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guanzh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oguanzhong

博文

创办顶尖学府,奠基近代地理——洪堡兄弟 精选

已有 7096 次阅读 2022-10-19 15:23 |个人分类:外国人物|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0097哥哥威廉·洪堡

0087弟弟亚历山大·洪堡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22/10/15

我们听过莱特兄弟一起发明飞机,格林兄弟一起研究童话。洪堡兄弟也是一对世界闻名的兄弟,是德意志文化天幕上著名的双子星座,但弟兄俩搞得不是一行,哥哥威廉·洪堡创办了顶尖学府,弟弟亚历山大·洪堡奠基了近代地理学。

 

威廉·洪堡创办高校典范——柏林大学

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建于1386年,已有600多年历史。然而对德国高等教育影响最大的却是柏林洪堡大学。它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树立了现代大学的完美典范,被尊称为“现代大学之父”。这个大学就是威廉·洪堡(1767-1835)创办的。

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 1767年6月22日生于波兹坦(Potsdam),长于柏林的泰格尔,洪堡家族所居的泰格尔宫(Schloss Tegel)如今已部分开放,作为洪堡兄弟纪念馆。

1787年他与小两岁的弟弟亚历山大一起进入奥德河畔法兰克福大学(当时柏林没有大学),一年过后两人又一同转学至格丁根大学,一直到1790年两人才分别展开自己的生涯。威廉选择哲学、历史、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毕业后他在普鲁士司法部任职,后来到耶拿与席勒一起编辑文学杂志(Horen),在那里结识了歌德。1802年他成为普鲁士驻罗马外交官,1809年,洪堡调任为普鲁士王国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掌管普鲁士所有的教育文化事务,在他短暂的任期内,洪堡重新改革了普鲁士引以为傲的义务教育制度,让所有阶层的子女都有相同的机会接受教育。他把目光也转向了高等教育。

19世纪初,普鲁士在法国拿破仑的打击下,国势一蹶不振,处于危难之中。为了使国家得以新生,哲学家费希特(1762-1814)大声疾呼推行全民教育。他呼吁用强迫人民服兵役的办法,来强制推行全体公民教育。他指出,只要贯彻好全民教育战略,“所有经济领域,不要很长时间,也不要很多困难,便可达到空前的繁荣昌盛,如果需要核算的话,国家获取的利益将超过它最初投资的千倍”。普鲁士的统治者也得出了与学者们同样的结论。腓特烈·威廉三世说:“这个国家必须以精神力量来弥补躯体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国,所以要办教育。我从未听说一个国家办教育办穷了,办亡国了”。为了提高教育水平,普鲁士政府决定在柏林建立一所大学。创办大学的任务交给了洪堡。

1810年,柏林大学诞生了,最初学生256人,教授52位。当时普鲁士正在向法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下决心办教育的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每年为柏林大学拨款15万塔勒。他还把市中心菩提树下大街一座豪华的宫殿捐献出来作为大学的校舍。所以大学最初命名为腓特烈·威廉大学。其实洪堡付出的心血更多。他把较多的经费用到了聘请教授方面,因为洪堡要聘请第一流的学者。这正如中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首先,洪堡请来了第一任校长,也就是呼吁推行全民教育的费希特,以及一批名教授。洪堡为这所大学呕心沥血,制定了“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方针,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合”,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学术为最终目的。洪堡认为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二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在洪堡的倡导下,柏林大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始祖,该校将洪堡的理念传递到欧美各地,其办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借鉴,成为很多大学仿效的对象。

大学创办后不久,1812年洪堡被派为驻维也纳大使,参加了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1819年辞去公职,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是为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著有《关于人的教育理论》《论国家的作用》《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等,其全集有17卷之多。1835年4月8日他在泰格尔宫去世,享年68岁。

但他所创办的大学一直在茁壮成长,柏林洪堡大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可以说是世界学术的中心。许多学者科学家如哲学家黑格尔、叔本华,历史学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1795-1886),地理学家、洪堡的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普朗克,化学家哈恩,医学家科赫都曾在此执教。与此同时,马克思、俾斯麦、费尔巴哈、海涅、赫兹等许多名人曾在此就读。在柏林洪堡大学,先后产生过29位化学、医学、物理、文学和和平事业等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这样的成就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

然而柏林大学也经历过灾难的岁月。1933年希特勒上台,一个绝对荒谬疯狂的时代开始了。纳粹组织了成千的学生,拿着火炬游行到大学门口。他们的怀里抱满了书,但不是去上课,而是去烧书,把校图书馆成千上万册藏书作为禁书在大火中焚毁。出于政治原因和种族歧视,许多教授科学家被开除,他们中的一些人被迫流亡国外。从此柏林大学进入了文化上的黑暗时代。二次大战中,大学校舍遭到轰炸,破坏严重,柏林大学气息奄奄。

