拿大的西北航路上,而荷兰人着眼于东北航路,穿过俄国附近海区,寻找通往东方的最短航路。1594年,荷兰王国派遣航海家巴伦支(约1550-1597)开始探险。他三年三次勇闯冰海,虽然未能开通新航路,在世界探险史留下一段悲壮的史迹。却也取得若干收获,他发现的斯匹次卑尔根岛,是我国北极考察基地黄河站的所在地。

威廉·巴伦支(Willem Barentsz,英语Barents)于1550年左右出生在荷兰北部沿海的泰尔斯海灵岛(Terschelling,又译特谢林岛)。他生活在荷兰拥有海上霸权,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时代。巴伦支是一名航海家、制图师,他航行到西班牙和地中海,完成了地中海地区的地图集,并与地图学家普朗修斯(Petrus Plancius,1552-1622)共同出版。普朗修斯认为西伯利亚以北的海洋通往亚洲,巴伦支也深信不疑。

作为一名探险家,巴伦支致力于寻找北方海路,他认为北方海路一定存在于西伯利亚北部的一片清澈开阔的水域,因为太阳一天24小时都在照耀,他相信这片水域会融化任何潜在的冰。

1594年6月5日,荷兰派遣3条船远航,任务是“从挪威、莫斯科公国、鞑靼王国的北边开辟一条通向中国的海上航道”。船队从阿姆斯特丹出发,踏上了寻找北方海路的航程。其中有一艘是由巴伦支指挥的。随船出发的还有一位史地学家林索登(Jan van Linschoten,1563 -1611),他曾在印度果阿为葡萄牙人工作多年,了解新航路的细节,1596年在欧洲公布后,打破了葡萄牙人对新航路的垄断。这次他随巴伦支出发,也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6月23日至29日,巴伦支停留在摩尔曼斯克(今俄罗斯军港)附近的基利金島(Kildin)。7月9日,船员们第一次遇到了北极熊。当它试图爬上船时,船员们用步枪射击了它,他们决定抓住它,希望能把它带回荷兰。然而,这只熊一旦被拴住并带上了船,它就横冲直撞,因此船员不得不杀死他。又一次,船员们遇到了大约200只海象,他们试图用斧头和长矛杀死它们。但是完成这项任务比船员们想象的还要困难,因此他们只获得了几根海象牙。

7月29日巴伦支到达了新地岛(Novaya Zemlya)最北端北纬77度的海角,命名为“冰角”,即今天的卡尔森角(Karlsena)。他们被迫在巨大的冰山面前返回。9月这支探险队安全地回到荷兰,人们以最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而归的“胜利者”。虽然他们没有达到最终的目标,但这次旅行被认为是成功的。

第二年,巴伦支被任命为新远征队的主舵手和指挥,船队共有7艘商船,希望打通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航线。这支庞大的船队1595年6月2日出发,他们绕过挪威最北部的诺尔辰角(即欧洲大陆最北端的北角),航行于西伯利亚海岸和瓦伊加奇岛(Vaygach,在新地岛南侧)之间。8月30日,该队遇到大约20名萨莫耶德“野人”(包括涅涅茨人等族群,以渔猎和牧鹿为生),由于一名船员会说涅涅茨语,他们能够同这些人交谈。随后船只进入喀拉海。在一个小岛上,船员遭到了一只北极熊的袭击,两名水手丧生。最后,探险队发现逆风和浮冰使他们无法通过喀拉海,于是打道回府,12月回到荷兰。这次探险实际上是无果而返。

由于对前几次探险的结果感到失望,荷兰国会宣布不再资助类似的航行,而是设立高额奖金,用来鼓励发现北方海路的人。这项措施激发了阿姆斯特丹市议会的积极性,他们购买并装备了两艘船,在巴伦支的领航指挥下继续寻找这条难以捉摸的航路。他们于1596年5月出发,6月9日在北纬74度发现了一个孤岛,因看见岛上躺着一只死去的白熊,命名为熊岛(Bear island,今属挪威)。然后继续北上,6月19日,他们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这是一个重大的探险成果。

斯匹次卑尔根岛名就是由巴伦支他们起的,因岛上山势峥嵘而命名,由荷兰语Spits(点)和bergen(山)组成,意为尖峭的山地。斯匹次卑尔根岛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比海南岛还大,是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的主岛,该群岛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如今人口3000多人。世界最北的城镇朗伊尔(Longyearbyen),就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上,居民仅2600多人。岛的第二大定居点名巴伦支堡,附近一个较小的岛命名为巴伦支岛,都是为了纪念这位航海家。斯匹次卑尔根岛的地位由国际条约搞定。1920年,英国、美国、挪威、荷兰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条约》。1925年,中国、前苏联、德国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条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归挪威管辖,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因此至今中国公民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2004年中国在岛上建立了北极考察基地黄河站,该站位于北极圈内,北纬79度,离北极点只有1000多公里,用于开展极光观测和雪冰环境监测等多项科学考察活动。恐怕巴伦支做梦也想不到,他间接给我们带来的这样大的好处。