战后柏林分裂,柏林大学落到苏占区一边。1949年,这所大学改名为洪堡大学,以纪念洪堡的杰出贡献。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德国统一后的恢复发展,洪堡大学现已扩展到11个学院及多个中心研究所,200多个专业或科系,涵盖了人文、社会、文化、医学、农业和自然科学等领域的所有基础学科。全校近4万学生,并拥有藏书650多万册的校图书馆。如今的洪堡大学,在生物、医学、数学等许多方面实力雄厚,正吸引着世界各国的学子前来就读。

大学校园设在柏林有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大门前竖立着洪堡兄弟两人的塑像,这是对他们永久的纪念。

 

亚历山大·冯·洪堡: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柏林洪堡大学的校园大门前,名为洪堡的雕像有两座,一个是创办者威廉·冯·洪堡;另一个是他的弟弟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这所大学的地理教授,被公认是近代地理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气候学、水文地质学和现代生态环境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于矿物学、地质学、海洋学方面也多有建树。哥哥是杰出的教育家,弟弟是伟大的科学家,正是这样的兄弟联手,铸就了德意志崛起的基石。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又译洪保德)1769年9月14日出生于柏林,父亲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的少校军官。洪堡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受教于私人教师,他很早就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探险旅行产生了兴趣。因而他还在格廷根大学求学期间就游历了英国,并于归途中在大革命动荡下的巴黎停留数日,后来亚历山大称这段日子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1791年他又到萨克森弗赖贝格(Freiberg)矿业学院学习。后来在矿业部门工作数年,做到矿山总监,他走遍了矿区视察,制定预算,撰写报告,搜集矿石,开展自己的实验,建立了一所矿工学校,编写了一本教科书。5年时间积累了地学方面的许多经验。

1799年,洪堡变卖了父母留下的遗产,筹措出旅费,与法国植物学家邦普兰(Aimé Bonpland)一道,准备到西属中南美洲考察。一名外交官将洪堡引荐给西班牙国王。国王对他印象极佳,遂为他和邦普兰开具护照,使他们有权游历在拉丁美洲的所有西班牙属地。这相当于一个护身符,在旅行中,没有受到各地官府的刁难。6月5日,他们带着40多种测量仪器(高度计、六分仪、天文钟等等),乘西班牙轻型巡航舰“皮萨罗”号(Pizarro)从拉科鲁尼亚启航,7月16日,在今委内瑞拉东部的库马纳(Cumaná)靠岸,这里也就成了洪堡南美洲旅行考察的起点。

库马纳的热带景物使一直生活在温带地区的洪堡感到格外新奇。洪堡到达此地后给哥哥威廉写的第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我们周围全是奇异的植物,电鳗,美洲豹,犰狳,猩猩和鹦鹉……城外居住着红铜色的印第安人……走进他们的一所小屋,我发现屋里的母亲和孩子们用被海水冲上来的珊瑚基干做他们的座椅;每个人都有一个椰子壳做盘子,他们正在吃盘中的鱼……

植物是奇妙的。50到60英尺高的椰子树,盛开着一簇簇金字塔形的一英尺高的艳丽红花的大树,香蕉树,以及许多有着手掌那么大的叶子和芳香花朵的树。一切都是纯粹新奇的。”

洪堡并没有沉浸在被这里新鲜奇异自然景象所引起的兴奋中,在库马纳,他开始对大自然,对火山和地震进行考察和研究。通过考察和分析,指出了地质构造和地壳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洪堡还注意到:“橡胶树和洋苏木一直生长到海边,它们常以交错的树枝形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空中满是长着鲜艳羽毛的稀有鸟类。每样东西,从能吞下一匹马的大蟒直到栖歇于花朵之上哼唱曲子的小鸟,都显示出大自然的壮丽,力量,温柔……”

接着,洪堡又到加拉加斯,南下乘印第安人那种用树皮制作的小船,沿南美第三大河奥里诺科河考察了热带雨林,实地查清,该河上游竟有一分叉连接亚马孙河。天然河流连接两大流域的现象在地球上是罕见的。

后来洪堡还到过古巴,再南下登陆哥伦比亚卡塔赫纳,沿安第斯山高地南进,攀登过包括厄瓜多尔基多一带所有火山在内的许多山峰,对安第斯山进行了广泛的考察,采集了大量植物和地质标本,他带有各种仪器,测定经纬度,地形高度,地磁和其他地球物理现象。在没有任何现代登山装备的情况下,他尝试攀登厄瓜多尔中部安巴托(Anbato)附近的钦博拉索山,登上了一座高达5881米的山峰,创造了其后30年内无人超过的登山高度世界纪录。洪堡在考察中,发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情况,找出了气候垂直变化的规律。他曾受到高原病的折磨,是把高原病归因于高山缺氧的第一人。他还南下到利马,乘船从卡亚俄北上,途中研究了南美西岸的一股洋流即秘鲁寒流,所以此寒流也被称为洪堡寒流。

1803年春,洪堡乘船从瓜亚基尔(今厄瓜多尔大港)赴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在墨西哥也做了广泛的自然和社会调查。最后经古巴取道美国,拜访了杰斐逊总统,然后从费城坐船回到欧洲,1804年8月3日在波尔多上岸。归来时洪堡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洪堡前后在拉美考察了5年时间,行程2.5万公里,搜集了几十箱动植物(其中植物6000种)和岩石标本,并作了详细笔记。这些都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无价珍品。1804年回到欧洲后的20多年内,洪堡留居巴黎,致力于分析这些资料,靠着这些资料和笔记,洪堡写下大量的科学著作,成为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发表的30巨册《新大陆旅行记》,呈现了中南美之行的所见所闻。其间,还出版了《植物地理学论文集》(1805年)《新西班牙王国地理图集》(1811年)等。除此之外,洪堡也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对南美洲的殖民统治,以及原住民所受到的非人待遇,也深恶痛绝,常常予以大力抨击。有南美解放者之称的玻利瓦尔一向推崇洪堡,认为他对南美洲的自然及人文的了解与影响力十足深远。玻利瓦尔说得好,洪堡才是真正的南美解放者。

1827年洪堡回到柏林,参与建立柏林地理学会的工作,担任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1828年,他曾组织第一次国际科学会议。

1829年,受帝俄政府的邀请,60岁的洪堡去西伯利亚考察,到过中国边境,与边防官员交谈,互赠礼物。并在回途中考察里海。从5月至11月共25个星期,整个行程达15480公里。从这次旅行所得洪堡写成《中央亚细亚》3卷。他根据考察所得的资料,最先确定了等温线和等压线的概念,首创世界等温线图,创建了植物地理学,为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西伯利亚的旅行中,他对圣彼得堡起直至阿尔泰山沿途的磁偏角和磁倾角均作了测量,并强调俄国应在圣彼得堡建立地球物理总台,和在全国组织地磁与气象网的必要性,说这样做将惠赐人类以无穷的好处。这一建议不久即见诸实行。俄国当时为了与毗邻地方比较起见,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在北京俄国教堂中也建立地磁气象站,实为我国第一个正式气象台和地磁台。台中记录从1841年1882年,除两度停顿外,均继续不绝,记录了我国19世纪最可宝贵的气象和地磁记录。

洪堡终身未娶,晚年把主要精力用来撰写他的伟大著作《宇宙》(Kosmos,共五卷)。这是近代地理学最重要的著作。他对于东方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有极高的评价。在《宇宙》一书中他啧啧称道了中国重大的发现—指南针和活字印刷。他赞美中国古代天文工作者的勤劳和细心,并以古代所记的日蚀、流星、彗星以为例。他比较中国和希腊、罗马关于陨石的记载,说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333年在中国历史上有16个记载,而希腊和罗马同时期却只有4个。

18595月6日90岁的洪堡与世长辞,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1860年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g),以便继承和发扬他的传统和精神,资助杰出的外国和德国研究者之间的科研合作,迄今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2万多名学者和科学家获得洪堡奖学金,进行学术研究,如中国的桥梁大师李国豪、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的裘法祖和翻译大家杨武能。

亚历山大·冯·洪堡享有诸多美誉,如“哥伦布第二”、“科学王子”和“新亚里士多德”。洪堡在探索大自然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为人们树立了无限可贵的考察精神,为研究自然创造了新的方法。凡是经过他探索的,无论是地壳的形成,地震的起因,气候变化的理论等,在他的智慧的努力下,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洪堡是德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

2021柏林洪堡论坛(Humboldt Forum)正式对外开放。它位于柏林市中心,与洪堡大学隔街相望。这里原是柏林皇宫所在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50年被拆除。东德期间这里曾是共和国宫所在地。当时共和国宫的功能近似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在东西德合并之后,共和国宫因建筑材料中含有有害物质而被拆除。现以柏林皇宫的原型为基础建成柏林洪堡论坛。这是一个大型博物馆(其中包括原先的民族学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和文化聚会场所,被喻为是德国版的大英博物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360045.html

上一篇:悬车行空的恩格斯故乡——伍珀塔尔
下一篇:量子力学元勋——普朗克和海森伯
收藏 IP: 77.8.55.*| 热度|

11 刁承泰 蒋敏强 史晓雷 柳林涛 康建 信忠保 郑永军 陈昌春 曾杰 胡泽春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