当时巴伦支船队沿着斯匹次卑尔根岛西海岸北上越过北纬80度,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但遇到浮冰挡路,不得不掉头南下。7月1日,两艘船再次抵达熊岛,他们分道扬镳,巴伦支继续往东北方向走,而里日普(Jan Corneliszoon Rijp,约1570-1613)的船开回荷兰。

7月17日巴伦支抵达新地岛海域。新地岛总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全为冰川冻原覆盖。8月18日他成功地绕过新地岛的最北端,准备前往喀拉海峡。然而不幸的是,巴伦支的船被浮冰撞毁,他和水手们共17人被困在新地岛,被迫成为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他们从船上卸下武器和生活必需品,用船上的木材建造了一个7.8×5.5米的木屋。陋室中央所生的火抵挡不住北极的严寒,穿着衣服在背部都结了冰。在新地岛上长达八九个月艰难的日子里,巴伦支和他的船员们靠燃烧甲板来使自身在严寒下保持体温,并以打猎维生。他们用原始的陷阱捕获了26只北极狐,还猎杀了一些北极熊。11月探险家们迎来了极夜,其中3个月完全没有看到太阳,最冷达零下60度。又吃不上新鲜蔬菜,身体衰弱极了,几乎所有人得了坏血病,甚至有人病死。第二年春天来临后,他们决定修复两艘海难时抢下来的救生小船来逃命。6月13日这群幸存者乘两艘小船出海。1597年6月20日,病入膏肓的巴伦支在看海图时死于海上,终年约47岁。他的遗体按惯例葬入大海。余众又花了7个多星期才到达科拉半岛,在那里被一艘荷兰商船救起,可巧这艘商船是由探险家里日普指挥的,他回到荷兰后,1597年再次出航俄国进行正常贸易,没想到遇见了巴伦支手下还活着的12名船员(5名丧生)。最终,他们于10月29日回到荷兰。

270多年后的1871年,挪威船长和海豹猎人卡尔森(Elling Carlsen,1819-1900)在新地岛东北岸发现了巴伦支和船员们所居住的木屋,它没有受到任何破环。卡尔森绘制了小屋建筑的草图,他发现了两个铜锅、一个桶、一个工具箱、时钟、撬棍、长笛、衣服、两个空箱子、一个烹饪用的三脚架和一些图片。后来还有人找到了巴伦支的航行报告。这些物品最终都被送到了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陈列。

这里补充说几句,卡尔森在1872-1874年参加了奥地利探险家韦普雷希特(Karl Weyprecht,1838-1881)组织的北极探险队。他们在新地岛北边北冰洋中,发现了一个群岛,以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名为Franz Josef Land,中文通译为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宣布为奥匈帝国的海外领地。但一战后奥匈帝国解体,苏联政府于1926年把这些无人岛纳入自己的版图。

由挪威北海岸、斯瓦尔巴群岛、熊岛,和俄罗斯的科拉半岛、新地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围成的海域得名巴伦支海,就是为了纪念荷兰航海家巴伦支。其面积约140万平方公里,是北冰洋的几个边缘海之一。但它的北侧得到斯瓦尔巴群岛和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散兵线式的护卫,有效地阻挡着北冰洋浮冰群的侵袭,东侧的新地岛又像巨大的天然屏障,使喀拉海终年不化的海冰无法“破门而入”。只有西南侧门户洞开,是天赐的通衢大道。正是在这个方向,不远万里奔腾而来的“湾流”(墨西哥湾暖流,流到欧洲附近海面又改称北大西洋暖流)把它的一个最远的分支“北角暖流”(因挪威北角而得名)推入巴伦支海,不分昼夜地慷慨送来大量既温暖又较咸的海水,和巴伦支海中本来低温低盐的海水混合。这样,巴伦支海纵然地处高纬度,却俨然成了北冰洋的“暖池”。位于科拉半岛上的摩尔曼斯克也就成了北极圈内难得的不冻良港,今为俄罗斯的最大军港。巴伦支手下的船员就是在其附近遇救的。他们回到荷兰后出版了所写的日记,巴伦支的事迹才不致湮没。

尽管巴伦支的三次航海探险没有取得任何经济上的成果,但是它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登上了新地岛,见证了人类征服北极的一次勇敢尝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377029.html

上一篇:变海成湖的工程师——莱利
下一篇:核物理学旗手,量子力学教父——玻尔
收藏 IP: 77.6.26.*| 热度|

10 尤明庆 许培扬 杨正瓴 李毅伟 苏德辰 康建 崔锦华 段煦 史晓雷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8 05: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